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找因数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体会类比思想。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3.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根据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
难点:有序地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7页内容和第3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
2.学具准备: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创设游戏,尝试引入新课。
同学们做过拼图游戏吗?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拼图游戏。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板,以小组为单位,我们来个比赛,听好老师的要求: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结果给予肯定。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我们通过拼图来学习一个新知识——找因数。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用12个……同伴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拼长方形的方法。
小组分工合作,有动手操作的,有记录的,教师巡视指导。
画完后与同桌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可以拼成“1×12”“2×6”“3×4”三种长方形。
2.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你能找到……试一试”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找12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方法探究。
方法一 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找出12的全部因数。
想一想,哪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是12,列举出乘积是12的乘法算式。
12=1×12=2×6=3×4,因此12的因数有1,12,2,6,3,4。
方法二 利用除法算式找12的全部因数。
用12分别除以1,2,3,4,6,12找出12的因数。
12÷1=12,12÷2=6,12÷3=4,12÷4=3,12÷6=2,12÷12=1,因此12的因数有1,12,2,6,3,4。
3.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找出18的……与同伴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找18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提问:同学们通过刚才学的方法,能否找出18的全部因数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找出18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方法一 列乘法算式找出18的全部因数。
想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8。从自然数1开始找起,乘积是18的乘法算式有1×18=18,2×9=18,3×6=18。依据乘法算式得出18的全部因数有1,2,3,6,9,18。
方法二 列除法算式找出18的全部因数。
18÷1=18,18÷2=9,18÷3=6,18÷6=3,18÷9=2,18÷18=1,18的全部因数有1,2,3,6,9,18。
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2)列除法算式找。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导入环节中,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找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