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了解《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知道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了解罗马奴隶制的状况和斯巴达克起义,了解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与衰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国衰落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概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过程和起义奴隶的英勇斗争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罗马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广大奴隶为社会经济繁荣所做的贡献以及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学习斯巴达克起义,使学生认识到奴隶起义具有正义性;通过学习《十二铜表法》,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罗马国家的演变过程,《十二铜表法》。
【教学难点】
对罗马帝国兴亡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意大利著名的卡彼托林博物馆中,有一尊青铜母狼的雕像,这座雕像是罗马城的象征。母狼身下的两个孩子是罗马城的建造者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传说他们是特洛伊王子的后裔所开创的阿尔巴王国的公主西尔维亚与战神马尔斯生下的孪生兄弟。王位篡夺者知道后杀死了他们的母亲,并把兄弟俩装进篮筐,扔进波涛翻滚的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岸上,一只母狼救了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兄弟俩。兄弟俩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合力杀死了篡位者。他们建造了新城,此城后被命名为“罗马”。那么,罗马城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帝国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二、新课讲授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1.教师提问:意大利半岛是古罗马的发祥地,阅读教材第21页内容,结合地理知识,说一说这一地区在地理环境方面有什么优势。
学生回答: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教师讲解: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从罗马建城到公元前509年,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王政时期”。这一时期,罗马总共有7个国王,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独断专行,实行苛政。罗马人民不堪其苦,发起暴动,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建立了一种新的政体——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学生回答: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教师讲解:罗马共和国早期,国家权力被贵族控制,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专政,广大平民毫无政治权利。因此,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斗争取得了哪些成果?
学生回答: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教师讲解:在内政建设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不断对外扩张。归纳罗马共和国的扩张过程。
学生回答: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通过布匿战争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教师补充:在罗马共和国的扩张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与北非强国迦太基发生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故称为“布匿战争”。阅读教材23页相关史事栏目的内容,了解布匿战争的过程。
5.教师讲解: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罗马奴隶没有人身权利,他们数量多,处境异常悲惨,地位低下,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罗马贵族还会把奴隶训练成角斗士,让他们互相决斗或与猛兽拼杀,以此取乐。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提出要求:阅读教材,收集斯巴达克起义的基本信息,完成下面表格。
名称
斯巴达克起义
领导人
(身份)
斯巴达克(角斗士奴隶)
时间
公元前73年
概况
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
结果
最终遭到血腥镇压
意义
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二)罗马帝国
1.教师讲述: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后,采用的一些措施触动了元老贵族的利益,被以布鲁图为首的共和派刺杀。
2.教师讲解:凯撒被杀后,内战又起。公元前31年,凯撒的养子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这是一个比“皇帝”更光荣的称呼,屋大维是没有“皇帝”称号的第一个罗马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教师引导:了解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见教材第24页《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教师总结: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教师提问: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2.教师讲解: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的危机。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奴隶处境日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而长期依赖奴隶劳动,也使公民成为寄生阶级。罗马的统治机构庞大,统治者穷奢极欲,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这些都加速了帝国的衰亡。
3.地图展示:
教师讲解: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欧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三、课堂总结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4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板书设计◇
罗马城邦和
罗马帝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