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3课《古代印度》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黑龙江大庆)某历史论文提到了“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种姓制度
2.(2019年湖南株洲)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3.(2019年海南)下图中的“?”处应填(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4.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列世界古代建筑中,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空中花园
B.故宫
C.长城
D.金字塔
5.两河流域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是在(
)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240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3100年
6.“许多反映两河流域文明的珍贵文物曾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其中的“两河”指的是(
)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黄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图片与古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A.B.C.D.
8.“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漠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古代中国的分封制
9.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按照地理方位从西到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B.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
C.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古代中国
D.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古代埃及
10.2018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湖茶叙,谱写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列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
B.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
C.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D.在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11.下列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而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
)
①雅典:帕特农神庙
②中国:敦煌莫高窟
③尼泊尔:佛祖诞生地兰毗尼
④法国:巴黎圣母院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2.“诸神以原人为牺牲而加以分割的时候,从他的口产生了婆罗门,从他的手臂产生了刹帝利,从他的腿产生了吠舍,从他的脚产生了首陀罗。”这段材料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哪种制度(
)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分封制
D.宗教等级制
13.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正确的宗教信仰能指导、修正、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道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④基督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14.印度种姓制度中,下列选项符合当时手工业者身份的是(
)
A.掌管祭祀
B.掌管行政权力
C.与国王的女儿通婚
D.为前二个等级服务
15.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图片与古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A.B.C.D.
16.如图反映的佛教传播情况开始出现于(
)
A.约公元前2200年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前1世纪
17.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符合哪种宗教的教义(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二、综合题
18.材料题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材料二:“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它一度成为印度的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并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
(1)材料一的法典出自古代哪个地区?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这部法典有关规定的实质是什么?
(2)将材料一中提到的四个种姓的地位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3)材料二与哪一宗教有关?此宗教创始人是谁?此宗教的教义是什么?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古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思想领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现……当时的新思潮、新教派,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异学”。据说当时有“大大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
——《世界上古中古史》
(1)材料一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请写出它产生的地区及创立者。
(2)材料一的宗教宣扬“众生平等”是针对哪一制度?
(3)材料二中古印度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类似于我国古代哪一局面?
(4)根据材料链接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情况。
20.(题文)古代印度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这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勤劳的印度人在这里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
材料二
它由公元前6世纪的一位释迦族王子所创,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哪种制度?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实质?
(2)材料二描述的宗教是什么?该宗教为什么能够成为印度的国教?
(3)结合所学,试评价印度的种姓制度。
23.(2019年山东德州节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2)“在恒河边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是谁?他创立了哪个宗教?
24.(2019年山东德州节选)“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先行者】
材料一
(1)说一说材料一中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技术原因。上图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写出它的名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3课《古代印度》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黑龙江大庆)某历史论文提到了“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种姓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印度人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19年湖南株洲)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题干描述“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说明古代印度四个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19年海南)下图中的“?”处应填(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佛教是古印度的文明,故B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是金字塔,古希腊文明是奥运精神,古罗马文明是十二铜表法,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列世界古代建筑中,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空中花园
B.故宫
C.长城
D.金字塔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空中花园是两河流域的古代建筑代表,A符合题意;故宫、长城是中国的,BC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5.两河流域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是在(
)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240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3100年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
6.“许多反映两河流域文明的珍贵文物曾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其中的“两河”指的是(
)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黄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94年,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②③符合题意;尼罗河孕育的是古埃及文明,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①④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注意掌握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河流。
7.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图片与古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成为释迦牟尼,提出“众生平等”,故D符合题意;甲骨文和司母戊鼎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故AB不合题意;古代埃及发明象形文字,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8.“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漠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古代中国的分封制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古埃及奴隶制度、《汉漠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分封制,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
9.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按照地理方位从西到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B.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
C.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古代中国
