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滑轮极限挑战(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滑轮极限挑战(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9 09: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滑轮极限挑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关于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盖周围的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用起子开啤酒瓶盖,是为了省距离
C.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为了增大压力
D.学校里升旗杆的顶端所安装的滑轮是定滑轮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省力的是(  )
A.B. C. D.
3.如图所示装置,绳子的一_?????????????°§?§¤_接地,绳子的另一端挂着物体G.当用力F匀速提起滑轮(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及摩擦不计),弹簧秤示数为10牛,则物体重力G与力F的大小应为(  )21教育网
A.G=10牛,F=10牛 B.G=10牛,F=20牛
C.G=5牛,F=5牛 D.G=20牛,F=10牛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_???è??????????????_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m,每个滑轮重均为1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有关绳端移动距离s、绳端拉力F、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的大小正确的是(  )
A.s=3m,F=2N,F′=7N B.s=3m,F=1.7N,F′=5N
C.s=2m,F=3N,F′=10N D.s=2m,F=2.5N.F′=7.5N
二.填空题(共4小题)
5.如图所示,_????????¨?°???????_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移动1.5m.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0N,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拉力的功率是   W。www.21-cn-jy.com
6.学校升旗仪式上,当_??????????????????_下拉绳子时,国旗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   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   ,它   (填“能”或“不能”)省功。2·1·c·n·j·y
7.如图所示,物_???A???20c_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水平拉力F=   N,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8.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 ____???kg_.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1   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计算题(共4小题)
9.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10s内将重45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所用拉力为250N;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应为多大?
10.小康站在水平地面上要提起重12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500N。
(1)他最好选择图中哪个滑轮组?(2)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绕绳方法。
(3)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4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所用动滑轮的质量是多少?
1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_é????????500_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F为300N,物体在5s时间内被提升了2m,(不计摩擦和绳重).在此过程中,求:【出处:21教育名师】
(1)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2)拉力F所做的功的功率。
12.如图是_?????????è?????é??_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的底面积为5×10﹣2m2,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0为2×104Pa.B、C都是定滑轮,D是动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3:5.小成受到的重力为5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A1,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1为8×103 Pa.小成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A2,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2为6×103Pa.已知F1:F2=18:17,杠杆EH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版权所有:21教育】
(1)配重A受到的重力GA;
(2)拉力T1;
(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3.(1)画出图1中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所受重力及支持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的力臂L。
(3)如图3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B,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4)如图4所示的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最小力的示意图。21*cnjy*com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健身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臂的肌肉。使用时,当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使总重为G的物体匀速上升,若每个滑轮重,则FB=   ;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仍使该重物匀速上升,则FA=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1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从H=1_5?±??·±????°????_匀速提起底面积为0.02m2、高2米的实心圆柱体。该物体的物质密度是2.5×103千克/米3.如果动滑轮挂钩用钢丝绳与物体相连,绕在滑轮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1为400牛。若不计摩擦、绳和动滑轮重,g取10牛/千克。求:当物体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过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设绳子被拉断时,物体浸在水中的高度为h′)
滑轮极限挑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关于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盖周围的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用起子开啤酒瓶盖,是为了省距离
C.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为了增大压力 D.学校里升旗杆的顶端所安装的滑轮是定滑轮
【分析】根据定滑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杠杆的原理、压强的知识分析。
【解答】A、矿泉水瓶盖周围的凹凸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用瓶盖起子开啤酒瓶盖,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B错误。
