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5.1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5.1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8 07: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分数再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分数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63页内容和第64页“练一练”的第2~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完成下列填空。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吗?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可以……说一说”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意义。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上面几个例子分别是把一张纸、4个三角形、12根骨头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都可以用表示。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根据已知的部分量找整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形状虽然不同,但都是由8个组成的,把这8个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都是。所以三种画法都可以。
提问:你们还有其他的画法吗?动手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汇报。
3.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看一看……同伴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引导学生拿出自己所有铅笔的数一数,与同桌比一比。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教师总结:铅笔总支数相同,所表示的支数相同;铅笔总支数不同,同样是,所表示的支数却不同。
小结:分数相同,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不同。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3题。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