D.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古代埃及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按照地理位置从西到东的排列顺序是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古代中国。在亚非文明古国图,自东向西依次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最西端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0.2018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湖茶叙,谱写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列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
B.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
C.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D.在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为了反对种姓制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中亚的雅利安人进人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表述正确,故ABC不合题意。故选D。
11.下列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而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
)
①雅典:帕特农神庙
②中国:敦煌莫高窟
③尼泊尔:佛祖诞生地兰毗尼
④法国:巴黎圣母院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是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与佛教无关,故含有①的BD不合题意;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与佛教无关,故含有④的C不合题意;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他出生在尼泊尔的兰毗尼;中国的敦煌莫高窟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宝库,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而闻名,②③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2.“诸神以原人为牺牲而加以分割的时候,从他的口产生了婆罗门,从他的手臂产生了刹帝利,从他的腿产生了吠舍,从他的脚产生了首陀罗。”这段材料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哪种制度(
)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分封制
D.宗教等级制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诸神以原人为牺牲而加以分割的时候,从他的口产生了婆罗门,从他的手臂产生了刹帝利,从他的腿产生了吠舍,从他的脚产生了首陀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不是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分封制是西周的制度,不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制度,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不是宗教等级制度,排除D。故选A。
13.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正确的宗教信仰能指导、修正、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道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④基督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伊斯兰教在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所以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③。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首先要掌握世界三大宗教包含哪些,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在世界三大宗教之列。
14.印度种姓制度中,下列选项符合当时手工业者身份的是(
)
A.掌管祭祀
B.掌管行政权力
C.与国王的女儿通婚
D.为前二个等级服务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印度的种姓制度将分为四个等级,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为前二个等级服务符合手工业者的身份,D符合题意;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掌管祭祀不符合手工业者身份,排除A;等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握国家的军事、行政大权,掌管行政权力不符合手工者的身份,排除B;种姓制度的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权利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与国王的女儿通婚不符合手工业者的身份,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题干“印度种姓制度中,下列选项符合当时手工业者身份”是解题的关键,手工业者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15.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图片与古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时代相袭。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C项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A项不合题意;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司母戊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项不合题意;D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古印度文明”是解题的关键,识别图片A是胡夫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B是司母戊方鼎,是中国商朝的青铜器;C是种姓制度等级图,是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D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律。可确定答案C。
16.如图反映的佛教传播情况开始出现于(
)
A.约公元前2200年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前1世纪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公元前3世纪,佛教向南,传入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入中国新疆及中国大部分地区,伴随着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向朝鲜、日本传播,故C符合题意;约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世纪表述错误,故AD不合题意;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诞生,故B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7.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符合哪种宗教的教义(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故A符合题意。BCD与“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识记三大宗教的创始人、教义、向外传播及影响。
二、综合题
18.材料题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材料二:“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它一度成为印度的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并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
(1)材料一的法典出自古代哪个地区?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这部法典有关规定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可知,此法典出自古代印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这部法典有关规定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2)将材料一中提到的四个种姓的地位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答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3)材料二与哪一宗教有关?此宗教创始人是谁?此宗教的教义是什么?
【答案】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任由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可知,此内容与佛教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教义是宣扬众生平等,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任由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古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思想领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现……当时的新思潮、新教派,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异学”。据说当时有“大大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
——《世界上古中古史》
(1)材料一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请写出它产生的地区及创立者。
【答案】佛教。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解析】依据材料一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2)材料一的宗教宣扬“众生平等”是针对哪一制度?
【答案】种姓制度。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这是森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就是针对的种姓制度。
(3)材料二中古印度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类似于我国古代哪一局面?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古印度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类似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4)根据材料链接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情况。
【答案】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解析】根据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20.(题文)古代印度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这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勤劳的印度人在这里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
材料二
它由公元前6世纪的一位释迦族王子所创,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哪种制度?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实质?
【答案】种姓制度。古代世界最森严、最复杂的等级制度。
【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人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所以,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可知,种姓制度的实质是古代世界最森严、最复杂的等级制度。
(2)材料二描述的宗教是什么?该宗教为什么能够成为印度的国教?
