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3.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4.在解决问题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求商的近似值有兴趣,体会取商的近似值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吗?
生:用“四舍五入法”。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道题。
1.8.773保留整数,要看( )位进行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 )。
2.3.25元的3表示( ),2表示( ),分在( )位上。它保留一位小数是( )元。
设计意图:直接从复习引入,为新知的学习搭建支撑点。
二、情境导入
师:星期天老师去超市买了一些东西,顺便给别人捎了2.1 千克的猪肉,每千克是28.46元,当时我用计算器算了算应是 59.766元,而商标上写着59.77元,当我到收银台交款时售货员 却收了我59.8元。(边叙述边课件显示这三个结果)同学们,为 什么我买的同一件商品,却显示出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你能用 数学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合理吗?
生1:59.766元是一个准确值,它的第三位小数上是6,它是比分还小的单位,我们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数是 59.77元。
生2:我来解释59.8元,现在超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几分钱都不找了,直接存在会员卡里了,所以把59.77保留一位小数是59.8元。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师:同学们会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真不错。请继续看(课件出示)。
师:平均每个果篮里大约有多少元钱的水果?请学们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尝试)
师:在解决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怎么除也除不尽。
师:你打算怎么办? 生:取它的近似数。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除不尽的现象或者是没有必要除到很多位,我们就要根据需要 用“四舍五入法”将商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抓住问题的切入点“除不尽怎么办”,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师:你认为这道题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我们在计算时只需要除到哪一位就可以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小组交流)
生1:最多保留两位小数,因为第二位小数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分”。
生2:因为我们保留两位小数,只需算到第三位小数就可以,所以除到千分位就行了。
师:请大家除到小数的第三位,并保留两位小数,求出平均每个果篮约是多少钱的水果。
师:谁来说一说结果?
生:158÷7≈22.57(元)。
师:为什么说“约”是22.57元?
生:因为22.57是一个近似数。
师: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算到小数第几位?结果是多少?
生:算到第二位,结果是22.6元。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展开,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就能主动,才有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会有提高。
2.小结。
师:怎样取商的近似值?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1:截取商的近似值,先除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生2:要注意在横式中用“≈”,答中一般要写上“约”。
四、巩固练习
1.如果19.4÷12的商保留一位小数,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截取商呢?怎样保留整数呢?
2.说一说需要除到哪一位?再计算。
48÷2.3(保留一位小数)
3.81÷7(保留两位小数)
3.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做。
4.下面的计算对吗?为什么?
20÷11≈1.82(保留两位小数)
师:从这个题求近似数的方法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有时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后,看余数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应该是四舍还是五入,从这一题中我知道了在求商的近似数时也可以灵活处理。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求商的近似值和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
生2:当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时,根据实际或要求取商的近似值,只需要除到保留小数位数的下一位就可以。
生3:有时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看余数的大小也可以确定商。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值
158÷7≈______(元)
158÷7≈22.57(元)(保留两位小数)
158÷7≈22.6(元)(保留一位小数)
158÷7≈23(元)(保留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