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爱琴文明,知道古代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雅典和斯巴达,掌握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的措施,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的学习状态中;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感悟历史的内在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从而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亚历山大东征影响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交往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
【教学难点】
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大河文明,即都源自大河流域,而西方的古代文明则是海洋文明。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逐渐衰落,实际上中国、印度和希腊成为三个相互独立的古代文化中心,对后世产生了长久和深远的影响。那么,希腊文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如何成为古代文化中心之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二、新课讲授
(一)希腊城邦
1.教师引导:观察教材第17页《古代希腊示意图》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并分析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影响: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教师讲解:这种地理环境为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的环境也孕育了希腊早期的文明,即爱琴文明。阅读教材第16页,了解爱琴文明的产生、发展与衰落。
学生回答: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16页,回答希腊城邦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突出特点?
学生回答: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4.教师提问:希腊城邦的居民主要由哪两个部分组成?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教师过渡:在众多的古代希腊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城邦。斯巴达是一个军事化的城邦,而雅典是一个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城邦。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教师讲解: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成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实行了哪些民主政治措施?
学生归纳: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二 著名古典学学者哈蒙德估计,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以前,雅典人口为400000,其中享有充分政治、经济和民事权利的公民不到40000人,外邦人约32000万人,奴隶约为200000人,其余的人为妇女和未成年人。
——摘编自阮炜《不自由的希腊民主》
教师提问:我们该如何评价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学生回答: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保障,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典范,并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它毕竟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它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教师过渡:公元前4世纪,雅典和斯巴达在长期的争霸中逐渐衰弱,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三)亚历山大帝国
1.教师讲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进攻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在地图上找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四至范围。
学生回答: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
——摘编自梁金豹《我的剑桥历史课笔记》
材料二 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历史学家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将从亚历山大起到埃及被罗马征服为止这一段时间(前323—前3年),称之为希腊化时代。
——摘编自彭光谦、梁月槐《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材料三 位于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的乾陀罗古国,曾长期受到希腊人统治,希腊艺术与当地文化交融,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这主要表现在佛像雕刻上,其特点是佛像面容似欧洲人,身披希腊式长衫,富有垂感,佛座一般不用莲花座。
教师提问:我们该怎样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
学生回答: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三、课堂总结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早期文明又称爱琴文明,曾辉煌一时,后来逐渐衰落。公元前8世纪,希腊兴起了众多的奴隶制城邦,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著名。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它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板书设计◇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