C、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学校里升旗杆的顶端所安装的滑轮是定滑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增_?¤§???????????????_、杠杆的分类、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增大压强的方法,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分析】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解答】A中定滑轮不省力,F1=G;B中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2=G;
C相当于两个定滑轮,所以F3=G;D中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4=G.所以F4最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定滑轮、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3.如图所示装置,绳子的一端_??????????°§?§¤???_地,绳子的另一端挂着物体G.当用力F匀速提起滑轮(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及摩擦不计),弹簧秤示数为10牛,则物体重力G与力F的大小应为(  )
A.G=10牛,F=10牛 B.G=10牛,F=20牛
C.G=5牛,F=5牛 D.G=20牛,F=10牛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动滑轮的工作特点,以及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
【解答】本题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式,物体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即G=10N;
滑轮和绳重的重力及摩擦不计,则力F=2G=20N。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_???è??????????????_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m,每个滑轮重均为1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有关绳端移动距离s、绳端拉力F、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的大小正确的是(  )
A.s=3m,F=2N,F′=7N B.s=3m,F=1.7N,F′=5N
C.s=2m,F=3N,F′=10N D.s=2m,F=2.5N.F′=7.5N
【分析】自由端绳子移动的距离:s=n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动);设作用在定滑轮的绳子为n′,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a=n′F+G定。21cnjy.com
【解答】该滑轮组有2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故绳端移动距离s=2h=2×1m=2m;
绳端拉力F===3N;
滑轮组处于平衡状态,故其受到的向上的拉力F′和向下的力相等,
分析可知,滑轮组受到向下的力大小F向下=G物+G滑轮+F=5N+1N×2+3N=10N,故F′的大小为10N。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拉力的计算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的计算,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确定绳子段数n等于几,注意研究动滑轮和定滑轮时,n的值不同。21·cn·jy·com
二.填空题(共4小题)
5.如图所示,_????????¨?°???????_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移动1.5m.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0N,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拉力的功率是 9 W。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移动的速度,使用的是动滑轮,则拉力移动的速度为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据此求出拉力移动的速度;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_??¨???è???????????_的拉力等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N,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忽略不计,根据动滑轮的省力特点计算出拉力F的大小,再根据P=Fv求拉力的功率。
【解答】物体移动的速度:
v物===0.3m/s,
拉力移动的速度:
v=2v物=2×0.3m/s=0.6m/s,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F拉=f=30N,
∵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忽略不计,
∴水平拉力:
F=F拉=×30N=15N,
拉力的功率:
P=Fv=15N×0.6m/s=9W。
故答案为:9。
【点评】正确得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是本题的突破口也是关键。计算拉力F做功的功率时,要注意公式变形。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类填空题。
6.学校升旗仪式_??????????????????_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 定 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 力的方向 ,它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省功。
【分析】(1)定滑轮是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解答】升国旗时,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就会徐徐上升,则需要能改变拉力方向的滑轮,所以旗杆顶部安装的滑轮是定滑轮;2-1-c-n-j-y
使用它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也不能省功;
故答案为:定;力的方向;不能。
【点评】此题考查定滑轮的特点和功的原理,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7.如图所示,物体A以20cm_/s???é????????_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水平拉力F= 3 N,拉力的功率为 1.2 w.(滑轮、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分析】(1)根据拉力F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可求出拉力大小;
(2)因为动滑轮_??????????????????_要多移动一半的距离,所以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是物体A运动速度的2倍。由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和拉力大小,根据P=Fv可求出拉力所做功的功率。
【解答】(1)因为拉力F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所以F=3N;
(2)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要多移动一半的距离,所以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是物体A运动速度的2倍。
所以,v绳=2vA=2×20cm/s=40cm/s=0.4m/s,
拉力的功率为:P=Fv=3N×0.4m/s=1.2W。
故答案为:3;1.2。
【点评】本题涉及到_????????????è?????_和滑轮组的有关内容,属于基本内容。解题时要注意滑轮组中绳子上的力与滑轮上力的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
8.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_???50???kg_.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1 大于 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1)根据生活经验估测人的质量;
(2)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如果有n段绳子承担着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G,则绳子自由端所用力的大小等于G的。
【解答】(1)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2)图甲有两段绳子承担总重G,所以拉力F1=G,图乙有三段绳子承担总重G,所以拉力F2=G;
即图甲中人的拉力F1大于图乙中人的拉力F2;
故答案为:50,大于。
【点评】此题注意考查对人的质量的估测,对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掌握情况,都属于基础知识。
三.计算题(共4小题)
9.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10s内将重45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所用拉力为250N;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应为多大?
