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神奇的微生物
1、遵循“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和倡导“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体现协同教学、讨论教学、探究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3、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如音、像、影等形式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教材;说教学重点、难点;说课前准备;说教学方法;说学习方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堂训练。”等方面进行剖析。
课堂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继《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之后的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由于微生物的结构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使学生感到较为抽象。因此,病毒、细菌等的主要特征即使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时应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具体说明;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病毒、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微生物虽然微小,但无处不在,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具有正反两个方面,教师应认真组织好本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供对微生物的认识。
1.收集整理从网上查询有关病毒、细菌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制作细菌的结构模型,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
(1)知识性目标:
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3)
情感目标:
1.在小组探究中培养合理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
1.描述病毒、细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描述病毒、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秩序。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
2、课堂互动教学法:
3、引导发现法:
4、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多媒体课件,
制作病毒、细菌模型材料。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收集整理从网上查询有关细菌、病毒的信息资料。
3、教学重点及难点:
四、说程序:
由细菌的发现,引入课题
三、说学法:
1、观察分析法:
2、自主学习法:
3、合作学习法
:
4、活动法
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
细菌
2、巴斯德
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真菌
特点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体内不含叶绿素
一、病毒和细菌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自己知道的细菌、病毒。
写的最多、最准确的小组评为优胜组
活动二:自主学习课文46
—47页内容
学习指导:
1、病毒、细菌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
2、病毒、细菌的生活方式?
3、病毒、细菌的繁殖方式?
活动三、观看资料
注意:认真观察,
结合活动二完成
表格
病
毒
细
菌
形态
大小
结构特点
营养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1、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
2、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病毒。
3、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一、病毒的种类:
二、病毒的形态
杆形
球形
蝌蚪形
乙肝病毒
????????????????????????????????????????????????????????????????????????????????????????????
艾滋病病毒
非典病毒
噬菌体
三、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
DNA———————
几种病毒的模式图
四、病毒的生活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活的细胞内。对寄主产生危害。
细菌的大小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通常以微米(Micrometer,um;1um=1/1000mm)作为测量它们大小的单位.内眼的最小分辩率为0.2mm,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球菌
(coccus)
细菌的形态
杆菌
(bacilus)
螺旋菌
(spirillum)
一般结构
特殊结构
细菌的结构
芽孢
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未成形的)
特殊结构
荚膜:粘性
,保护作用
鞭毛:运动器官
芽孢
:细菌休眠体,对恶劣的环境有抵抗力
细菌一般不含有叶绿素,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异养
分裂生殖
细菌的营养
细菌的生殖
细菌的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有氧条件下,好氧性细菌。如:枯草杆菌。
无氧呼吸:无氧条件下,厌氧性细菌。如:要瘤菌,大肠杆菌,乳酸菌等。
活动四、填写
病毒、细菌比较表(小组PK赛)
病
毒
细
菌
形态
大小
结构特点
营养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五:制作病毒、细菌结构模型
小组PK赛:做
的又快又形象的小组获胜
二、病毒、细菌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五: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病毒、细菌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小组间进行PK赛,即准确、又丰富的小组获胜。
(一)有益的方面
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二)有害的方面
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如爱滋病、流行性感冒、SARS和病毒性肝炎。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一)有益的方面
1、醋酸杆菌为人们提供食醋
2、豆类植物中的根瘤菌可以固氮,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蛋白质
3、部分细菌可以制成高效无毒的生物农药
4、经过改造的细菌可以为人类生产味精、胰岛素等产品。
(二)有害的方面
1、夏天食物变质通常是细菌繁殖所致
2、一些细菌能使人患病,包括烈性传染性病,炭疽热,鼠疫,霍乱,以及常见病如痢疾,性病中的梅毒、淋病等。
3、一些细菌能使人们养殖的动物或植物患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
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最终使它们消失掉。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可见,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优胜组奖品:小面包
思考:
1、做面包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那一种?
2、该生物属于哪一类生物?
3、该类生物的大小、结构特点如何?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引入第二课时的预习
分层训练
能力升级
1、细菌的形态中没有下列哪种形态
(
)
A杆状
B
球状
C
螺旋状
D
不规则状
2、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
A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以上都含有
3、日常生活中,人们制酸奶、泡菜离不开(
)
A乳酸菌
B醋酸杆菌
C甲烷细菌
D
大肠杆菌
D
D
A
4、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一层荚膜,其作用是
(
)
A用于吸水
B保护细胞
C
用于繁殖
D利于吸收营养
5、细菌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成形的细胞核
6、细菌主要以_________方式进行生殖。
7、____________是人肠道内共生菌群的主要组成成分。
B
D
分裂
大肠杆菌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
制泡菜(乳酸菌)
制青贮饲料(乳酸菌)
制米酒(曲霉、毛霉、酵母菌等)
制甜面酱(米曲霉)
制豆豉(米曲霉、毛霉、黑根霉等)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酵
母
制馒头,面包用
干酵母
酿酒用啤酒酵母
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有氧)
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无氧)
酵母菌
酵母菌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3
.
真菌常引起食品以及工业产品如纺织、皮革制品、纸张、木器、光学仪器等的霉变。真菌还引起植物的病害,如马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等。真菌作为病原微生物还能侵入人体和动物,引起毛发、皮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其他内脏的真菌病。有些真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素能致癌。
.
猴头菇有抗癌、治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作用。用猴头菌制成的的猴菇菌片可用来治疗消化道肿瘤。猪苓用于治疗肺癌,可以减缓症状。银耳多糖、灵芝多糖等均为药用真菌制成的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