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3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3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7 06: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0~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课本例题第一块白布可以做多少块例题中的三角巾?
3.第二块白布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
4.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整倍数时,一般不能应用“总面积÷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的解题方法。
5.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在交流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乐趣,并能主动地帮助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探索结果的合理性。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图形等。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怎样求它们的面积?(学生回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二、建构模型
1.出示例题。
例:有两块白布,第一块长135分米,宽9分米,第二块长140分米,宽10分米。用它们做医院包扎使用的三角巾(不可拼接)。
2.出现信息,提出问题。
(1)第一块白布可以做多少这样的三角巾?
(2)第二块白布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
3.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汇报。
师:哪个组来汇报一下?
生1:我们组讨论的是问题(1)的解题方法。用白布总面积÷三角巾的面积。
白布的面积:135×9=1215(平方分米)
三角巾的面积:9×9÷2=40.5(平方分米)
第一块白布可做三角巾:1215÷40.5=30(块)(板书)
生2:我们组有不同的做法。我们是先计算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再乘2。
135÷9×2=30(块)(板书)
师:同学们的做法很好,希望大家在做题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师:哪个组再来汇报一个问题(2)的解决方法?
生3:我们组用“总面积÷每块三角巾的面积”来做的。
白布面积:140×10=1400(平方分米)
三角巾的面积:9×9÷2=40.5(平方分米)
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1400÷40.5≈34(块)
师:能做出34块吗?大家画图看一看。
师生共同画图、讨论。
①画图分析,发现解决问题(2)的方法。
②学生汇报做法。
a.先算白布长可以做多少个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
140÷9=15(个)……5(分米)
余数5分米是多余的布料,不够做一块三角巾,应舍去。
b.再算白布宽可以做多少个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
10÷9=1(个)……1(分米)
同样,由题意知多余布料应舍去。
c.最后算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
15×2=30(块)
4.小结: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整数倍数时,一般不能应用“总面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解题方法。
三、尝试应用
1.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解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由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5.6×4÷2=11.2(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1.2平方厘米。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
3.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3)底是1.8米,高是1.2米。
四、课堂小结
1.巩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
2.在实际问题中,三角形的底和高确定以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确定了。
五、达标测评
课本“练一练”第1、2题。
(1)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2)指名板演,集体矫正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