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 游子吟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诵读 游子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22 18: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子吟教学设计
激情导入(多媒体出示背景音乐“懂你”)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体会到没有,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爱最伟大、也最平凡,这种爱时刻萦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古往今来,许多人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母亲、歌颂母亲,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母爱的诗《游子吟》(板书课题注意:“吟”右半部是“今”不是“令”)
 
一、多媒体出示学习方法
  1、解诗题
  2、知诗人
  3、悟诗情
 
三、教学《游子吟》
  1、整首诗,自由练读,自悟情感,并指名读,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2、小组学这首诗。
  3、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工具书,课文注释及所查资料,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义→悟诗情的顺序学习本首诗,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交流讨论。
   ⑴ 解诗题:
     吟:就是吟诵,吟咏的意思
     教师补充并出示课件: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我们还学过相关题材的诗,有:《暮江吟》《石灰吟》等诗。
     (学生汇报)游子吟:就是出门远行的人的吟诵、吟咏。
   ⑵ 知诗人:学习根据所查资料介绍孟郊
     唐朝诗人,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教师补充: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因此了解作者的生世对理解本诗有一定的帮助。
   ⑶ 明诗义:(出示画面,加深理解)
     过渡:同学们,你们读着这首诗,看着这幅插图的时候,眼前会浮现怎样的场景呢?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⑷ 悟诗情:配乐吟咏古诗,听flash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学生感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再次吟咏本诗。
   ⑸ 我欣赏:
     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吟咏母爱的诗歌,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这些诗歌,包括《献给母亲的诗》《母爱,震撼人心》《致母亲》《母爱》《怀念您》等诗)指名同学朗诵,比较游子吟》与这些诗歌在表达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 《游子吟》这首诗语言非常精炼,读来上口、容易背会
    ② 《游子吟》抓住了母亲给游子缝衣这个细节,从这一细节中流露出母亲与游子之间那份纯真的感情。
    ③ 这首诗不像其它的现代诗歌那样;不断的抒发感情,而只以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道出了母爱的无法回报。
  背一背古诗:
   ⑹ 我创作:(播放《懂你》的flash音乐,同学们看着课本的插图写下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可选用古体诗的形式,也可以用现代诗的形式进行创作。
 
三、课后延伸
  1、背诵古诗与诗义。
  2、完成课中没有完成的诗歌创作。
  3、为母亲做一件事,感谢母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 ( http: / / www. / )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2、教学创新点:低声吟诵《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情景,演一演。
教学理念:
品味情感 升华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汇报《三字经》
1、同学们,在我们每天的古诗词诵读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现在让我们在音乐 ( http: / / k. / yinyue / " \t "_blank )声中复习一下。(全班诵读三字经)
2、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在这句三字经里,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 http: / / y. / gs / " \t "_blank ))
二、学习《游子吟》
1、是呀,多么伟大的母亲啊,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她不辞辛苦,竟搬了三次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毫不犹豫,剪断了刚织好的布。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些伟大的母亲,请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图片,教师简介)
2、出示《游子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母亲正在做什么
3、这是一位正在为即将远行求学的儿子缝补衣裳的母亲。看到老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自己缝补衣裳,做为儿子,心里非常感动,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叫《游子吟》。
4、(出示《游子吟》)有谁会读这首诗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 (指名学生 ( http: / / www. / )读,教大家读)
5、认识生字
6、学生 ( http: / / www. / )自由练读,反复读,直到把这首诗读熟。
7、指名汇报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8、画出节奏,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9、小组互读,评议。
10、小组推荐读,全班评议。
11、小组讨论: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诗意: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9、出示第一句,指名读想像一下,母亲在油灯下为儿子缝补衣裳的样子,试着做一做母亲的动作。师中述:"夜深了,母亲还在灯下缝制着儿子远行要穿的衣服,缝啊缝啊,缝啊缝啊,眼睛累了,看不清了,母亲揉揉双眼,又继续缝,缝啊缝,油灯暗了,母亲用针尖挑了挑灯芯,又继续缝,就这样,直缝到月亮升起又落下,直缝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天亮了。缝了这么久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 是呀,为了自己的儿子,再苦再累,母亲也心甘情愿。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10、出示第二句,指名读,想一想,母亲心里会想些什么
一位年轻的学子即将出门求学。想到天气已凉,孩子此去路途遥远,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老母亲心中一阵惆怅:就让他多带件衣服吧。她拿出针线,就着昏黄的灯光,为儿子缝制起衣服来。衣服上的针脚是那么致密,也许母亲想让儿子的衣服更耐穿、更结实些吧。一阵飞针走线后,看看在身边苦读的儿子,老母亲把油灯往儿子那边挪了挪,又拔下发簪,把灯芯拨亮一些,开始穿针引线。望着老母亲眯缝的双眼,布满皱纹的额头,儿子的眼眶湿润了。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感动来读一读这一句。
