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的性状遗传第2课时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生物的性状遗传第2课时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19 05: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节生物性状遗传
第二课时
相对性状遗传之谜
思考问题:
生物的性状为什么可以遗传?
生物性状遗传受什么控制?
一.孟德尔和他的杂交实验
(一)孟德尔简介
孟德尔:现代遗传学的奠基者
现代遗传学之父,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Johann
Gregor
Mendel,1822~1884)
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杂交后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为高茎)
杂交结果:
子一代全为高茎豌豆
F2子二代:高茎:矮茎=3:1
F1自交结果: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高茎×矮茎
子一代:
高茎
子二代:
高茎
:矮茎
3
:1
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
3:1的性状分离比?
思考:
相对性状遗传之谜
一、孟德尔的设想
生物性状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基因有显性、隐性之分。
例如:高茎基因(D),矮茎基因(d)
D
d
介绍孟德尔的设想
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DD)
(dd)
(纯种高茎豌豆)
(纯种矮茎豌豆)
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
(高茎豌豆的生殖细胞)
(矮茎豌豆的生殖细胞)
子一代高茎体细胞(Dd)中,D对d具
显性作用
D
d
介绍孟德尔的假设
Dd
Dd
Dd
D
d
生殖细胞
基因控制性状遗传:
体细胞
F1: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解
1、杂交:
2、
F1自交
P
高茎
矮茎
高茎
高茎
DD
×
dd
F1
Dd
×
Dd


配子
D
d
配子
D
d
D
d
F1
Dd
F2基因型:DD
Dd
Dd
dd
高茎
理论比值:
1
:2
:1
表现型:
高茎
矮茎
理论比值:
3

1
思考:结合有几种方式?
DD
Dd
dd
性状分离比例:3
:1
实验:模拟F1代自交遗传实验
实验方法:两人一组,
[注意]一人手握两枚棋子,黑白各一;代表基因(父本)
另一人手握两枚棋子,黑白各一;代表基因(母本)
[要求]不准看、随意摆,两人进行组合,每摆完一次都拿回(每人手内始终保持黑白棋子各一)共摆二十次并填写实验报告。各组输机
统计表
F2:
?
?
?
?
配子:
母本
D
D
父本
d
d
×
P:
配子:
D
d
F1:
D
d
×
父本
d
D
母本
D
d
重复20次
实验:
模拟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
1、本组实验数据是否接近理论值?为什么?
2、为什么要汇总全班数据?
3、全班实验数据是否接近理论值?为什么?
亲代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携带的遗传物质基因传给后代并表现出来。
基因在哪里?什么样子?如何控制性状的遗传呢?
下节课共同探索!
练习检测
1、(5分)一对双眼皮(A)的夫妇能否有一个单眼皮(a)的孩子?请用简图说明。
2、(5分)一对单眼皮(a)的夫妇能否有一个双眼皮(A)的孩子?请用遗传图谱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