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
A.
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
用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C.
用Fe跟HCl反应制取氢气
D.
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2.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g)+H2(g)2HI(g)ΔH=-9.48
kJ·
(ii)
I2(s)+H2(g)2HI(g)ΔH=+26.48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
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
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D.
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3.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e是
B.
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1
C.
a,b,c,d,e中c最稳定
D.
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aq)+2Cl﹣(aq)ΔH=﹣116
kJ?mol﹣1
4.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的转换),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
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
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5.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
A.
2A(l)+B(l)====2C(g)
ΔH1
B.
2A(g)+B(g)====2C(g)
ΔH2
C.
2A(g)+B(g)====2C(l)
ΔH3
D.
2A(l)+B(l)====2C(l)
ΔH4
6.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ΔH1
②2H2(g)+O2(g)===2H2O(g) ΔH2
③C(s)+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为( )
A.
12ΔH3+5ΔH2-2ΔH1
B.
2ΔH1-5ΔH2-12ΔH3
C.
12ΔH3-5ΔH2-2ΔH1
D.
ΔH1-5ΔH2-12ΔH3
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
C.
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b
D.
已知P(白磷,s)===P(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8.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ΔH=﹣Q1kJ·
2H2S(g)+O2(g)====2S(s)+2H2O(l)ΔH=﹣Q2kJ·
2H2S(g)+O2(g)====2S(s)+2H2O(g)ΔH=﹣Q3kJ·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9.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kJ·mol-1
H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 ΔH=-Q2kJ·mol-1
HNO3(aq)+KOH(aq)===KNO3(aq)+H2O(l) ΔH=-Q3kJ·mol-1
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2>Q1>Q3
C.Q2>Q3>Q1
D.Q2=Q3>Q1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C2H5OH(1)+3O2(g)====2CO2(g)+3H2O(g)ΔH=﹣1367.0
kJ·(燃烧热)
B.
NaOH(aq)+HCl(aq)====NaCl(aq)+H2O(1)
ΔH=+57.3
kJ·(中和热)
C.
S(s)+O2(g)====SO2(g)
ΔH=﹣269.8
kJ·(反应热)
D.
2NO2====O2+2NO
ΔH=+116.2
kJ·(反应热)
11.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下图阴影部分的能源分类是( )
A.
煤炭、石油、沼气
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
太阳能、风能、沼气
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12.现在科学家正在寻求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办法,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利用太阳能将H2O分解成H2,再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如图是有关的能量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ΔH1=ΔH2+ΔH3
B.
如果H—H的键能为akJ·mol-1,O==O键能为bkJ·mol-1,则断开1
mol
H—O键所需要的太阳能为(ΔH1+a+b)
kJ
C.
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ΔH3|
kJ的热量
D.
水蒸气所具有的能量比液态水多ΔH2kJ
二、填空题
1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①C(石墨,s)+O2(g)===CO2(g) ΔH1=-393.5
kJ·mol-1、②2H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1、③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2
599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
K时由C(石墨,s)和H2(g)生成1molC2H2(g)反应的焓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
(1)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 ΔH=-989.2
kJ·mol-1,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则x的值为__________。
(2)硅光电池作为电源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灯塔和无人气象站等。硅光电池是一种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
(3)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B.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
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D.寻找高效新催化剂,使硅的生产耗能很低,是硅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
(4)工业制备纯硅的反应为2H2(g)+SiCl4(g)===Si(s)+4HCl(g) ΔH=240.4
kJ·mol-1,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则反应过程中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kJ。
15.根据要求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一定量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当生成1
mol
H—Cl键时放出91.5
kJ
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盐酸、0.55
mol?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J?℃﹣1?g﹣1,
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
①
计算完成上表ΔH= (保留2位小数)。
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三、实验题
17.某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间接测定醋酸的电离热(即1
mol
CH3COOH完全电离所吸收的热量),其原理如下:
[CH3COOH(l)+OH-(aq)===H2O(l)+CH3COO-(aq) ΔH′中和]-[H+(aq)+OH-(aq)===H2O(l) ΔH中和]=[CH3COOH(l)===H+(aq)+CH3COO-(aq) ΔH电离=ΔH′中和-ΔH中和)]
其主要过程如下:
Ⅰ.测定强酸强碱的中和热
(1)该组同学共设计出以下3种测定方案,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来计算反应热(ΔH中和)
A.测定50
mL
0.50
mol·L-1的HCl溶液与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B.测定50
mL
0.55
mol·L-1的HCl溶液与50
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C.测定50
mL
0.55
mol·L-1的HCl溶液与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请选出合理的方案________;
不合理方案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和50
mL
0.50
mol·L-1的HCl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近似认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HCl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则中和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Ⅱ.测定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热