11、师边说边画:"我们就像小草,妈妈就是温暖的阳光。有了阳光,小草才能破土而出,发芽长大。可是,小草长得再高,他也永远够不着太阳。就像我们做儿女的,即使我们做再多的事,也无法报答妈妈对我们付出的爱呀。所以大诗人孟郊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第三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是啊,正如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温暖,儿子的爱心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感激,替孟郊把这道诗读给他的母亲听吧。"(全班齐读)
12、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人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妈妈。你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吗
13、我们肚子饿了,是妈妈亲自下厨,为我们烹调可口的饭菜;我们的衣服脏了,也是妈妈一件一件为我们清洗干净,穿在身上;在我们生病的时候,还是妈妈给我们端水喂药,日夜照料,陪我们度过最难过的日子。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把这首诗读给自己的妈妈听。谁愿意先来试一试。(指名配乐读)
三、拓展
1、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让我们学一学,回家唱给我们的妈妈听。(出示歌唱录相,学唱古诗)
2、母爱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出多高,母亲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永远牵挂着我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颗颗伟大、无私的慈母心,生活才变得如此的丰富多采。
那么你又想怎样感谢你的妈妈呢
3、让我们自己动手,为妈妈做一件小礼物吧。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封信。
4、母亲是春天的阳光,而我们则是土地上的小草,母亲用她的光和热温暖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母亲的给予是无尽的,而我们的报答却是微薄的!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感恩来读一读这首诗。(全班齐读)在我们学习的三字经里,也有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让我们看看他是谁 (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试讲一讲这个故事 ( http: / / y. / gs / " \t "_blank )。
5、作业:不只是母亲,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是爱我们的,他就是你的爸爸,你的爷爷奶奶,你的亲人朋友,回家后,为那些爱你的人做一件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的爱。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会默写。
2、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高古诗的鉴赏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方法: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要体现。以学生的自学、合作研究为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和墨写古诗。
教学难点:诗意和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每个人都有关心、疼爱你的父母,请把生活中父母关心疼爱你的小事讲给大家听听。
2、 古诗是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情,把你记忆中的古诗背给同学听听。
3、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它的名字叫《游子吟》(生齐说,师板书。)
二、 熟读诗文,理解诗意
1、 我们共同来欣赏这首诗。(出示诗文,一生朗读后,师范读,大家共同读三遍,同桌互相读一遍。)
2、 找诗中的生字。(晖、齐读,解释字意,组词,与辉的组词。)
3、 复习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晓诗意,悟诗情。
4、 知诗人。(投影出示选择题,初步了解诗人。然后请一名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最后教师补充。)
5、 解诗题。(选择游子的意思,选择吟的意思,并让学生结合起来讲解诗题的意思)
6、 晓诗意。(媒体出示几道选择题,简化理解的难度。)
过渡语:俗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而独立思考也是展示个人能力的好方法。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A、 学生自由的说。
B、 集体评议,教师纠正错误,指点重点语句的理解。
C、 出示整首诗的意思让学生进行练习。
7、 悟诗情。(假如你是本诗的游子,你会对你的母亲说点什么。)
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8、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9、 背诵全诗。
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填空:
1、《游子吟》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本诗抒发了诗人( )之情.
2、诗中的两组叠字用的很好. “ ”两个字通过写缝衣服的动作,表现了慈母对游子的( ), “ ”贴切的写出了母亲心系游子( )的心情
3、( )两句诗描写了游子远行前的一幅场景,( )两句诗体现了母亲为儿子缝制衣服的动作和神态,( ),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儿女对母爱的感激之情表达的深挚,醇厚.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本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
2、请试着把游子吟写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是百科学习的基础,没有语文知识的铺垫,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今天有幸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是教学以来的第一次尝试。通过《游子吟》的教学使我感觉到语文教学的乐趣与语文学习的艺术。在教学中我有如下的感悟,先反思如下:
一、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在本课教学中融知识性和能力性为一体,从生字的学习开始,到诗歌的背诵。完全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在自读、朗读、背诵中体验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学生能力自由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作为一个知识的引导者、指路人,学生从预习到课堂上的学习完全可以做到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今天的课是一节学生实实在在的自我展示的课。这样的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从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是第一次教学语文学科,对知识的衔接和基础尝试的把握还不准,所以在教学当中关键点拨还不到位。这样就使有的知识点不能达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基本的拼读方法、基本的语法、基本的句型等。
这样既有助于我的课堂教学,又有助于我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复习回顾方法
1、 首先我们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泊船瓜洲》,背诵并口述诗义。
2、 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学习这首古诗的?
