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杠杆极限挑战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钓鱼竿B.开瓶器 C.天平 D.钢丝钳
2.下列图示中,所画F1的力臂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1所示,长1m、粗细_?????????è?¨??°???_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个“拉力一位移”传感器始终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x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金属杆重为( )2·1·c·n·j·y
A.16N B.18N C.22N D.24N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互成直_è§????è??è?¨??????_ABC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杠杆ABC可绕A点自由转动,已知AB=40cm,BC=30cm,在AB的中点挂重为200牛顿的重物G,为使此杠杆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至少应为多少牛顿?( )21*cnjy*com
A.200牛顿 B.133牛顿 C.100牛顿 D.80牛顿
5.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_?????¤??§?????????_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左侧两个钩码,右侧一个钩码同时分别浸没在两个烧杯内的水中,则杠杆(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如图搬运泥_?????????è??è???±?_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运泥土时加在A点的力F为240N时,独轮车刚好被提起,则车箱和泥土的总重为 N。
7.如图所示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_???é??è?????????·?_侧B点挂的钩码规格是每个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罝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结果请保留一位小数)。
8.一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3:2.当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600N,则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 为 N。
三.作图题(共1小题)
9.物体M在杠杆AOBC作用下如图位置静止,
(1)请作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试在A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F2(O为支点)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0.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研究了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之后对杠杆究竟在什么条件下才平衡展开探究。请你随同学们一同进行实验探究。
(1)图(a)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图(b)(c)(d)是同学们的操作及现象,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2)为便于描述力对杠杆_????????¨?????????_物理学中引入了“力臂”的概念。因为力臂同时包含了力的 两个要素。因此同学们利用图e所示的装置及材料(钩码0.5N/个,杠杆分度4cm/格)设计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步骤如下。www-2-1-cnjy-com
a.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
b.在杠杆支点两侧分别悬挂不同数_é?????é????????è°?_节其位置, ,记录动力、阻力(大小分别等于两侧所悬挂 钩码的重力)及动力臂、阻力臂等数据于表格中;www.21-cn-jy.com
c.改变钩码数量重复步骤b,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24 1.0 12
2 1.5 16 1.0 24
3 1.0 8 2.0 4
①将实验步骤中的划线部分补充完整;②请你分析并处理表中实验数据,归纳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1.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_???????????????é??_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点处,在B点施加力F1=30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撤去F1,在B点施加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Pa.(OB=3OA,g取10N/kg)(1)画出F2的力臂。(2)求合金块的质量。(3)求F2的大小。
12.如图所示装置中,轻质杠杆_?????????O??????_块A、B通过轻质细线悬于Q点,当柱形薄壁容器中没有液体时,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往容器中加入质量为m1的水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块C应悬于F点。A.B为均匀实心正方体,A.B的边长均为a。连接A,B的细线长为b,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也为b,柱形容器底面积为S.已知:a=b=2cm,S=16cm2,O、Q 两点间的距离为LOQ=4cm;三个物块的重为GA=0.016N.GB=0.128N,GC=0.04N,m1=44g;ρ水=1.0×103kg/m3,g=10N/kg。杠杆重力对平衡的影响忽略不计,细线重力忽略不计,物块不吸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O、E两点间的距离LOE=?
(2)E、F两点间的距离LEF=?
(3)如果剪断物块A上方的细线,往容器中加水,直到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2=120g,则物块处于平衡位置后,水对物块B上表面的压力Fb=?