【答案】佛教。佛教倡导在佛门之内众生平等,接纳低种姓社会成员入教,这对于婆罗门教宣扬的种姓不变论是一定程度的否定,因此受到很多人,包括世俗统治者的欢迎,一度成为古代印度的国教。
【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它由公元前6世纪的一位释迦族王子所创,宣扬‘众生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所以,材料二描述的宗教是佛教。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包括世俗统治者的欢迎,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3)结合所学,试评价印度的种姓制度。
【答案】种姓制度是婆罗门与刹帝利这两个等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有效工具,它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态,严格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统治阶级特别是婆罗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设立并坚持的一种极度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是婆罗门与刹帝利这两个等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有效工具,它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态,这种社会制度的延续严重影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致使印度长期存在严重的社会分化。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第(1)题的关键是根据信息“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可由此判断描述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解第(2)题的关键是根据信息“它由公元前6世纪的一位释迦族王子所创,宣扬‘众生平等’”,可由此判断描述的是佛教。根据佛教的特点和宣扬的教义,使它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它成为麻痹人民斗志的一种工具。解第(3)的关键是需熟知种姓制度产生背景和实质,种姓制度从它产生开始有它的积极作用,即稳定了社会各阶级,但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的消极作用则日渐明显,它成为婆罗门和刹帝利维护自身统治的有效工具。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对于印度的影响十分的深远,致使印度长期存在严重的社会分化。
23.(2019年山东德州节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2)“在恒河边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是谁?他创立了哪个宗教?
【答案】(2)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教。
【解析】(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在恒河边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是乔达摩·悉达多;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
24.(2019年山东德州节选)“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先行者】
材料一
(1)说一说材料一中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技术原因。上图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写出它的名称。
【答案】(1)指南针的使用;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的发展等。阿拉伯数字。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行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成为“水手的助手”,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技术原因指南针的使用;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的发展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把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传到欧洲,所以习惯上成为阿拉伯数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历史同步学案
第3课《古代印度》
1、识记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2、识记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内容与等级特点,并分析其影响;(重点、难点)
5、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等基本史实。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流程】
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知识点。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位于今天的
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印度河流域。
(2)印度河发源于
青藏
高原,流经今
巴基斯坦
境内,入
阿拉伯
海,水量丰沛。
(3)约公元前
1500
年左右,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
雅利安人建立的小国家。
(4)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它的首都是
华氏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起源于
古印度
。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
”。它分为
婆罗门
、
刹帝利
、
吠舍
、
首陀罗
四个等级。出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贱民
。
(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
世代相袭
。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6
世纪,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后被称为“
释迦牟尼
”。
(2)佛教提出“
众生平等
”,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公元前
1
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
新疆
,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
朝鲜
、
日本
和越南等国。
【合作探究】
任务二:【合作探究】
简述古代印度文明兴起、强盛、衰落的过程;
任务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说出:
材料一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材料二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
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
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
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1)古印度社会中存在的等级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属于哪些阶层,职责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中地位最高和地位最低的分别是哪一阶层,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阅读教材说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并思考分析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任务四:【合作探究】
从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等方面,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
任务四:【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流域是(
A
)
A.印度河
B.恒河
C.尼罗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2018广东深圳期末)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后,在印度社会上形成的哪种制度与传统,给后世印度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C
)
A.建立众多奴隶制小国
B.把印度被征服的原住民变成奴隶
C.实行种姓制度
D.实行重商轻农政策
3.在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切生物中最优秀的是动物,在动物中最优秀的是有理性的动物,在一切有理性的动物中最优秀的是人,在一切人中间最优秀的是_____。”这段话的横线处内容应是(
B
)
A.刹帝利
B.婆罗门
C.吠舍
D.首陀罗
4.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拥有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个等级(
C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国王之一,在位时期印度达到全盛。他在印度种姓制度中所属的等级应该是(
B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
)
A.维护奴隶主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7.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B
)
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
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8.(2018内蒙古磴口期末)2017年6月18日,印度以所谓的“保护不丹”为由非法进入西藏洞朗地区而导致中印两国一度在洞朗地区紧张对峙。中印同属亚洲文明古国。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D
)
①佛教
②种姓制度
③太阳历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9.“诸神以原人为牺牲而加以分割的时候,从他的口产生了婆罗门,从他的手臂产生了刹帝利,从他的腿产生了吠舍,从他的脚产生了首陀罗。”这段材料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哪种制度(
A
)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分封制
D.宗教等级制
10.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正确的宗教信仰能指导、修正、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
D
)
①道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④基督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二、综合题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材料二:“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它一度成为印度的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并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
(1)材料一的法典出自古代哪个地区?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这部法典有关规定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2)将材料一中提到的四个种姓的地位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答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材料二与哪一宗教有关?此宗教创始人是谁?此宗教的教义是什么?
