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13章第三节
比热容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2.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水>C煤油)(
)
A.水的末温高
B.二者末温一样高
C.煤油的温度变化大
D.水吸收的热量多
3.由Q=cm(t-t0)可得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温度变化相同
B.实验中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C.由图像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时间长,所以吸热能力强
D.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度变化小,所以吸热能力强
5.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铁块[C铁=0.46×103J/(kg·℃)]和铝块[C铝=0.88×103J/(kg·℃)】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
A.热量从铝块传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到铝块
C.铁块和铝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体积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液体A和B的密度之比为5∶4,两种液体末温均未达到它们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比热容和B的比热容之比为1∶2
B.A的比热容和B的比热容之比为8∶5
C.加热相同的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要使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的热量更多
7.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8.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热量图像上分别画出对应的三点甲、乙、丙,如图所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大
B.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小
C.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小
D.丙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
9.冷水的温度为
t1,热水的温度为
t2,现要把冷水和热水混合成温度为
t3
的温水,若不计热量损失,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比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汽车的挡风玻璃在烈日下温度会升高,它的内能______
(选填“增加”、“不变”
或“减少”),其内能的变化是通过______方式实现的。汽车发动机中的冷却剂主要成分是水,其原因是水的______较大。
11.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生活”。利用太阳能将热水器内200
kg的水从15
℃加热到65
℃,需要吸收_____________J的热量,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
。
12、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J的热量,这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13、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水=4.2×103J/(kg·℃)]
三、实验题
14.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室中准备了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某种液体的温度/℃
20
23
26
29
32
已知水的比热容;
(1)实验中,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采用同样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且在加热时间相同,使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某种液体吸收的热量;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较快的物质是_______(选填“水”或“某种液体”)。本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
(3)由此可知,如果水和某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4)由以上信息可推知,c水_______c液(选填“>”“<”或“=”);
(5)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
。
15.(2019
四川南充)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
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
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c水=4.2×103J/(kg?℃)]
四、计算题
16.(2019
四川广安)太阳能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一天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50kg、初温为15℃的水升高到55℃.(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
(1)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Q;
(2)若改用焦炭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焦炭?(焦炭的热值q=3×107J/kg,设焦炭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人教版九年级第13章第三节
比热容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答案】B
2.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水>C煤油)(
)
A.水的末温高
B.二者末温一样高
C.煤油的温度变化大
D.水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C
3.由Q=cm(t-t0)可得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答案】D
4.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温度变化相同
B.实验中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C.由图像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时间长,所以吸热能力强
D.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度变化小,所以吸热能力强
【答案】D
5.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铁块[C铁=0.46×103J/(kg·℃)]和铝块[C铝=0.88×103J/(kg·℃)】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
A.热量从铝块传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到铝块
C.铁块和铝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B
6.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体积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液体A和B的密度之比为5∶4,两种液体末温均未达到它们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比热容和B的比热容之比为1∶2
B.A的比热容和B的比热容之比为8∶5
C.加热相同的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要使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的热量更多
【答案】B
7.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B
8.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热量图像上分别画出对应的三点甲、乙、丙,如图所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大
B.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小
C.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小
D.丙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
【答案】B
9.冷水的温度为
t1,热水的温度为
t2,现要把冷水和热水混合成温度为
t3
的温水,若不计热量损失,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比应为(
)
A.
B.
C.
D.
【答案】C
二、填空题
10.汽车的挡风玻璃在烈日下温度会升高,它的内能______
(选填“增加”、“不变”
或“减少”),其内能的变化是通过______方式实现的。汽车发动机中的冷却剂主要成分是水,其原因是水的______较大。
【答案】增加
热传递
比热容
11.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生活”。利用太阳能将热水器内200
kg的水从15
℃加热到65
℃,需要吸收_____________J的热量,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
。
【答案】4.2×107
热传递
12、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J的热量,这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答案】6.4×105
热传递
13、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水=4.2×103J/(kg·℃)]
【答案】98
8.4×104
小于
三、实验题
14.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室中准备了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某种液体的温度/℃
20
23
26
29
32
已知水的比热容;
(1)实验中,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采用同样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且在加热时间相同,使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某种液体吸收的热量;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较快的物质是_______(选填“水”或“某种液体”)。本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
(3)由此可知,如果水和某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4)由以上信息可推知,c水_______c液(选填“>”“<”或“=”);
(5)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
。
【答案】质量
等于
某种液体
控制变量法
水
>
15.(2019
四川南充)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
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
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c水=4.2×103J/(kg?℃)]
【答案】(1)质量;(2)不相同;2.1×103;
四、计算题
16.(2019
四川广安)太阳能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一天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50kg、初温为15℃的水升高到55℃.(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
(1)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Q;
(2)若改用焦炭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焦炭?(焦炭的热值q=3×107J/kg,设焦炭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J/(kg?℃)×50kg×(55℃﹣15℃)=8.4×106J;
(2)改用焦炭来加热这些水,设焦炭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则焦炭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8.4×106J,
根据Q放=mq可得,需要完全燃烧焦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