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B卷)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B卷)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9 07:02:09

文档简介

2020年赤峰市高二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B卷)
2020.7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
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D
B
13
1617181920212
25.(12分)(1)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法治国。(3分,每点2分,任
意两点3分)实践:戊戌变法。(2分)
(2)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相结合。(2分)观点
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任意
点2分)
(3)特点: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3分,每点
2分,任意两点3分)
26.(13分)(1)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我国自行设计制
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东
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
优2号”。(3分,每点一分)
影响:“两弹一星”等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增强了中
国的国防能力;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
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3分,一点2分,两点3分)
(2)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暴露;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
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
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4分,每点2分)
意义: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
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3分,一点2分,两点3分)
高二历史B卷第1页共3页
27.(12分)评分要求:所提出的论题要具体明确且源于材料;(3分)论述
要准确、符合史实,做到史论结合。(9分)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以下示例仅做参考,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
同等得分。
示例
论题:17、18世纪的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兴起了一场反对封建专制
的思想解放运动。(3分)
论述:在17、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
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
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袭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呼唤用理性的
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为资产阶级取得
政权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动摇了封建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促进了社会进步,还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
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分)

论题: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
的强大思想武器。(3分)
论述:17、18世纪的东西方,都出现了一股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新思潮。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封建专制统治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
主革命产生一定影响,但无法撼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未跳岀传统儒学的范畴。
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并深刻地影响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发社会巨
变。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尚
未形成资产阶级。而统治阶级仍实行文化高压、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革新。总之,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在根本上有别于西
欧各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学说,这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
是极其有限的。(9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学生也可从“17-18世纪,中
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和“17-18世纪中西方启蒙思想产生”等方面组织答案。
高二历史B卷第2页共3页保密★启用前
2020年赤峰市高二年级学年联考试卷(B卷)
历史
2020.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丨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
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
A.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B.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C.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D.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2.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
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
楚人,为秦廷尉,丞相。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
促使井田制向小农经济演进
B.推动了新、旧社会的转型
C.导致了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D.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3.下图(图1)是汉字“丁”的演变图,对“丁”的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自
刘字体巾,瓢可见订
和的状
个釙

A.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B.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C.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D.体现了印刷技术的进步
高二历史B卷第1页共8页
4.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
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A.“独尊儒术”B.实行察举制C.兴办太学D.颁布“推恩令”
5.下图(图2)为中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目录的部分内容。该著作
日录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卷五
伤暑病脉证并治第七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A.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
B.奠定了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C.是中
一部医学理论作
D.系统地总结了古代药物学成就
6.武则天的形象在宋代以前总体上较为正面,但欧阳修的《新唐书》开始对其“妖魔化”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更甚,其始终不承认大周和武则天的皇帝位,仅称武则天为“后”。
这反映了
A.官方修史原则的变化
B.士大夫正统观念强化
C.妇女地位发生了逆转
D.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
7.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怛罗斯发生战争,唐军战败被俘2万余人,其中
包括一些手工工匠。学者季羨林称此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次技术转移”,该技术最有
能是
A.活字印刷术
B.人工磁体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他
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在千福寺壁画中
他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说明了吴道子的宗教画
A.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
B.吸收融合外来的绘画方式
C.具有浓郁的世俗化的倾向
D.重视线条描绘的写实风格
9.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
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
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由此可知,京剧
A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
B.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
C.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
D.是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高二历史B卷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