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
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区分线段
直线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引导学生利用观察和实践活动,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通过观察,操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亲生经历线段
直线和射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关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空间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
直线和射线段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
难点:线段
直线和射线的特征及三者的关系。
教学准备:
绳子、激光笔、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小体验。(出示课件“环形图”)师:这个图形像什么?你说出的越多,证明你的想象力越丰富。(学生踊跃猜想)师:这节课老师希望你们大胆勇敢地发挥无尽的想象力,来学习今天的知识。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认识线段
①引入。我们之前学习过线段(出示课件),关于线段,老师有问题要问。第一个问题: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从哪一端到哪一端?(生回答)看老师拿的这条绳子,可不可以看作是线段?(生:可以)从哪一端到哪一端?(学生手比划)第二个问题:这两端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看作什么?(生:端点)现在有几个端点?(生:两个)指一指。端点限制了长度
②画线段、特点。学生在纸上画一条线段并板演,师:用到了什么工具?(生:尺子)为什么?(生:因为它是直的)(出示课件)回忆线段特点。(板书线段特点)
③表示。在数学上为了更方便表述,可以用端点的字母表示线段。例如“线段AB”(课件)表示线段从A开始到B结束。师:还可以怎么说呢?(生:线段BA,表示从B开始到A结束)你们还能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线段吗?(线段BC、线段CD......)
认识射线。
①引入。师:这个手电可不可以近似看成是一条线段?(生:可以)从哪到哪是一条线段?(生答)
师:现在我要把这条线段变!(手电筒射出光线)现在这条线是从哪到哪?(生:从手电筒的光源到墙上)也就是(出示课件)从光源射出一道光线遇到障碍物,墙上的亮点与光源之间的管线可以近似看成什么?为什么?(生:可以近似看成线段)。想想一下,如果前方没有阻挡呢?(课件障碍物消失)这条线会怎么样?(生回答)教师让光线从窗外射出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射到了哪?(生:光线将由发出光源的一段笔直地延伸出教室,然后延伸出校园,延伸出美丽的乌达区、乌海市、延伸出中国乃至地球。)
②特点。师:你能用语言描述这束光的特点吗?(生:只有一个端点,没有尽头,不能度量长度)
小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笔直地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叫做“射线”(板书射线及特点)
③画射线。
④表示。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如射线AB。表示:从A点出发,经过B点,一直一直延伸下去。
疑问:可不可以叫“射线BA”呢?(学生思考回答)
⑤生活举例。(太阳光、汽车灯光、探照灯光......)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射线。
认识直线。
①师:下面李老师来考验一下同学们的想象力。刚才说光线从一端射出去,如果两端同时打开,两端同时射出光线,想象看,这会是一条什么样的线?(生: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板书)
②画直线。师:你能画出一条直线吗?(学生板演)思考:变换位置,是否还是直线?(与方向无关)
师小结:直线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我们在画直线时不可能画出无限长,所以,只能画出它的一部分。
③表示。直线AB或直线BA或直线l
合作探究,区别联系。
看小组合作要求。
先独立思考,自己想一想。
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学习单上。
学生汇报。记忆1分钟——闭眼想象
思考探究,发现规律
抢答游戏
这是一条直线,如果在直线上任取两点,你还能找到哪些线?各几条?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发现组内说一说。线段所在的位置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回答)师:射线怎么找?有什么规律吗?(生回答)3个点呢?4个点呢?
(课件演示)结论:射线和线段都是所在直线的一部分
比赛。(学习单第2题)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学生动手比赛、体验、得出结论。
(课件出示)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猜想。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生猜想:无数条。动手验证)完成学习单第3题。得出结论。
同时经过两点A、B,能画直线吗?多少条?
