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选 2020九(上)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习题精选 2020九(上)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17 17: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1)
一、选择题
1.
(2020?扬州)扬州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玉石雕刻
B、纸张裁剪
C、木料打磨
D、腐乳发酵
2.
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A、橘子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3.
(2020?湘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肥皂9.5~10.5
B、厕所清洁剂1.2~2.0
C、炉具清洁剂12.0~13.0
D、牙膏8.2~8.9
4.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一定显无色
D、可能显蓝色
5.
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
B、收集
C、干燥
D、验满
6.
(2020?广东)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A
Fe2O3
稀硫酸
B
SO3
NaOH溶液
C
稀盐酸
Ca(OH)2溶液
D
稀盐酸
AgNO3溶液
A、A
B、B
C、C
D、D
7.
下列每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钠、食盐、NaCl
B、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5H2O
C、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D、氧化钙、熟石灰、CaCO3
8.
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反应的是(

A、HCl+AgNO3
B、H2SO4+NaOH
C、Ca(OH)2+Na2CO3
D、NaCl+KNO3
9.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反应但不产生气体或沉淀的是(

A、纯碱和稀盐酸
B、氯化铁和苛性钠
C、生石灰和稀盐酸
D、硫酸锌和氯化钡
10.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Fe3+
Na+
NO3﹣
Cl﹣
B、K+
Na+
OH﹣
SO42﹣
C、H+
K+
SO42﹣
OH﹣
D、Ba2+
NO3﹣
CO32﹣
Cl﹣
11.(2020?滨州)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2.合理利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应大量使用
B、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13.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A.水、AgNO3溶液、稀硝酸
B.水、NaOH溶液、稀盐酸
C.水、KOH溶液、稀盐酸
D.水、KOH溶液、稀硫酸
14.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如图是工业上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并获得副产品氢氧化钠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反应原理为
CaCO3CaO+CO2↑
B、流程图中操作①和操作②时均会用到玻璃棒,且作用相同
C、流程图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D、为了验证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检验
15.(2020?重庆)一定温度下,向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
B、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C、m=c-a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b+a)g
二、填空题
16.金属锂(元素符号为Li)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物理性质 
 。
(2)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 
 离子。
(3)载人航天飞船中通常用LiOH代替NaOH来吸收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则Li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 
 (填字母序号)。
18.在一次实验中,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实质是 
 。
(2)在反应过程中,小明为了确定稀盐酸是否已经添加过量,取样后加入碳酸钠,如果出现 
 ,说明稀盐酸已经过量。
19.市场上有“问题藕”出售。“问题藕”貌似白嫩,但切开有一股难闻的酸味。用pH试纸测试,“普通藕”pH是7。而“问题藕”在3-4之间,估计含有硫酸或盐酸中的一种。究竟是什么酸呢?市场管理人员榨取了“问题藕”的液汁,可以用
来鉴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草木灰中富含K2CO3,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某同学为了检验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
②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为排除CO32-?和SO42-?对检验Cl-的干扰,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
③将上述溶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该盐溶液是?
????溶液。
(2)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若观察到??
????????,即可验证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
(3)草木灰是化肥的一种,从其组成元素考虑,它属于??肥。
2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填化学式)组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0·金华)某兴趣小组对“稀盐酸与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稀盐酸与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实验操作】取一块状石灰石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5毫升稀盐酸。
【实验现象】①开始时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②反应停止后,试管底部有块状固体残留、固体表面无气泡;③试管内溶液无色。
【初步分析】(1)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的结论。支持该同学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填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
【小组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要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从液体和固体两条途径进行探究:一是探究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二是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
【继续探究】(2)
对原残留液体是否还有盐酸的探究,有同学取原残留液体,滴加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原残留液体中存在盐酸的结论。但小金认为根据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
;
(3)探究原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真正需要检验的离子是
;
(4)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小丽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人稀盐酸,将
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出现了
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
【实验结论】在原反应结束时,稀盐酸与石灰石没有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有剩余。
23.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溶液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猜想1:溶液未变质(成分为NaOH)
猜想2:溶液完全变质(成分为Na2CO3)
猜想3:溶液部分变质(成分为NaOH、Na2CO3)
(1)甲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溶液中滴加少量Ca(OH)2溶液,发现溶液变浑浊。甲同学凭此现象否定了猜想 
 
(填“1”、“2或“3”)。
(2)乙同学为了进一步验证剩余猜想,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则实验的结论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样,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
溶液变浑浊
 
 
②对以上混合物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漓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3)反思:丙同学认为“可以在甲同学实验基础上重新取样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就可以得出结论”。其他同学分析后否定了丙同学的观点,否定的理由是 
 。
四、简答题
24.(2020?广州)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
(1)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pH约为1)的稀盐酸。
①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 
 g。
②已知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量取上述所需浓盐酸用到的仪器是 
(填标号)。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试管
D、胶头滴管
③测定所配稀盐酸的酸碱度,应将pH试纸放置在 
上。
(2)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滴加1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如图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填标号)。
25.(2020·绍兴)将12.9克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1)表格中m的数值是

(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应是在第
次实验。
(3)固体混合物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请画出上述过程中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D
D
D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C
C
二、填空题
16.(1)易溶于水、白色固体
(2)氢氧根;CO2+2LiOH=Li2CO3+H2O
17.(1)HCl+NaOH=NaCl+H2O
(2)碱
(3)c、d
18.(1)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2)气泡
19.氯化钡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
20.(1)Ba(NO3)2
(2)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消失
(3)钾
21.(1)BaCO3+2HCl=
BaCl2
+H2O+CO2↑
(2)CaCO3
(3)BaCl2、Na2CO3
三、实验探究题
22.(1)②
(2)不存在稀盐酸时,反应产生的氯化钙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也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3)氢离子(或H+)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3.(1)1
(2)溶液部分变质(成分为NaOH、Na2CO3)
(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四、简答题
24.(1)①3.7;10
②AD
③干燥、洁净的表面皿
(2)浑浊液变红色,再变澄清,红色消失
(3)①Fe+2HCl=FeCl2+H2↑

D
25.(1)6
(2)4
(3)解: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为x。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
100
x
10克
=
x=10.6克
Na2CO3%=╳100%=82.2%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