该组同学设计出以下两种测定方案,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来计算反应热(ΔH′中和)。
A.测定30
g冰醋酸与10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B.测定0.5
moL·L-1醋酸50
mL与0.55
mol·L-1的NaOH溶液50
mL反应放出的热量
(1)合理的一组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用该装置测得的ΔH中和和ΔH′中和的数值在理论上均偏小,你同意不同意该观点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坚持将环形玻璃搅拌棒去掉而用温度计代替,你认为可行不可行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NaOH必须过量,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在简易量热计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ΔH。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往往用0.50
mol·L-1HCl和0.55
mol·L-1的NaOH溶液各50
mL。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室温低于10
℃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
g·mL-1,起始温度都为T1,反应后最高温度为T2,计算中和热ΔH。
四、计算题
19.乙炔(C2H2)气体的燃烧热为ΔH=-1
299.6
kJ·mol-1,分别写出表示乙炔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和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0.已知:450
℃时,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将0.050
mol
SO2和0.030
mol
O2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测得c(SO3)=0.040
mol·L-1,计算此过程中放出的热量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用焦炭为原料生成H2,要消耗大量焦炭,只能解决能源利用问题,不能解决能源紧缺问题;热电站需要消耗煤炭,冶炼铁、生成盐酸也要消耗能量,能量在转化过程中都有损失,这都不是最理想的途径;地球上水的储量巨大,太阳能取之不尽,
A是最理想的制氢途径。
2.【答案】D
【解析】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9.48
kJ,故A错误;由盖斯定律(Ⅰ)﹣(Ⅱ)得I2(g)===I2(s)
ΔH=+35.96
kJ·,故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
kJ,
B错误;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状态相同,稳定性一样,
C错误;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故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正确。
3.【答案】D
【解析】e中Cl元素化合价为+7价,而中Cl元素化合价为+5价,故A错误;依据图中数据无法判断b→a+c反应的活化能,故B错误;a,b,c,d,e中a能量最低,所以最稳定,故C错误;b→a+d,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2Cl﹣,反应热=(64
kJ·mol-1+2×0
kJ·mol-1)﹣3×60
kJ·mol-1=﹣116
kJ·mol-1所以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lO﹣(aq)====(aq)+2Cl﹣(aq)ΔH=﹣116
kJ·mol-1,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可称为碳素燃料,A正确;发展太阳能经济,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B正确;太阳能电池通过特殊的材料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正确;菠菜中的蛋白质是绿色植物菠菜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属于“太阳能文明”,D不正确。
5.【答案】A
【解析】对于同一种物质,在气态时能量最高、液态时其次,固态时最低,则题中A放出热量最小,C放出热量最多,A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从物质角度看,只要将已知反应中氢气和碳消除,通过5×②+12×③-2×①得待求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样适用焓变,则ΔH=12ΔH3+5ΔH2-2ΔH1,A正确。
7.【答案】B
【解析】燃烧热定义中强调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液态的水稳定性强于气态的水,A项错误;醋酸是弱酸,电离时要吸收热量,B项正确;1
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C项错误;白磷转化为红磷要放出热量,则红磷含有的能量低,稳定,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已知①2H2S(g)+3O2(g)====2SO2(g)+2H2O(l)ΔH=﹣Q1kJ·,
②
2H2S(g)+O2(g)====2S(s)+2H2O(l)ΔH=﹣Q2kJ·,
③2H2S(g)+O2(g)====2S(s)+2H2O(g)ΔH=﹣Q3kJ·,
①与②相比较,由于S→SO2放热,则Q1>Q2,
②与③相比较,由于H2O(l)→H2O(g)吸热,则Q2>Q3,则Q1>Q2>Q3。
9.【答案】C
【解析】57.3
kJ·mol-1是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
mol
H2O(l)和可溶性盐时对应的中和热,当参加反应的酸或碱为弱电解质时,电离时需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Q1<57.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Q2>57.3,综合可得放出的热量为Q2>Q3>Q1。
10.【答案】C
【解析】燃烧热反应应为生成液态水,故A错误;中和热反应应为放热反应,ΔH为负值,故B错误;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物质状态,故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A、B错误;太阳能、风能、沼气都是来自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C正确;地热能、核能不是来自太阳能,D错误。
12.【答案】C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ΔH1=ΔH2+ΔH3,A错误;根据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可得:ΔH1=(a+)-2×E(H—O),E(H—O)=(a+-ΔH1),B错误;没有指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D错误。
13.【答案】226.7
kJ·mol-1
【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叠加得到目标反应方程式,方程式的函数关系同样适用于焓变。目标反应方程式可由(①×4+②-③)得到,则ΔH=ΔH1×4+ΔH2-ΔH3=453.4
kJ·mol-1,其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s,石墨)+2H2(g)===2C2H2(g) ΔH=453.4
kJ·mol-1,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焓变为226.7
kJ·mol-1。
14.【答案】(1)460 (2)光(或太阳) 电 (3)D
(4)吸收6.01
【解析】(1)在Si晶体中,一个硅原子与4个硅原子成键,每个化学键被两个硅原子共用,相当于每个硅原子完全占有两条化学键,反应掉1
mol硅,需要断裂2
mol的Si—Si,生成1
mol的SiO2形成4
mol的Si—O键,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2×176
kJ·mol-1+498.8
kJ·mol-1-4xkJ·mol-1=-989.2
kJ·mol-1,x=460。
(2)硅光电池将光(或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来源丰富,硅是固体,便于运输、贮存,燃烧的产物为SiO2,没有污染,A、
B、
C均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能降低硅的生产耗能,D错误。
(4)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消耗0.1
mol
HCl,工业制备纯硅有0.1
mol
HCl生成,吸收的热量为×0.1
mol=6.01
kJ。
15.【答案】H2(g)+Cl2(g)===2HCl
(g) ΔH=-183
kJ·mol-1
【解析】写热化学方程式通常用三步法:第一步正确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二步补加状态,第三步计算补充焓变。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H2+Cl2===2HCl;(2)补加状态:H2(g)+Cl2(g)===2HCl
(g),(3)计算补充焓变:生成1
mol
H—Cl键时放出91.5
kJ能量,生成2
mol
HCl时有2
mol
H—Cl产生,放热ΔH为“-”,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
16.【答案】(1)量筒
温度计
(2)否
金属易导热,热量散失导致误差大
(3)①-56.85 ②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6.8
kJ?