杠杆极限挑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钓鱼竿 B.开瓶器
C.天平 D.钢丝钳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www-2-1-cnjy-com
【解答】
A、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图片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_?????????????±????_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2.下列图示中,所画F1的力臂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画力臂的方法_???????????°??????_支点O),找到线(力的作用线﹣﹣力所在的直线),由点向线作垂线即可。我们还可以用口诀来记:一找点(支点),二作线(力的作用线),点向线作垂线。据此对照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1·世纪*教育网
【解答】力臂是指从_????????°?????????_用线的距离,分析各图可知,A、B、C图中都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只有D图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故ABC错误,D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力臂的画法,关键是掌握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如图1所示,长1m、粗细_?????????è?¨??°???_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个“拉力一位移”传感器始终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x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金属杆重为( )
A.16N B.18N C.22N D.24N
【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回答;
(2)已知金属杆长度,且质地均匀,其中心在中点上,将图示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图赋一数值,代入杠杆平衡条件求出金属杆重力。21教育网
【解答】(1)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公式是:F1L1=F2L2;
(2)金属杆重心在中心上,阻力臂为L2=0.5m;取图象上的一点F=20N,L1=0.4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L1=GL2
∴20N×0.4m=G×0.5m
解得:G=16N
故选:A。
【点评】学会看图_è±????????????????_基本要求,象速度﹣时间图象、路程﹣时间图象等,要先看纵坐标轴、横坐标轴各表示什么,再顺着图象看懂表示的物理过程。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互_??????è§????è??è?¨_杠杆ABC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杠杆ABC可绕A点自由转动,已知AB=40cm,BC=30cm,在AB的中点挂重为200牛顿的重物G,为使此杠杆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至少应为多少牛顿?( )
A.200牛顿 B.133牛顿 C.100牛顿 D.80牛顿
【分析】如图所示,设在C点需_???????°??????????_F,并使F的方向垂直于AC,此时力臂最长,用力最少,首先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然后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F?AC=G?AD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如图所示,设在A点需加最小的力为F,并使F的方向垂直于AC,
由AC===50cm,
D为AB的中点,则AD=AB=×40cm=20c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C=G?AD,
得F===80N。
故选:D。
【点评】此题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物理知识比较熟练,也要求数学知识比较熟练,这样才能比较好的解决问题。
5.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_??????????????¤??§_,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左侧两个钩码,右侧一个钩码同时分别浸没在两个烧杯内的水中,则杠杆(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2)同时要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ρ液gV排.由此得出两侧钩码浸没在水中后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根据乘积的大小,判断杠杆的状态。
【解答】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恰好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体积为V,杠杆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
如果将左侧两个钩码,右侧一个钩_??????????????????_没在两个烧杯内的水中,则左侧钩码排开水的体积是右侧钩码排开水的体积的2倍,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左侧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右侧钩码受到浮力的2倍,则有:
左端减少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为:2ρ水Vg×2L,
右端减少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为:ρ水Vg×4L,
故左端减少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等于右端减少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因此杠杆仍然平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杠杆是否平_è??????°±??????è??_F1L1与F2L2的值的大小,若F1L1=F2L2,杠杆平衡;若F1L1≠F2L2,杠杆就不平衡。2-1-c-n-j-y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如图搬运泥土的独轮车属于_??????????????????_(选填“省力”或“费力”).运泥土时加在A点的力F为240N时,独轮车刚好被提起,则车箱和泥土的总重为 1200 N。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力臂最长力最小。然后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算出重力G的大小。
【解答】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由图可知动力作用在A点时,最长力臂是L1=2m+0.5m=2.5m,L2=0.5m.所以,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L1=G×L2,
则G===1200N。
故答案为:省力;1200。
【点评】此题考查的_????????????????±?_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第二个空只要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解答。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
7.如图所示是研究杠杆_???è??????????????_验装置,左侧B点挂的钩码规格是每个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罝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5.0 N(结果请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首先利用几何知识求得F2的力臂,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计算出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设杠杆上的一个格为L,则左边L1=5L,OA=5L,
如图:已知∠OAC=45°,则△OC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OC=OA,由勾股定理可得OC=L,OC即为L2,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
F2==≈5.0N。
故答案为:5.0。
【点评】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运用此条件进行杠杆平衡的计算。
8.一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3:2.当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600N,则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为 900 N。
【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将已知条件代入变形公式即可。
【解答】由F1L1=F2L2得:
F2=×F1=×600N=900N。
故答案为:900。
【点评】此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力与力臂的对应。
三.作图题(共1小题)
9.物体M在杠杆AOBC作用下如图位置静止,
(1)请作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试在A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F2(O为支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知识点:
