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7 20:4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1.复习整本书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04~106页“练习”的第1~9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谈话引入新课。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图形,你能将它们进行整理吗?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订正。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我们的数学不单单是由数字组成的,还有很多图形,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圆。
(1)提问:我们这学期学习的主要几何图形是圆,关于圆,你学会了哪些?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
①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则C=πd或C=2πr,S=πr?。
②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同一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
(2)提问: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谁能说一说?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
①测量了一些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求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知道了这个固定值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最后总结出了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②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若干份,然后把这些小扇形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圆的面积=πr×r,即S=πr?。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4、105页第1,2,3,4题,指名学生回答,然后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复习观察物体。
在观察物体时要能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物体的形状;三个方向可以确定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5页第7题,指名学生上台画出图形,然后集体订正。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105页“练习”第5题。
2.完成教材第105页“练习”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05页“练习”第8题。
4.完成教材第106页“练习”第9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圆和观察物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