(4)无
有
【解析】(1)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需要用量筒量取酸溶液、碱溶液的体积,需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还缺少温度计和量筒。
(2)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热量损失大。
(3)①第1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3
℃,第2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5
℃,平均温度差为3.4
℃,50
mL
0.55
mol?NaOH溶液与50
mL
0.5
mol?HCl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
mL×1g·=100
g,c=4.18
J·?,代入公式Q=cmΔT得生成0.05
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
J·?×100
g×3.4
℃=1
421.2
J=1.421
2
kJ,即生成0.025
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421
2
kJ,所以生成1
mol的水放出热量为=56.85
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56.85
kJ·。
②稀盐酸和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热56.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6.8
kJ?。
(4)KOH代替NaOH都是强碱,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所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无影响;醋酸为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6.8
kJ,ΔH偏大。
17.【答案】Ⅰ.(1)AB 若碱(或酸)不过量,则难以保证H+(或OH-)充分反应生成水 (2)-51.8
kJ·mol-1
Ⅱ.(1)A 因为测定的是1
mol醋酸完全电离的电离热,若用醋酸溶液,则有一部分冰醋酸已经电离,难以求算
(2)同意 原因是热量的计算是通过溶液中的温度变化来确定的,而容器、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等吸收的热量都未计入 (3)不可行 (4)充分消耗H+,从而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充分电离
【解析】Ⅰ.(1)在测定强酸强碱的中和热时,为了使一定量的H+(或OH-)充分反应,必须使OH-(或H+)过量。
(2)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
Δt=℃=3.1
℃,
ΔH=-≈-51.8
kJ·mol-1。
Ⅱ.在测定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热时,要测定1
mol醋酸完全电离的电离热,必须使用纯净的冰醋酸,而不是其溶液;该装置在测定中和热时,热量的计算是通过溶液中的能量变化来确定的,而容器、温度计、搅拌棒等吸收的热量都未计入,故测定值应偏小。
(3)用温度计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可能会将温度计打碎而发生意外事故。
(4)为了保证醋酸电离的H+完全反应,该实验中NaOH必须过量。
18.【答案】(1)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使生成水的量更精确 散热太快
(2)相等 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
液态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3)ΔH=-
【解析】(1)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可使盐酸完全被中和,保证由盐酸计算生成水的物质的量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实验精确度;温差越大,散热越快,如果温度过低,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较大。
(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
mL
0.50
mol·L-1的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实验,生成水的量增多,放出的热量增多,但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测得中和热数值与上述实验相等。
(3)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
L×0.50
mol=0.025
mol,溶液的质量为100
mL×1
g·mL-1=100
g,温度变化的值ΔT=(T2-T1),则生成0.025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ΔT=100
g×4.18
J·g-1·℃-1×(T2-T1)=418(T2-T1)
J,即0.418(T2-T1)
kJ,ΔH=-。
19.【答案】2C2H2(g)+
5O2(g)===4CO2(g)+2H2O(l) ΔH=-2
599.2
kJ·mol-1
C2H2(g)+O2(g)===2CO2(g)+H2O(l) ΔH=-1
299.6
kJ·mol-1
【解析】首先正确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标出状态,最后计算出焓变。先写出2C2H2+
5O2===4CO2+2H2O,后改为2C2H2(g)+5O2(g)===4CO2(g)+2H2O(l) ΔH=-QkJ·mol-1,由(C2H2)燃烧热为ΔH=-1
299.6
kJ·mol-1知Q=2
599.2。表示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
5O2(g)===4CO2(g)+2H2O(l) ΔH=-2
599.2
kJ·mol-1。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为1,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 ΔH=-1
299.6
kJ·mol-1,前者也可用后者表示。
20.【答案】3.932
kJ
【解析】物质在参加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此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题目书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SO2物质的量进行解答。
c(SO3)=0.040
mol·L-1,n(SO3)=0.040
mol,n(SO2)=0.040
mol。
设放出的热量为x,
x=3.932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