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4.5-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4.5-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9 06: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牛顿第三定律》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
课标要求: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地位:牛顿第三定律则揭示了自然界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性和相互性,就像一座桥梁,把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与其它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独立的反映了力学规律的另一侧面,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有效的补充,拓宽了我们解题的视野。同时,牛顿第三定律与前面第三章学习的力紧密相关,是在其基础上对相互作用力的更深入的探究,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碰撞问题、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可见,牛顿第三定律,承前而启后,地位非常重要。并且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牛顿第三定律应用极其广泛,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学生对相互作用力并不陌生,他们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并且,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地学习,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对这一知识的了解,基本上处于记忆的层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来弥补认知的不足。
从能力角度分析,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他们主动性较强,学习热情高,有参与意识,利于本节的实验探究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会在具体问题中确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能用它分析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能正确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大量事例、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相互作用力的规律,认识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3)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勇于探索,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和方法。
(4)通过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培养学生思考总结的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3)通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物理的意识,以及透
过现象看本质、溯本求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
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五、教法学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归纳法、比较法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知识和体验。
六、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
橡皮筋
七、课时安排
15分钟
八、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列举院运会拔河的现象教师提问:拔河赢的一方就意味着他们的力气比较大吗?
学生回复是或者不是,产生不同观点
从熟悉简单的现象入手,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感,利于后续的学习。
新课教学之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提供给同学们两个情景:搓手
、两个橡皮筋相互拉扯老师提问: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受力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提出相互作用力的概念观看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运动的视频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回忆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观看图片视频展示,感知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过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使学生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溯本求源的意识。
新课教学之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
教师提问:回顾刚刚我们做的三个实验,他们中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是什么呢?2.
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模拟——改变大小以及拉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加以适时引导,为困难学生提供适当帮助,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精练总结,得出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为引出牛顿第三定律做好铺垫。
学生回顾得到为摩擦力、弹力、磁场力2.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⑴
思考应从哪些方面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⑵
汇总讨论结果:从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性质等方面去探究。⑶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⑷
交流、总结探究结果: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大、反向、共线;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一性质的力。⑸
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
通过总结得出性质相同2.
希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3.
设计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兴趣。4.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的能力。
新课教学之三引入牛顿第三定律
1.
教师引入牛顿第三定律,引导学生总结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式。2.请同学们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之前举过的事例。
1.
了解牛顿第三定律。2.
总结表达式:F=-F'。3.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生活中的事例。
1.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表述物理知识的能力。2.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课教学之四拓展延伸
1.教师设疑:既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它们的作用效果能彼此抵消,使物体平衡吗?2.鼓励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出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并举例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发表意见。举出有关实例进行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区分,在对比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练习巩固
请学生自己做题统一进行讲解
学生说出答案
培养学生独立性
课后作业
教材P84:“问题与练习”第1、2、4、5题
帮助学生课后巩固吸收知识。
九、板书设计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F=-F’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