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6 循环小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6 循环小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7 06:5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节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4~36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计算、借助计算器计算的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在计算时,如何发现求得的商符合循环小数的特征。
4.在认识循环小数特征的基础上,寻找余数出现的规律和商中数字出现的规律。
5.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在借助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难点:判断一个小数是不是循环小数。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计算器等。
一、情境导入
1.实物投影呈现课本例题插图。
问: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平均每千克栗子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3.提出问题: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1)怎么除也除不尽。
(2)余数会重复出现,商中的数字重复出现。
二、探究新知
1.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1)学生猜想:继续除下去,商还是与前面一样不断重复出现,第一题10÷3=3.333……第二题:83÷11=7.545454……因为余数不断重复出现。
(2)用计算器算一算。
根据计算器计算结果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3)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商的特征。
10÷3
①余数“1”不断重复出现;
②商中的数字“3”不断重复出现。
83÷11
①余数“6”和“5”不断重复出现;
②商中的数字“54”也不断重复出现。
2.计算58.6÷11。
(1)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2)用计算器算一算。
其结果:58.6÷11=5.3272727……
(3)说一说余数和商的特征。
①余数“3”和“8”不断重复出现;
②商中的数字“27”也不断重复出现。
3.归纳总结。
(1)观察以上各算式中商的数字,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它的特征。
(2)师生共同归纳: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像3.33……、7.5454……、5.32727……这样的数,都是循环小数。
4.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1)把下面题目根据刚才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①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②平均每千克栗子多少元?
(2)说一说你是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则向百分位进一,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则把尾数舍去)
5.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9= 2÷9= 3÷9= 4÷9=
先订正结果,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课本例3的(2)、(3),让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到讲台上讲讲自己的经验,集体评价。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第36页“练一练”第1~4题。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10÷3=3.33……
83÷11=7.5454……
58.6÷11=5.32727……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