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学会角的表示法和读法,能正确读、记角。
2.使学生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
学会用量角器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教具圆规)它张开时,会出现一个什么形状呢?你知道它的大小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度量。
二、探究新知
1.什么是角?
(1)小组讨论、交流,找出日常生活中你曾见过的角,并画出来,选择一组作品展示。
(2)角的表示符号和读、写法。
师:角通常用“∠”表示。(结合学生的作品)指导学生画一画,读一读。
2.比较角的大小。
出示教材上的两个角,提出活动要求,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小组讨论、交流,并说明理由,教师演示,发现∠2比∠1大。
师:为了更快、更准确地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角的度量。
3.什么是量角器。
师点名答量角器的作用及计量角的单位。“度”和符号“°”。
提问: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互相交流,得出结论: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1°有多大,量角器上有两圈数。
4.探究用量角器量角。
让学生自己试着量一量教材第41页∠1和∠2的度数,互相交流,集体订正。
5.测量角的方法。
小组交流、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放在要测量的角的上面,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指的度数(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外圈从左向右读,内圈从右向左读,0刻度在外圈就看外圈的刻度,0刻度在内圈就看内圈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一练。
第1题:引导学生观察各角的结果,思考怎样放量角器最合适。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2题:指导学生先将角的两条边延长再测量,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第3题:学生画角并测量,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第4题:让学生按要求折一折,测量后再交流,答案不唯一。
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测量角的度数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记作:∠1 记作∠ABC或∠B
读作:角1 读作:角ABC或角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