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9.1植树问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9.1植树问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8 17: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 探索乐园
第1节 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5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头不种!另一头种!“两头都要种”“两头都不种树”的“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规律,使抽象的树与间隔的对应关系具体化,使学生经历棵数与间隔之间在不同情况下的数量关系模型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
一、情境导入
1.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1)猜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谈话: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做事,而且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一看?请举起你的左手。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隙?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隙叫做“间隔”。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隙,也就是有4个间隔。
师: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3个手指之间呢?
(2)人民大会堂前面的柱子和间隔数。
师: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以及找柱子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谈话:数学无处不在。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思考,你能从中发现规律,继而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而又实际的问题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同学们,阳春三月是植树的好季节。植树不仅可以绿化环境,美化生活,其中还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我们学校决定美化校园,要在40米长的教学楼前种一排玉兰树,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2.分组动手操作,在泡沫上“植树”,寻求规律。
要求:刚才我们了解了相关知识,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一起动动手,先在40厘米长的泡沫上种种树吧,请小组长拿出每组准备好的学具(40厘米长的泡沫代表40米的路,小棒代表树),看清要求和步骤。
(1)在泡沫上每5厘米插一根木棒,相当于种上一棵树。
(2)计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3)思考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学生小组活动,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间隔数等于棵数减1。
3.根据老师的问题汇报结果:
①一头不种,另一头种,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②两头都种树,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③两头都不种树,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汇报结果:
(1)一头不种,另一头种,40÷5=8(棵)
结论:棵数=间隔数
(2)两头都种树:40÷5+1=9(棵)
结论:棵数=间隔数+1
(3)两头都不种:40÷5-1=7(棵)
结论:棵数=间隔数-1
4.总结(学生汇报教师书写):
(1)两头都种:棵数=间隔数+1
(2)只种一头:棵数=间隔数
(3)两头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
三、尝试练习
同学们在长是60米的小路同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两头各种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信息?
全长60米即总长是60米,每隔6米种一棵即间隔是6米。
2.题目中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注意的?
(两头都栽,一侧)
3.分析题意后,学生练习,独立列式,师巡视指导。
4.集体订正答案,展示学生练习结果。
5.现在我们就运用刚才得到的规律来验证同学们的做法是否正确。
60÷6=10(段)……表示路长被小树平均分成了10段,
10+1=11(棵)……表示棵数比段数(间隔数)多1。
思考议论:如果这条路的两侧都种树!怎样计算?(一边的树乘2就可以了)
四、知识拓展,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类似植树问题的例子,都有哪些例子呢?
引导学生回答: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路边插红旗、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等等。
丽丽家到学校之间有7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30米,丽丽家到学校有多远?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的规律,还会用这个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植树问题中的知识还有很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植树问题的更多应用,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头都种:棵数=间隔数+1
只种一头:棵数=间隔数
两头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