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8 15: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了解孙中山为探索革命真理的早年革命活动。
2.学习创建兴中会、同盟会和提出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体会孙中山追寻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及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组建中国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实。
难点:理解评价三民主义。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二、教材引导 自主学习
见课前预习
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中山陵照片、孙中山的头像;中共中央200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举行的纪念大会图片;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大会上的一段讲话。学生通过诵读这段讲话进入本课学习。
教师介绍:幼年的孙中山很聪慧,博闻强识。崇拜英雄,四处学习。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到檀香山、香港和广东等地学习,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在校学习期间,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原望。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寻求救国途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看的图片和对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赞扬。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又是如何对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评价?
[生]:(学生兴奋,踊跃回答问题,各种评价都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中国的“国父”等等。
[师]:同学的回答都很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孙中山的伟大历史功绩,但是我们要学会对历史人物的全面的评价就必须对历史人物的一生经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通过全面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通读课文,了解孙中山先生人生早年的革命活动。请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孙中山早年的人生规划有何改变?为什么会有这一改变?
[生]:弃医从政;原因:民族危机的刺激、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国外生活求学经历。
2.孙中山青年时期的主张是什么?
[生]:学习洪秀权,当反清英雄,决心寻求救国道路。
3.为实现革命的理想,孙中山为革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生]:建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创立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
4.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2-43页,革命志士的奋斗,学生推荐代表发言,讲解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成立兴中会(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广州起义(1895年):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3)成立同盟会(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教师点拨: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建立,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但兴中会是革命团体,同盟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二者性质不同,并延伸讲解团体与政党的概念与区别。
5.如果你处在那个时代,你会如何规划你的人生?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孙中山先生理想和思想转变的原因。
[生](学生思考提出的回答,假设历史情景)假如我处在那个时代,我的职业选择也会以服务祖国、报效国家联系起来。比如我会选择实业救国,振兴国家工业。
6.1905年: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教师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孙中山在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过程中,其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与演变,政治纲领的不断充实与发展。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与孙中山的革命认识与实践活动,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本课内容中有很多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的时候学生要回顾以前的相关知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7.为什么说孙中山等建立的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提示: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同盟会是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同盟。这个革命大同盟是在孙中山的积极推动下,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联合组建起来的。
第二,中国同盟会有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组织体系。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为总理,在日本东京设立本部,在国内设立上海、重庆、香港、烟台、汉口等5个支部,在国外设立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等4个支部。
第三,中国同盟会有比较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它确立了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奋斗目标,提出用革命的手段去实现这个目标。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它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一个时期内成为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
8.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前提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核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分土地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补充、发展。
9.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积极性:①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③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①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不彻底。→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四、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期的革命活动有:创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提出三民主义,建立民主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五、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见课后作业
本课主要讲述孙中山先生的早期的革命活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学生容易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区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同盟会由多个革命团体组成并且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等,结合三民主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区分政党和团体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