学生猜想、回答、验证、结论。
板书设计:
线段、射线和直线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四年级上册16-17页)
主备人/学校
于春兰/农安镇三宝中心小学
教材
简析
及
学情
分析
《线的认识》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的起始课,这一课是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以及直角、锐角、钝角的基础上,学习对线的认识。本次学习,学生将系统地认识数学世界里的线段、射线与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线段、射线和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认一认,说一说”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与直线,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线段、射线和直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进一步认识线段的基本性质与两点间的距离。最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本课在教学设计时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中探究知识,使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发展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运动的特征、以及图形的测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奠定知识基础。
学习
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抽象能力。
2、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操作活动,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发展空间观念。
3、在从实物原型抽象出“线”的活动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补改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
难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
资源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出示三幅情境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三幅图片,“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线)
2、依次观察三幅图
问:这些“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使学生对于抽象的“线段”的认识建立在具体的生活模型基础上,有助于学生认识图形特征,形成表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
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
(1)课件演示从斜拉桥上的牵拉绳抽象出线段
(2)观察特征
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想知道线段有多长,你有办法吗?(直,可测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演线段的画法和字母表示方法。注意:字母写在线段的两端,读作:线段AB(或BA)
(3)学生举例
提问:在我们的教室里,哪些事物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段?指一指。(注意要指出线段的2个端点)
2.认识射线。
(1)课件演示:将线段向右边延长
。
提问: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一个端点)结合第二幅图,教师介绍像这样的激光射线、汽车大灯射出的光线,手电筒射出的光线我们都可以近似地看成线射线。
(2)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①请你从A点出发画一条射线。
②将这条射线延长,延长,再延长。
③引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再大的纸也画不下这条射线,体会射线是无限长的,不能够测量)
④
介绍射线的表示方法。如射线AB。
【设计意图】从线段到射线的变化,学生自然地感受到两种图形的不同,激发了学生认识“射线”的兴趣。
画射线的活动,又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射线是无限长的,不可测量”的图形性质。
3.认识直线。
(1)观察第三幅情境图
①谈话:远看大海与蓝天好像相连成一条线,大海无边无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沿着两个方向想一想,这条线好像无限延伸下去了……
②课件演示:一条直线两端不停延长,最后出现天体运行的情景,动画演示一条直线穿越地球,向太空,向宇宙延长,消失在茫茫宇宙中。
提问: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回答后,介绍直线的表示方法。读作直线AB(或BA)
4.观察黑板上的图形,讨论交流: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出示讨论要求:①先独立思考
②再和小组成员说一说,并完成表格
名称线段射线直线形状是否可测量有几个端点关系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认识直线,延续了前面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线段”的认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观察描述、特点归纳,逐步完成对图形的认知建构。此外,三种图形认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体验,有助于学生在进行图形比较时的归纳提炼,有助于学生感悟不同图形的特点,认识图形的性质。
(二)线段的基本性质
一天,小老虎应邀去参加狐狸的生日宴会,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4条路,(有曲折的路和直路)小老虎为了赶时间挑了一条最短的路,你知道是那条吗?用笔描一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归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教师讲解: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
)
(2)无始无终(
)
(3)有始无终(
)
2、说一说
师:我们先来看看书中17页的第2题,先独立尝试找一找图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再和同桌说一说。
3、画一画,说一说
(1)过点A画一条直线,如果这条直线是一张被钉在木板上的硬纸条,它可以转动吗?过这一点还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
(2)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如果它是一张硬纸板,还可以转动吗?
小结: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4、判断
同时出示四道判断题,指生回答。
(1)一条直线长4厘米。
(
)
(2)直线比射线长。
(
)
(3)汽车灯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
)
(4)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是最短的。
(
)
5、比一比
(1)出示书中17页第4题第一组图形。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游戏抢答,
图中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2)第二组,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3)测量验证。
6、独立完成17页第5题和第6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了……)
2、它们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
3、还有问题吗?
4、实践作业:动手做一做练习第3题,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得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内化,总结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A
B
.
.
A
B
A
B
线段AB(或BA)
射线AB
直线A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射线,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励学生向上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掌握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它们直接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
有只小虫子遇到了困难,它要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寻找食物,有五条路可走,哪条最短呢,你能帮帮它吗?(课件出示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新课
1.认识线段。
看大屏幕上的线段,让学生说说从线段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学和线段有关的知识,掌握线段的特征,认识端点及线段的表示方法。(线段AB)
说说在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线段。(屏幕演示)
2.认识直线。
出示一条线段AB,沿着端点A和端点B分别向左右无限延长,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就是直线。引导学生观察这条直线,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师生共同交流直线的特征,表示方法(直线AB或直线l)
说生活中的直线。
3.认识射线。
继续看一条线段AB,A点固定不变,B点向右无限延长,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个图形就是射线。说说你看到射线,你发现了什么?交流汇报。
交流射线特征。
说说生活中哪里发现射线?(希沃课件展示)
4.小练习。(希沃白板5课件出示)
学生到课件前连续加深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5.出示表格,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屏幕上的学习提示,完成表格。
学生在组内交流这三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利用希沃助手把学生交流的成果展示在大屏幕上,大家共享。
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练习
1.利用希沃白板5课件中的课堂活动功能来选词填空。(见课件)
2.利用课堂活动的趣味分类来练习。
3.画一画,说一说,通过一点可以
画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直线呢?通过两个点可以确定画多少条直线呢?
4.让学生用学过的关于线段、直线和射线来画一副画,巩固知识。
四、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
线段、直线和射线
线段:两个端点
线段AB
直线:没有端点
直线AB
直线l
射线:一个端点
射线AB
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反思
这部分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知识,它是在学生已认识了线段,并了解了线段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射线、直线的引入都是从线段引出的。通过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知道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是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知道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为在实际操作中逐步体会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关系。明确“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等知识。
直线、线段、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是学生第一次同时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多次希沃白板5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的感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主要从地球到月球的这束光这一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再解决将线段两端无限延伸引出直线。利用观察、举例、合作探讨等手段,从而体会这三种图形的特征,逐步使学生理解三者的区别及联系。最后通过练习,游戏及猜谜语既巩固了所学新知,又将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这一知识得以渗透。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整个教学的设计意图,同时在活动中也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当然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我在这节课的设计和准备上如何将希沃白板5课件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如何将希沃白板5课件的呈现为教学内容服务,如何演示希沃白板5课件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新知虽然做了大量的努力,但还是不够周全和完美,还存在一定漏洞,使用播放时出现干扰故障,不能得到及时排出与处理,说明自己在课前没有熟悉设备,这是今后一定要主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