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六节:鱼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1、描述鱼类的形态特点。
2、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认识常见的鱼类
技能性目标:探究鲫鱼的呼吸过程,尝试用观察、实验来研究动物。
情感性目标: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尝试列举鲫鱼外部形态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对侧线的描述和说明、基于对呼吸器官一—鳃的气体交换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
(一)新知预习
一、鱼类的典型代表为鲫鱼:1、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体形梭形,体表有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小游泳的阻力。侧线是感觉器官,能测定方位,感知水流和水温。
2、运动器官: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胸鳍、腹鳍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3、鲫鱼前进的动力是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4、鱼的呼吸器官是鰓,由鰓丝、鰓耙和鰓弓。鲫鱼是变温动物。
二、其它的鱼类还有:鲤鱼、草鱼、青鱼、带鱼等。
三、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体表大多长有鳞片;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四、淡水鱼类代表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四、自我测评
1.鱼类身体两侧的侧线的主要作用是( )
A.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B.感知水温,测定环境
C.感知环境,平衡身体
D.维持平衡,感受刺激
2.
鱼类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水,水中的氧进入鱼体的途径是( )
A.水→口腔→鳃→血液
B.水→鳃→血液
C.水→鼻→鳃→血液
D.水→鼻孔→口腔→血液
3.
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预防人类捕捉
B.减小游动阻力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
4.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前进的动力主要靠(
)
A.尾鳍的作用
.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5.鱼类养殖中,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是(
)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青鱼、草鱼、链鱼、鳙鱼
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
D、鲤鱼、青鱼、带鱼、链鱼
6.
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鱿鱼
B娃娃鱼
C鲸鱼
D带鱼
7.鱼在水中游动时,即使光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起作用的是(
)
A.嗅觉
B.听觉
C.侧线
D.视觉
8.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娃娃鱼是鱼类。(
)
(2)鱼类能感知水流的方向和水温高低是靠它体表两侧各一条侧线。(
)
(3)鲫鱼的鳃盖在外面,起保护作用,是呼吸的主要结构。(
)
9.鱼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C.体表都具有鳞片,适应于各种水域环境
D.在水中用鳃呼吸
10.鲍鱼称鱼而非鱼类,而有些动物不称鱼却属鱼类,如下列动物中的(
)
A.海豚
B.海豹
C.海狮
D.海马
11.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问鱼池时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
C.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12.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三个大小相同、洁净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已晒过的自来水,调节三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是20℃、常温25℃、30℃,并保持恒定。②将3条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鲫鱼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③安静2分钟后,开始记录鲫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运动次数(即呼吸频率);稍停片刻,重复记录两次。结果如下表:
组别
水温
统计
每分钟鳃盖运动次数(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甲
20℃
52
45
47
48
乙
常温25℃
112
110
109
110
丙
30℃
187
185
183
185
请回答:
(1)鱼在水中呼吸时,它的口和鳃盖后缘是
张合(填“同时”或“交替”).
(2)该学习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3)乙组与甲组或乙组与丙组可以形成
实验.
(4)实验时除水温不同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
(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A
解析: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①身体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能减小运动时的阻力.②躯干和尾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时的动力③背鳍、胸鳍、腹鳍协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④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⑤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2.A
解析: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3.B
4.D
5.B
6.D
7.C
解析:在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所以,鱼在游泳时,能顺利的躲开礁石,靠的不是眼睛而是侧线.
8.×
√
×
9.B
10.D
11.B
12.
(1)鱼类是用鳃呼吸的.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时发生了气体交换,水中的氧气进入了鳃丝内的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水里,然后水从鳃盖后缘流出.看到鲫鱼在水中口和鳃盖后缘不停的交替开闭,是鱼在进行呼吸.
(2)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可探究的问题是水温影响鲫鱼的呼吸频率吗?
(3)(4)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在探究实验中要得到可信的结论,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1个.因此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
(5)据表中数据可见实验结论:水温影响鲫鱼的呼吸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