(1)对力臂概念的理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对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的理解与运用: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解答】(1)由杠杆平_è???????????F1_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长时,用力最小。连接OC即为最长动力臂,在做OC的垂线即为最小力F1;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21·cn·jy·com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_2L2????????¨_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图可知当力的方向跟杠杆OA垂直向上时动力臂最长,如图所示:2-1-c-n-j-y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2·1·c·n·j·y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0.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研_????????±?????????_平衡的因素,之后对杠杆究竟在什么条件下才平衡展开探究。请你随同学们一同进行实验探究。21*cnjy*com
(1)图(a)是处于平_è?????????????????_。图(b)(c)(d)是同学们的操作及现象,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作用在杠杆两边上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杠杆的平衡 。
(2)为便于描述力_?????????????????¨_效果,物理学中引入了“力臂”的概念。因为力臂同时包含了力的 方向和作用点 两个要素。因此同学们利用图e所示的装置及材料(钩码0.5N/个,杠杆分度4cm/格)设计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步骤如下。
a. 在未悬挂钩码前,向右端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
b.在杠杆支点两_??§???????????????_同数量的钩码并调节其位置,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记录动力、阻力(大小分别等于两侧所悬挂 钩码的重力)及动力臂、阻力臂等数据于表格中;
c.改变钩码数量重复步骤b,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24 1.0 12
2 1.5 16 1.0 24
3 1.0 8 2.0 4
①将实验步骤中的划线部分补充完整;
②请你分析并处理表中实验数据,归纳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分析】(1)由图a、b、c、d可知,改变杠杆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杠杆平衡;
(2)“力臂”包含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对于杠杆平衡的实验,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利用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结论。21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1)观_??????a???b???_c、d可知,作用在杠杆两边上力(或阻力及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改变,都能够影响杠杆的平衡;【来源:21cnj*y.co*m】21*cnjy*com
(2)力臂从力的三要素方面来说,给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①a.(在未悬挂钩码前)向右端调节杠杆两边的平衡螺母
b.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②第1次实验中,F1L1=0.5N×24cm=12N?cm=F2L2=1.0N×12cm=12N?cm【版权所有:21教育】
同理:第2次实验中,F1L1=F2L2=24N?cm,第3次实验中,F1L1=F2L2=8Ncm
(分析上述数据发现,每次杠杆平衡时,F1与F2可以不等,L1与L2也可以不等,但F1L1=F2L2)
由此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故答案为:(1)作用在杠杆两边上_??????????¤§?°????_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杠杆的平衡;(2)方向和作用点;a、在未悬挂钩码前,向右端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b、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版权所有:21教育】
c、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杠杆的平衡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探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基础题目。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1.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_m???????????????_金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点处,在B点施加力F1=30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撤去F1,在B点施加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Pa.(OB=3OA,g取10N/kg)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画出F2的力臂。
(2)求合金块的质量。
(3)求F2的大小。
【分析】(1)力臂_???????????????é??_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21*cnjy*com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求出A点对杠杆的拉力,即为合金块的重力,再利用G=mg求解质量;
(3)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杠杆OB长度的一半);
分析物体合金块所受的力,画出示意图,合金块受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及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在这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根据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可求出其对地面的压力,则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从而根据示意图列出各力之间的关系,代入数据便可求出拉力的大小;
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将已知数据代入,便可求出F2的大小。
【解答】(1)延长力F2的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段OC,即为其力臂L2,如图所示:
(2)在B点施加力F1=30N时_???????????¨?°????_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对合金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时合金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G?OA=F1OB,即G?OA=30N?3OA,
解得G=90N,
合金块的质量m===9kg;
(3)从图中可以看出,OBC为直角三角形,而直角三角形30°角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故拉力F2的力臂为L2=OB,【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撤去F1,在B点施加F2时,合金_????????°é????????_强为1.2×103Pa,对合金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时合金块受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及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如图所示:【出处:21教育名师】
FN=pS=1.2×103Pa×0.1m×0.1m=12N
FA+FN=G
FA=G﹣FN=90N﹣12N=78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2L2=FAOA,即F2?OB=78N?OB,
解得F2=52N。
答:(1)见解答图。
(2)合金块的质量为9kg。
(3)F2的大小为52N。
【点评】此题考_??????????????????_受力分析、力臂的画法、力的合成,同时考查了有关压强公式的应用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难题。
12.如图所示装置中,轻质杠杆支_??????O?????????_A、B通过轻质细线悬于Q点,当柱形薄壁容器中没有液体时,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往容器中加入质量为m1的水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块C应悬于F点。A.B为均匀实心正方体,A.B的边长均为a。连接A,B的细线长为b,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也为b,柱形容器底面积为S.已知:a=b=2cm,S=16cm2,O、Q 两点间的距离为LOQ=4cm;三个物块的重为GA=0.016N.GB=0.128N,GC=0.04N,m1=44g;ρ水=1.0×103kg/m3,g=10N/kg。杠杆重力对平衡的影响忽略不计,细线重力忽略不计,物块不吸水。
(1)O、E两点间的距离LOE=?