【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v=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根据F=(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F=(G+G动)求出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时拉力的大小。
【解答】(1)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2×2m=4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0.4m/s;
(2)不计绳重和摩擦力,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2×250N﹣450N=50N,
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时拉力的大小:
F′=(G′+G动)=×(900N+50N)=475N。
答:(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拉力应为475N。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速度和拉力的计算,利用好“s=nh”和“F=(G+G动)”是关键。
10.小康站在水平地面上要提起重12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500N。
(1)他最好选择图中哪个滑轮组?
(2)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绕绳方法。
(3)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4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所用动滑轮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1)根据省力公式F=求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从而确定动滑轮的个数;
(2)根据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选择合适的即可。
(3)根据F=(G+G动)得,G动=nF﹣G可求得,再利用G=mg可求得其质量。
【解答】
(1)根据滑轮组省力公式F=可得,a、c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3,滑轮组至少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3个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分别如下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知,拉力方向需向下,从上图可以看出,只能采用c图所示的滑轮组。
(2)绕线方法如图所示。
(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G+G动),
所以动滑轮的重:G动=nF﹣G=3×450N﹣1200N=150N。
由G=mg可得,动滑轮的质量:m===15kg。
故答案为:(1)c;(2)见上图;(3)所用动滑轮的质量是15kg。
【点评】有关滑轮组的绕线问题,或是根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或是根据绳端的拉力方向,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使用滑轮提升物体时,不仅要克服物体的重力,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以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G动)。
1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_???è????????é?????_升500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F为300N,物体在5s时间内被提升了2m,(不计摩擦和绳重).在此过程中,求:
(1)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
(2)拉力F所做的功的功率。
【分析】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s=2h,
(1)不计绳重和摩擦,知道拉力和物重的大小,利用F=(G轮+G物)求动滑轮的重。
(2)利用s=2h求出拉力移动的距离,又知道拉力,利用W=Fs求拉力做功;知道所用时间,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解答】
(1)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
F=(G轮+G物),即:
300N=(G轮+500N),
解得动滑轮的重:
G轮=100N。
(2)拉力移动的距离:
s=2h=2×2m=4m,
拉力做功:
W=Fs=300N×4m=1200J,
拉力做功功率:
P===240W。
答:(1)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为100N;
(2)拉力F所做的功的功率为240W。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功、功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和物重的关系[F=(G轮+G物)]是本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12.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_?¤??????????é??é??_A的底面积为5×10﹣2m2,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0为2×104Pa.B、C都是定滑轮,D是动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3:5.小成受到的重力为5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A1,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1为8×103 Pa.小成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A2,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2为6×103Pa.已知F1:F2=18:17,杠杆EH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www-2-1-cnjy-com
(1)配重A受到的重力GA;
(2)拉力T1;
(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
【分析】首先搞清图中所_??¨?????°??????è?·_的作用。B、C为定滑轮,只起了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D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EH是一根省力杠杆,它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5:3.同时还知道,图中两次拉动的结果,杠杆都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A和人都保持静止,这为我们进行受力分析提供了帮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受力分析如下:
(1)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
GA=P0S=2×104 Pa×5×10﹣2m2=1000N,
N1=p1S=8×103 Pa×5×10﹣2m2=400N,
N2=p2S=6×103 Pa×5×10﹣2 m2=300N,
因为物体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FA1=GA﹣N1=1000N﹣400N=600N;
FA2=GA﹣N2=1000N﹣300N=700N;
(2)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和图3甲、乙所示:
因为T′1与T1、F′1与F1、T′2与T2、F′2与F2均为相互作用力,且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G人=F′1+T′1=F1+T1
G人=F′2+T′2=F2+T2
故==…①
以杠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4甲、乙所示。
因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A1+G)×OE=T1×OH
