《5.1透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光路图,透镜对光的作用的一般规律总结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光源、课件、多媒体设备、老花镜、近视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一滴水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引发一段视频:一滴水引发的森林火灾。
提问:一滴水是如何引发一场火灾的呢?
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首先要学习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透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透镜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
1.认识透镜。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1)学生认真观察讲台桌上透镜,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由学生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板书:凸透镜: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
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
(2)学生对幻灯片上的透镜进行分类
(3)同学观察老花镜、近视镜镜片属于什么镜?(学生回答)
(4)通过对透镜画法的学习介绍主光轴和光心。(播放幻灯片)
板书: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O1O2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透镜的中心位置有一个点O,叫做光心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透镜对光的作用。
⑴通过教材中的实验演示来认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⑵播放幻灯片,学生通过作图及观察得到:光总是向玻璃厚的地方偏折。
问: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通过凸透镜的的光将向什么地方偏折?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通过凹透镜的的光将向什么地方偏折?
学生通过思考提出猜测,从而引出作图验证,幻灯片演示。
⑶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总结。(播放幻灯片)
板书: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说明:①会聚作用并非一定能使光线会聚在一点,而是能使不同方向射来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两个表面的两次折射后向主光轴偏折。
②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使不同方向射来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偏离主光轴。
⑷焦点和焦距
对照幻灯片介绍焦点和焦距。(播放幻灯片)
板书:
焦点O: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
)。
提问:凹透镜是否有焦点?
学生思考后结合播放幻灯片
说明: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发散光线,不会相交于一点.但它们的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也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因而叫虚焦点.
说明: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是由于光通过透镜发生折射造成的.透镜焦距大小反映了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强,折射光偏折得就越厉害.每个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提问:如果把一个点光源(如: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分析这时的入射光线是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根据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推想出结果.(播放幻灯片)
小结:放在凸透镜焦点处的小灯炮发出的光(即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经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因而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播放幻灯片)
3.课堂小结(播放幻灯片)
4.课堂练习
三、板书设计:
一、透镜的分类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二、相关名词
1.主光轴:通过球心的直线
2.光心O:通过光心的直线,传播方向不变
3
焦
点F:凸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该点为焦点
4
焦
距
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三
、凸透镜
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三条特殊的光线
a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b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
c
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四、凹透镜
1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
三条特殊的光线
a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b
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
c
延长线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
四、学生练习
导学达标检测及能力提升训练
1、
如图1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3、完成下列透镜的折射光路图。
4、右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识拓展
(1)给你一个透镜,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说出判断的方法。
(2)在同学们去旅游或者登山时,景点的标示牌会提示你“请不要随便丢弃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为什么要这么说?
(3)思考:你知道古代人在没有任何火源的情况下用冰块怎样取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了防盗,居民在家的大门上装上了“猫眼”,“猫眼”的作用是使室内的人能看清室外的人,而室外的人无法看清室内的人,“猫眼”是什么光学元件,它的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