(2)E、F两点间的距离LEF=?
(3)如果剪断物块A上方的细线,往容器中加水,直到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2=120g,则物块处于平衡位置后,水对物块B上表面的压力Fb=?
【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可求出力臂LOE;
(2)根据加入的水的体_?§????B?????????_面的空余体积的大小关系,求出B物体进入水的深度,继而求出B物体受到的浮力,根据受力平衡求出对杠杆的作用力,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动力臂OF的长度,与OE的长度相比较即可求出EF;
(3)首先根据物体的浮沉条_?????¤????????????_A、B最后所处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求出物体A浸没的深度hA,即可根据图示求出物块B上表面所处的深度,最后利用p=ρgh和F=pS求出压力Fb。
【解答】(1)当柱形薄壁容器_??????????????????_,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图知,O为支点,Q为阻力作用点,F2=GA+GB=0.016N+0.128N=0.144N,QO为阻力臂,动力F1=GC=0.04N,OE为动力臂;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2LQO=F1LOE,
所以,LOE===14.4cm;
(2)当往容器中加入质量为m1的水时,由ρ=可知加入的水的体积为:V水===44cm3,
由于B物体下面的空余体积为V空余=Sb=16cm2×2cm=32cm3,
A、B物体的底面积SA=SB=(2cm)2=4cm2=4×10﹣4m2,
则B物体进入水的深度为hB===1cm;
则B物体受到的浮力FB浮=ρ水gVB排=ρ水gSBhB=1×103kg/m3×10N/kg×4×10﹣4m2×0.01m=0.04N;
所以此时对杠杆的拉力为F2′=GA+GB﹣FB浮=0.016N+0.128N﹣0.04N=0.104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2′LQO=F1LOF,
所以LOF===10.4cm;
则LEF=LOE﹣LOF=14.4cm﹣10.4cm=4cm。
(3)剪断物块A上方的细线_???????????¨??????_水,直到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2=120g时,假设AB物体都浸没,则F浮A=F浮B=ρ水gVB=1×103kg/m3×10N/kg×(0.02m)3=0.08N,21cnjy.com
则F浮A+F浮B=0.08N+0.08N=0.16N>GA+GB=0.144N;
所以A、B物体是整_???????¤??????????_状态,由于F浮B=0.08N<GA+GB=0.144N,所以最后的状态是A部分体积漏出水面,且A、B处于漂浮;【来源:21cnj*y.co*m】
则F浮总=GA+GB=0.016N+0.128N=0.144N,
由F浮=ρ水gV排可得:V排总===1.44×10﹣5m3,
所以,VA浸=V排总﹣VB=1.44×10﹣5m3﹣(0.02m)3=6.4×10﹣6m3,
则物体A浸入水的深度hA===0.016m=1.6cm,
由图可知此时物块B上表面所处的深度h′=hA+b=1.6cm+2cm=3.6cm=0.036m,
p′═ρ水gh′=1×103kg/m3×10N/kg×0.036m=360Pa,
F′=p′SB=360Pa×4×10﹣4m2=0.144N。
答:(1)O、E两点间的距离LOE=14.4cm;
(2)E、F两点间的距离LEf=4cm;
(3)物块处于平衡位置后,水对物块B上表面的压力Fb=0.144N。
【点评】本题考查_é??????±???·??????_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能够确定力和力臂的大小,难点是判断出物体B浸没的深度,其中的最长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最长。21·cn·jy·com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21世纪教育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7/26 21:10:21;用户:蒙老师;邮箱:sxxjy100@xyh.com;学号:2307115121·世纪*教育网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