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认识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2.知道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会解决关于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正确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92页内容和第93页“练一练”的第2~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
(1)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
)。
(2)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
提问: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生产、生活中,往往需要度量较大图形的面积,本节课我们要学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情境图和“认一认……有多大”的内容。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①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00000平方米,相当于40公顷。
②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
(2)引导学生了解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100=10000(平方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因此1公顷=10000平方米。
2.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边长是……有多大”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1公顷大小。
(1)400米跑道所围成的操场面积大约是1公顷。
(2)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m2,200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3.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想一想……有多大”的内容。
(1)引导学生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和公顷一样都是面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它们作单位,平方千米可用km2表示。
(2)引导学生理解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3)引导学生感知1平方千米有多大。
①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还要大。
②大约100个足球场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③大约20000间教室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4.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想一想……什么关系”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过的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我们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公顷是比较大的面积单位,1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一练”第3题。
3.完成教材第93页“练一练”第4题。
4.完成教材第93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从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出发,介绍公顷、平方千米的大小,不仅有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的作用,还能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面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活动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初步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