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7页内容和第1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计算下列各题。
80÷2×3 120÷(3×4)
32÷(2+6) 28-40÷8
指名学生算一算。
对学生计算的结果给予评价。
提问:你们能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整数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提问:那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调查‘生活垃圾’”——小数混合运算。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课件出示第17页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及“一个人……生活垃圾”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方法,并解决问题。
方法一 先算4周共有多少天,再求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列综合算式求天数时,要用小括号,因此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0.8÷(4×7)
=30.8÷28
=1.1(千克)
方法二 先算一个人平均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再求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30.8÷4÷7
=7.7÷7
=1.1(千克)
2.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与平时……生活垃圾”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方法,并解决问题。
先算出周一到周五每天要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用除法计算,列式为3.5÷5,再用周末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减去平时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即可求出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的垃圾量。
3.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算一算……运算顺序”的内容。
(16.8+2.1)÷0.7 0.96÷(5.4÷0.9)
学生讨论后汇报:第一个算式,先算括号里面,再算除法。第二个算式,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然后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使学生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练习时,先说出运算顺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