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轴对称、平移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能从复杂的图案中抽出简单的图形。
3.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轴对称和平移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难点:应用轴对称、平移等知识设计、绘制图案。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7页内容和第2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和平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和平移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什么特点?怎样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呢?怎样画出经过平移后的图形呢?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想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吗?本节课一起来学习欣赏与设计。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情境图及“上面各幅……你的想法”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图案。
(1)提问:上面各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图①是一只蝴蝶的图案,左右两边完全一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图①是由左边一个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得到的。
图②可以看作是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左上角的一个基本图形向右平移3次,成为第一行,然后把第一行向下平移3次,就成为这个图案。
图③这个图案中既有平移又有轴对称。把左上角的一个基本图形向右平移1次,成为两个基本图形,把这两个基本图形向下平移1次,成为4个基本图形,向右作这四个基本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成为上面的两行,然后把上面的两行向下作轴对称图形,就成为这个图案。
(2)提问:你们会画这些图案吗?想一想该如何设计图案。
学生思考后回答:先画一个简单的图案,然后通过轴对称或平移就能得到复杂、美丽的图案。
教师小结: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一个图形可以通过两种或多种变换方式得到。复杂、美丽的图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得到。由此可见,轴对称和平移在图案设计中应用广泛。
2.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请你在……画下去”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图案的一部分继续设计图案。
提问: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关系?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
学生交流汇报: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完全一样,是通过平移得到的。
追问: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仔细观察后在方格纸上继续画下去。
学生讨论后汇报:向右平移了6格。
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继续提问:第二行的第一个图形应该怎样画?是由哪个图形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
学生讨论后汇报:第一个图形向下平移6格得到第二行的第一个图形。
追问:你能画出第二行后面的图形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同桌间互相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请你用……美丽的图案”的内容,引导学生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图案。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一”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一”第2题。
3.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一”第3题。
4.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一”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组织学生欣赏图案,使学生有亲切感,再组织讨论,就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讨论分析,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应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