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160012026900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化学(鲁教版)单元检测
[范围: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S-32 Cl-35.5 K-39 Ti-4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守恒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D.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2019·昆明] 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2S+6H2O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 ( )
A.H2S B.SO2
C.SO3 D.O2
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Al+O2Al2O3 B.2KMnO4K2MnO4+MnO2+O2↑
C.CaCO3CaO+CO2↑ D.2Mg+O22MgO
5.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 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 g,煅烧使锡粉与氧气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 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质量为d g。则c等于 ( )
A.d+b+a B.d-b-a
C.d-b+a D.d+b-a
6.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可能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B.在化学方程式C+O2CO2中,“点燃”不可改成“燃烧”
C.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D.化学方程式S+O2SO2↑中的“↑”应当去掉
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参与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9.在2A+3BC+2D反应中,36 g A与56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一定量的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则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
A.7:1 B.7:8 C.7:16 D.7:32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此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4
32
8
4
反应后质量/g
32
24
48
4
A.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2.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共35分)
13.(10分)我们常通过化学反应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和Cu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
我们常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只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就具有还原性。上述两个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从 变成 ,都能体现氢气具有还原性。?
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来分析,在下列四个反应中,能体现金属铁具有还原性的反应有
(填字母)。?
A.3Fe+2O2Fe3O4 B.Fe+2FeCl33FeCl2
C.3CO+Fe2O32Fe+3CO2 D.Fe+CuSO4FeSO4+Cu
14.(8分)试评价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下表。
题号
化学方程式
评价
反应类型
(1)
H2O2H2↑+O2↑
(2)
P+O2P2O5
(3)
H2+CuOCu+H2O
(4)
Ca(OH)2+CO2↑CaCO3↓+H2O
评价序号:A.完全正确 B.违背事实 C.没有配平 D.箭头不当
类型序号: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其他类型
15.(8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字母)。?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 ,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Ⅰ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Ⅱ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
16.(3分)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_______ (填字母)。?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 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17.(6分)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图乙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18.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7.6 g,则图中托盘天平游码的读数为
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一条)。?
(5)反思与评价: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7分)
19.(7分)钛(Ti)被誉为21世纪的“明星金属”,我国深海探测器“蛟龙号”的耐压球壳由钛合金制造,工业上生产钛的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Ti+4NaCl,现消耗46 t钠,最多可生产钛的质量为多少?
20.(10分)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200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g
26.0
23.4
16.4
16.4
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 g。?
(2)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B [解析]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2∶(16×2)=1∶1。
2.D [解析]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煤块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煤灰的质量减小。
3.A 4.A 5.D 6.C 7.C
8.C [解析] 该反应可表示为甲+2乙丙+2丁。参与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都是3个,没有发生变化;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9.B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D的质量为36 g+56 g-28 g=64 g。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3BC + 2D
14 2x
28 g 64 g
142x=28 g64 g x=16
则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6=7:8。
10.D [解析] 该反应中甲、乙两物质质量减少,是该反应的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增加,是该反应的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相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甲物质消耗32 g,丙物质生成40 g,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4:5;物质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与该反应无关。
11.B [解析] 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丁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甲、丙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一切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分析计算可知生成甲、丙的质量比为1:8;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2.D [解析]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开始的一段时间不会生成氧气,之后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最后不变;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然后不变;开始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零,一段时间后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固体中钾、锰元素的质量比不变。
13. 2H2+O22H2O 化合 0 +1 ABD
14.(1)B ① (2)C ② (3)A ③
(4)D ③
15.(1)B
(2)2Mg+O22MgO 参加反应的氧气(或氧元素)
(3)部分生成物逸散到空气中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和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2)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3)镁燃烧有白烟生成,逸散到空气中,造成质量减少。
16.B
17.(1)CH4+2O2CO2+2H2O
(2)①CH4+H2OCO+3H2 ②
[解析] (1)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甲表示的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图乙表示的是一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生成物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
18.(1)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局部过热而炸裂
(2)2.6
(3)产生白烟,气球先胀大,后又缩小
(4)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5)遵守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9.解:设生成钛的质量为x。
4Na+TiCl4Ti+4NaCl
92 48
46 t x
9248=46 tx
x=24 t
答:最多可生产钛的质量为24 t。
20.(1)9.6
(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 g
14996=x9.6 g x=14.9 g
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9 g200 g×100%=7.45%。
答: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