【答案】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任由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学后反思】
学到什么?
有何疑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第3课《古代印度》
部编版
九上
教学视频:古代印度——佛陀的故乡
视频导入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何特点?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怎样创立和传播的?让我们一起进入第3课《古代印度》的学习!
新课导入
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文明遗址名称、种姓制度的内容、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等基本史实。
目标2:联系所学,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同之处即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目标3:简述印度文明兴起、强盛、衰落的过程;
目标4:识记印度种姓的内容与等级特点,并分析其影响;(重点、难点)
目标5:从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等方面,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古代印度
现代印度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讲授新课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文明遗址名称、种姓制度的内容、佛教创立的时间、人物、教义等基本史实。
自学识记
古代印度
现代印度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讲授新课
哈拉帕
讲授新课
识图学史
哈拉帕遗址
识图学史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讲授新课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讲授新课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讲授新课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时期(前324-前187)
孔雀王朝王宫遗址
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
[1]
,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帝国正式结束,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
知识延伸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哪里?归纳其发展历程是什么?
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公元前1500年前左右
公元前324—前187年
南亚印度河流域
出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城市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孔雀王朝,鼎盛时期
后来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阶段小结
森严的种姓制度
讲授新课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刹帝利(第二等级)
吠
舍(第三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被征服者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
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等级世袭;
3、不同等级不得婚。
知识延伸
种姓制度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当今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合作探究
菩
提
树
相传佛陀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六年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佛陀说法
佛陀坐像
佛教的基本教义:
a、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b、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结果: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的传播路线:
讲授新课
知识拓展
原因
社会基础:
早期佛教承认种姓制,但是不信奉婆罗门的神,尤其反对婆罗门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因此得到刹帝利和一些吠舍富人的支持,也符合印度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劳动人民的
精神寄托: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教人消灭欲望,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这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动人民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统治者
拥护:
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它所宣扬的“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因此被统治者所接受,并大力提倡。
合作探究
想一想: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石窟有哪些?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什么?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白马寺
西汉传入中国
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材料一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材料二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
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
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
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巩固提升
(1)古印度社会中存在的等级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属于哪些阶层,职责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中地位最高和地位最低的分别是哪一阶层,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3)答案见以上内容。
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
巩固提升
?
巩固提升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结合
教材,识记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文明遗址名称、种姓制度的内容、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等基本史实。
2:联系所学,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同之处即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3:简述印度文明兴起、强盛、衰落的过程;
4:识记印度种姓的内容与等级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5:从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等方面,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
教学重点:识记印度种姓的内容与等级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教学难点:从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等方面,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
播放视频导入: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何特点?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怎样创立和传播的?让我们一起进入第3课《古代印度》的学习!
【自学识记】
结合教材,识记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文明遗址名称、种姓制度的内容、佛教创立的时间、人物、教义等基本史实。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阅读教材,说说古代印度地理位置及早期文明有哪些。
(1)地理位置:
(2)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2.古代印度在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3.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吗?
“阿拉伯数字”、佛像艺术等。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影响巨大,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
4.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哪里?归纳其发展历程是什么?
目标导学二: 森严的种姓制度
1.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2.阅读教材,梳理种姓制度的等级、特点?
3.【合作探究】种姓制度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当今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目标导学三: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2)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因此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3)简要说说佛教的传播情况。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知识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古印度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产生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在这里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种姓制度界线森严,对在当今印度社会仍然产生消极影响。佛教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教学中,我主要围绕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和传播展开教学。学生在本课学习中能够积极探讨问题,在合作与分享中获得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