(我们是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义→悟诗情这样的顺序来学习的)
3、(小结):今天我们仍然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学习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古诗《游子吟》,同时我们还要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描写母爱的诗篇,同时进行即兴创作。
二、教学《游子吟》
1、 整首诗,自由练读,自悟情感,并指名读,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2、 小组学这首诗。
3、 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工具书,课文注释及所查资料,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义→悟诗情的顺序学习本首诗,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交流讨论。
(1) 解诗题:
吟:就是吟诵,吟咏的意思
教师补充并出示课件: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我们还学过相关题材的诗,有:《暮江吟》《石灰吟》等诗。
(学生汇报)游子吟:就是出门远行的人的吟诵、吟咏。
(2)知诗人:学习根据所查资料介绍孟郊
孟郊(751-814) 字东野,唐代诗人.曾任 溧阳县尉、协律郎。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不同流合污。孟郊的诗多是倾诉穷愁孤苦之作。
教师补充: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因此了解作者的生世对理解本诗有一定的帮助。
(3)明诗义: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4)悟诗情:配乐吟咏古诗,听flash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学生感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再次吟咏本诗。
(5):我欣赏:
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吟咏母爱的诗歌,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欣赏
一下(课件出示这些诗歌,包括《献给母亲的诗》《母爱,震撼人心》《致母亲》《母爱》《怀念您》等诗)指名同学朗诵,比较《游子吟》与这些诗歌在表达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 《游子吟》这首诗语言非常精炼,读来上口、容易背会
② 《游子吟》抓住了母亲给游子缝衣这个细节,从这一细节中流露出母亲与游子之间那份纯真的感情。
③ 这首诗不像其它的现代诗歌那样;不断的抒发感情,而只以一句“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辉”道出了母爱的无法回报。
背一背古诗:
(6)我创作:(播放《懂你》的flash音乐,同学们看着课本的插图写下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可选用古体诗的形式,也可以用现代诗的形式进行创作。
三、课后延伸:
1、 背诵古诗与诗义。
2、 完成课中没有完成的诗歌创作。
3、 为母亲做一件事,感谢母亲。
四、设计意图:
本课的设计积极倡导“自由、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一种“阅读、感悟、创作”的自主学习氛围,采用比较,欣赏的方式,得出诗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欣赏中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和诗歌鉴赏的能力,选用同学们自己搜集的诗歌,让学生看到了自己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就感。音乐可以激发灵感,在感人的音乐中更有利于学生感悟诗情并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创作,进一步升华那份朴素的人性美,震撼人心的爱——母爱。
那么学习古诗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就不单单是理解背诵,而且是一种研读,在研读的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创新。
教学目标:1、学会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的理解。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反复诵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课前小活动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 聆听,点评。 背诵积累的古诗。 若有问题学生互相纠正。
一、揭题导入。设疑导入,引发思考。顺势介绍作者情况。 板书课题。 “游子”是什么意思?诗中指谁?多媒体出示作者情况。 读题、解题。了解作者情况。 “游子”指出外远游的人,诗中指孟郊。
二、引导朗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诗中1个生字。 引导自读、互相交流、纠正字音。 自读古诗,同桌互读,全班交流。学写生字。 “缝”为后鼻音;“晖”可思意而识记。
三、精读古诗,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及已有经验了解诗歌大意。2、出示图片,激情:你看到什么?明天,游子就要离家远行,年迈的母亲看着心爱的儿子,她有多少话想叮嘱儿子啊!她想说……她还想说……她把牵挂、祝福用心一针一线地缝进了这件寒衣上,这一片爱子之心打动了孟郊,也拔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让我们一起来深情诵读这首诗吧! 反复诵读,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解,及已有经验了解诗歌大意。 合理想象,扮演角色说话。 有感情育读诗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儿啊,路上小心。多穿点衣服。……
四、难点突破。联系背景,换位朗读,深情体验。 此时此刻,望着年迈的母亲,假如你是孟郊,你会想起些什么?于是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咏到…… 联系背景,谈母亲抚养之艰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创设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五、拓展升华。联系自己的母亲,用亲身经历激发情感。 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如果说孟郊把母亲比作“三春晖”,此时此刻,你想把自己的母亲比作什么呢?让我们怀着这颗感恩的心,再一次深情吟诵《游子吟》。 试用诗样的语言,传达自己的情感。 情不自禁地吟咏。 在引导的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活生生的画面、动人的弦律一定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母子深情。
六、小结。小结的同时,重在激发学生课后收集资料的兴致。 母爱是洛夫笔下的浩浩明月、莽莽大地;母爱是冰心诗中那遮雨的荷叶;是舒婷心中珍藏的红围巾。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母爱的诗、词、文、曲、图、歌,我们开一次以《三春晖》为主题的班队会。
板书设计: 游子吟
寸草心 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