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酸碱盐集训(1)
一、选择题
1.
下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内容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阳离子
阴离子
…
NO3-
Cl-
…
…
…
…
Cu2+
…
★
溶
Ag+
…
溶
不
A、★处应填“不”
B、★处对应物质属于盐
C、★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
D、★处对应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铜
2.
(2020?绥化)同学们夏季郊游时,发现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都认为应该向稻田中施用的复合肥是(
)
A、NH4NO3
B、KNO3
C、Ca3(PO4)2
D、KCl
3.
(2020?成都)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解该症状,下列药剂不适宜的是(
)
A、氢氧化铝
B、氯化钠
C、碳酸镁
D、碳酸氢钠
4.
(2020?郴州)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
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5.
(2020?成都)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6.
(2020?雅安)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
B、Na2CO3
C、KNO3
D、FeCl3
7.
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
C、BaCl2溶液
D、AgNO3溶液
8.
(2020?包头)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9.
(2020?滨州)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0.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除去NaCl中混有少量Na2SO4: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除去CaCl2溶液中的混有的少量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
11.(2020?永州)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溶液
B、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b点表示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加方式是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12.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
pH>7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增多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
H+和OH-结合生成H2O
13.
除去下列溶液中的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NaOH
Na2CO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KNO3
K2SO4
滴入适量BaCl2
溶液、过滤
C
CaCl2
HCl
加入过量的CaCO3
、过滤
D
NaNO3
NaCl
滴入过量AgNO3
溶液、过滤
14.(2020?湘西)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铜丝
B、硝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15.(2020?武汉)小余取8.0g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为10.0g。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X逐滴滴入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置前后质量减少了1.1g。(不考虑滴加液体体积、气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生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试剂X可以是稀硫酸
②固体Y可以是生石灰
③滴加试剂X前锥形瓶内水的质量为0.9g
④若没有球形干燥管,测得氢氧化钠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水的质量会偏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6.(2020·嘉兴)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物质的鉴别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标为A和B。鉴别试剂有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某同学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发现A溶液不变色,由此可确定A是
溶液。他还可以选择上述试剂中的
进行鉴别。
17.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引发了同学们对锂及其化合物的关注。
资料1:金属锂是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为180
.54
℃,沸点1342℃,密度0.534克/厘米3,硬度较软;在室温下易发生氧化而表面变暗、能与水反应但较慢、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氮化锂(Li3N)。
资料2: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
氢氧化锂(LiOH)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
(1)金属锂单质不宜在空气中直接保存的原因有:__________。
(2)钴酸锂(LiCOO2)
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
(3)写出氢氧化锂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8.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判断,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C点溶液的pH值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洁厕灵中的盐酸与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混合产生氯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
①NaClO+HCl=
NaCl+HClO
或②NaClO+HCl=
Cl2+H2O+NaCl,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2个反应都有
NaCl
生成,小科认为可以通过往混合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检测是否生成了NaCl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老师认为这种方法不可以,理由是
。
(2)上述2个化学反应,氯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20.(2020?达州)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Na2CO3、H2SO4、BaCl2和NaOH四种无色溶液进行实验。
(1)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写出其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2)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无色滤液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则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1.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向一定量的AlCl3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发现产生的沉淀随NaOH溶液的继续加入逐渐溶解,沉淀质量随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己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其中NaAlO2易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AlO2中的阴离子为偏铝酸根AlO2-,则偏铝酸根的化合价为_____;
(2)当加入NaOH
溶液质量为m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
(3)若图中m2=3a
,则m3=
_______(用字母a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0·绍兴)做酸碱实验时,小敏将稀盐酸逐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发现一直无明显现象,突然想起忘记加无色酚酞试液,为探究反应的进程,过程如下:(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
②盐酸过量
③
【实验设计】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①错误。
步骤二:继续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猜想②正确
Ⅱ
重新取样,滴加足量Na2CO3溶液
猜想②正确
白色沉淀
猜想③正确
(1)对方案Ⅰ的结论进行评价:
。
(2)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
【表达交流】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
A、紫色石蕊试液
B、铜片
C、铁锈
23.(2020·杭州)一种制备氢氧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MgCl2和NaOH按恰好完全反应的比例加料。
(1)写出步骤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_______。
(3)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也能制得氢氧化镁的是________。
①盐酸
②氯化钙
③氨水
④硫酸镁
四、简答题
24.(2020·金华)面粉是制作美食的原材料。在发面团的过程中会生成酸而影响口味,为使食品更美味,可以加碱面处理。碱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Na2CO3),为测定某品牌碱面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金按照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利用碱面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来计算碱面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完成下列问题:
(1)为完成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图乙中的
装置(填字母);
(2)小金各取11.0克碱面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进行三次实验,三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见下表。合理选择表中数据并计算碱面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次数
碱面样品质量/克
稀盐酸质量/克
二氧化碳质量/克
1
11.0
50
1.1
2
11.0
200
4.4
3
11.0
250
4.4
(3)按照图甲实验装置测定的CO2气体质量,可能导致CO2质量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5.(2020·湖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B
C
B
A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C
B
二、填空题
16.氯化钠
稀盐酸
17.(1)金属锂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水等发生反应
(2)盐
(3)HCl+LiOH=LiCl+H2O
18.(1)盐酸
(2)氯化钠、硫酸钠
(3)大于
19.(1)盐酸也能和AgN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
(2)②
20.(1)4;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aSO4;H+、Na+、Cl﹣
21.(1)-1价
(2)NaCl、AlCl3
(3)4a
三、实验探究题
22.【建立猜想】③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设计】
(1)该实验结论错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氯化钡,无论盐酸是否过量,都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2)先出现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表达交流】AC
23.(1)
MgCl2+2NaOH=Mg(OH)2↓+2NaCl
(2)
280
(3)
NaCl
(4)
③
四、简答题
24.(1)B
(2)解:设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克
=
x=10.6克
Na2CO3%=×100%=96.4%
答:碱面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6.4%。
(3)生成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全部吸收(或装置中还残留有二氧化碳气体)
25.(1)Na2CO3+2HCl=2NaCl+CO2↑+H2O
(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9.3g+100g-107.1g=2.2g
设固体粉末中含碳酸钠质量为x,与碳酸钠反应消耗HCl质量为y,同时生成NaCl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117
44
x
y
z
2.2g
===
x=5.3g
y=3.65g
z=5.85g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100g×7.3%-3.65g=3.65g
设固体粉末中含氢氧化钠质量为a,与盐酸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b
HCl+NaOH=NaCl+H2O
36.5
40
58.5
3.65g
a
b
==
a=4g
b=5.85g
因为固体总质量为9.3克,等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质量和,所以固体中无氯化钠;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