(FA2+G)×OE=T2×OH
即T2﹣T1=﹣=﹣=20N…②
FA2+G=3T2﹣=3T2﹣=5T2 …③
因为G人=500N,由①②解得:T2=160N;T1=140N;
(3)由③得:G=5T2﹣FA2=5×160N﹣700N=100N。
答:(1)配重A受到的重力为1000N;
(2)拉力为140N;
(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为100N。
【点评】熟练掌握对配重A、_????????¨???è?????_杠杆进行受力分析,把握各个力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压强公式和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也是解决此题必须掌握的。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3.(1)画出图1中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所受重力及支持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的力臂L。
(3)如图3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B,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4)如图4所示的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最小力的示意图。
【分析】(1)物体静_???????????°???é??_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在画时注意线段长度相等,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
(2)过支点O做力F作用线的垂线,即为力F的力臂。
(3)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即是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先分析出应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才按照“奇动偶定”的原则确定绕绳方案。
(4)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知阻力×阻力臂是定值时,当力臂最大时,即AC是力臂时,力是最小的。
【解答】
(1)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注意两个力大小相等,所画的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延长力F的作用线,过支点O做拉力作用线F的垂线,即为拉力F的力臂。如图所示:
(3)从动滑轮上挂钩开始,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绳端回到人的手中,则F=G为最省力的绕法,如图所示:
(4)由题意知,最长的力_è?????OC???è??_接OC,则F与OC垂直,又因为G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所以F应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因此F方向应垂直OC向上。如图所示:
【点评】(1)_??????????¤???????_,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2)画杠杆的力臂则要找准支点和力的作用线,并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
(3)考查了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应先分析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再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绕绳。
(4)考查了杠杆中的最小力问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关键是确定最长的力臂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健身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臂的肌肉。使用时,当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使总重为G的物体匀速上升,若每个滑轮重,则FB= 2.05G ;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仍使该重物匀速上升,则FA= G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21*cnjy*com
【分析】(1)由图可知,当绳A端_???????????¨??????_在B端用力FB拉绳时,A端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G相等,物体G匀速上升时中间的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可知绳端B的拉力;
(2)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时,该图中滑轮均为定滑轮,根据定滑轮不省力可知绳端A的拉力。
【解答】(1)由图可知,当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时,A端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G相等,
物体G匀速上升时中间的滑轮处于平衡状态,
则FB=2G+G动=2G+=2.05G;
(2)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时,该图中滑轮均为定滑轮,
则FA=G。
故答案为:2.05G;G。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关键是使力端不同时滑轮组状态的判断。
1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从_H???15?±??·±_的水中匀速提起底面积为0.02m2、高2米的实心圆柱体。该物体的物质密度是2.5×103千克/米3.如果动滑轮挂钩用钢丝绳与物体相连,绕在滑轮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1为400牛。若不计摩擦、绳和动滑轮重,g取10牛/千克。求:当物体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过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设绳子被拉断时,物体浸在水中的高度为h′)
【分析】(1)当绳中拉力达到4_00N?????????_子恰好被拉断,设此时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高度为h′,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的质量,圆柱体重等于拉力的2倍加上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据此求出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高度h′;
(2)知道水深,求出了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高度,可求上升高度,利用速度公式求上升经过的时间。
【解答】
∵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的质量,
∴滑轮组对圆柱体的拉力F拉=2F,
当绳中拉力达到400N时,绳子恰好被拉断,设此时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高度为h′,则
F浮+F拉=G,
即:ρ水gSh′+2F=ρ圆柱体gSh,
1×103kg/m3×10N/kg×0.02m2×h′+2×400N=2.5×103kg/m3×10N/kg×0.02m2×2m,【来源:21cnj*y.co*m】
解得:
h′=1m;
圆柱体上升的高度:
s=H﹣h′=15m﹣1m=14m,
∵v=,
∴经过的时间:
t===70s。
答:当物体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过70s绳子被拉断。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滑轮组省力特点的了解与掌握,知识点多,要求灵活运用所学公式求解。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21世纪教育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7/26 21:11:31;用户:蒙老师;邮箱:sxxjy100@xyh.com;学号:23071151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