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科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 ( )
A. 所有条件必须完全相同
B. 所有条件必须完全不同
C. 除可控因素外,其他条件必须相同
D. 除可控因素外,其他条件必须不同
2. 小明新买了一只弹簧秤,买回家后被同学小王借去玩了一会儿,还给小明后,小明却发现弹簧秤称物体已经不准了,可能是由于 ( )
A. 用力过猛,超过量程
B. 刻度被重新刻过
C. 刻度本身不准
D. 以上都不是
3. 进行科学探究时,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合时,则应该 ( )
A. 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C. 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说相符
D. 自行依实验结果下结论
4. 在两只玻璃器皿上分别放一些食盐和敲碎的松香,用放大镜观察,则关于食盐和松香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松香和食盐的颗粒大小不一致
B. 食盐颗粒有规则的外形
C. 松香颗粒有规则的外形
D. 松香和食盐都是固体
5. 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健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
A. 详细观察 B. 实验验证 C. 提出假说 D. 提出问题
二、填空题
1. 科学的核心是 , 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2. 小李在探究影响鱼呼吸速率(即鱼每分钟开闭鳃盖的次数)的因素时,请你补全小李的猜测:
如①鱼呼吸速率可能与水温有关;
② ;
③ 。
3. 我校组织秋游时,小明买了一条金鱼,为了不给生活老师发现(学校规定不能把小动物带回学校饲养),偷偷地把金鱼带回寝室放在脸盆里。第二天早上,小明发现金鱼不见了。
为了知道金鱼失踪的原因,小明问寝室同学金鱼是不是被杀掉了,同学说没有;是不是被谁藏起来了,同学也都说没有;小明查看脸盆周围的地面,也没发现金鱼跳出来的痕迹;同寝室同学小宇想起来,昨夜听到生活老师进寝室查夜,小明到生活老师办公室外面时,隐约地听到生活老师办公室内有讲话声,隐约听到“不准学生把小动物带回学校饲养”、“小明同学昨天把金鱼带回寝室”之类的话,小明恍然大悟。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写出小明探究的问题 。
(2)写出小明对金鱼失踪原因的另外2种猜测如:
①鱼被同学杀掉了;
② ;
③ 。
(3)写出小明获取对应的事实和证据:如:
①小明同学说没杀鱼;
② ;
③ 。
(4)写出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 。
三、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那么这个吊灯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同呢?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阅读了以上这段材料,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①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
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
③并做出什么猜想?
④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⑤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B 4. D 5. D
6. C 7. A 8. B 9. C 10. D
二、填空题
1. 机械停表
2. 秒 60 60 3600
3. 时刻 时间间隔
4. 45分钟 7:30,4:30
5. 27小时50分
6. 10
7. 探究 科学探究
8. 鱼呼吸速率可能跟水中的氧气浓度有关 鱼呼吸速率可能与气压有关(只要猜想合理即可)
9.(1)金鱼为什么会失踪?
(2)鱼被同学藏起来了 鱼自己从脸盆中跳出来了(只要合理即可)
(3)小明同学说没有把鱼藏起来 小明观察脸盆周围的地面,没有发现鱼跳出来的痕迹
(4)鱼被老师在查夜时收缴了
三、简答题
①吊灯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②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发现中提出问题。(或:吊灯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一样呢?灯的摆幅与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有关?)
③吊灯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或灯的摆幅与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无关(或有关)的)
④用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⑤提出问题 → 建立猜测和假设 →制定计划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