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第一单元拔高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山体滑坡
B.木条燃烧
C.光合作用
D.大米霉变
2.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下列不属于该项措施目的的是
A.减少“白色污染”
B.节约资源
C.给商家增加收入
D.引导人们提高环保意识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4.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可燃性
D.延展性
5.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托盘天平
C.蒸发皿
D.玻璃棒
6.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
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瓷质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石棉网
A.①③⑥⑦
B.①②⑤⑦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7.实验室中锌粒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瓶中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加热碳酸氢铵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B.镁条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C.铜丝加热后表面变黑
D.铜丝浸入白醋中有少量气泡产生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若药品既无毒又无腐蚀性,可用手直接取用
B.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应该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或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
D.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用手握住试管,手腕摇动
10.取用液体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1
让标签对着手心
②拿下瓶塞倒放在桌子上
③让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④拿起细口瓶,并使瓶口紧挨试管口⑤盖紧瓶塞
⑥标签朝外,把瓶子放回原处
A.②①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④③①②⑤⑥
11.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①
提出合理假设和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2.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壁上
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
B.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
C.一点水都没有附着
D.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3.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是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
14.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
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
mL
B.小于10
mL
C.等于10
mL
D.无法确定
15.某学生欲称取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
4
g砝码,把游码移到0.3
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A.4.3
g
B.3.7
g
C.4.0
g
D.4.6
g
二、填空题(本题含7小题,共39分)
16.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既不要_________,也不要
________,更不要_________,应该________.
17.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约?
?
ml;做过滤实验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
?
?
?
?
?
?
?
?
?
?
;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应用的仪器是?
?
?
?
。
:]
l<'{wP
?
18.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物质加热时,应先将试管夹从?
?
?
?
?
?
往上套,夹持住试管的中上部(约距试管口?
?
?
处),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朝着?
?
?
?
。
C|U6a
cZH
?
19.|:[!k6?xO,=a_t?o酒精灯火焰分为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三个部分,因______部分的温度最高,因此应用该部分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不能少于酒精灯内容积的_________。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将右列科研成果的序号,填在相应科学家后面的横线上:
(1)居里夫妇_________
①发明元素周期表
(2)门捷列夫_________
②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
(3)
诺贝尔
_________
③改进炸药的引爆装置
(4)
拉瓦锡
_________
④发现了有放射性的钋和镭
21.,WmhAl[jTT
2121212121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附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加热“铜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含硫火柴中硫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通常状况下,①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在101kPa,4℃时水的密度最大,约为1g·cm-3。③在此压强下,将水加热到100℃变成水蒸气。④在通电的条件下,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⑤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叫答下列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有:
;(2)水的化学性质有:
;
(3)上述叙述中的物理变化是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含5小题,共31分)
23.如下图所示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请指出或改正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需要氯化钠12g,水88m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25.如下图所示,先在锥形瓶中放入几小片已用稀盐酸除去锈斑的铁丝网,然后向其中加入3~4mL浓食盐水润湿铁丝网,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若干分钟后,请你观察并回答:
[实验现象及相应解释]
请写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
(1)
;其原因是
。
(2)
;其原因是
。
[得出结论]
由此实验你得到的启示:
。
26.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如图)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B瓶中的现象是
;
(3)A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B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27.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加热“铜绿”的反应的装置请结合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澄清石灰水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
(4)实验结束时,必须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A
C
A
C
D
A
A
D
B
A
D
D
B
A
B
二、填空题
16.放回原甁
;
随意丢弃
;
拿出实验室
;
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17.
10
;
引流
;
坩埚钳
18.
下
;
1/3
;
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19.
焰心
;
内焰
;
外焰
;
外焰
;
2/3
;
1/4
;
湿抹布扑灭
20.
4
;
1
;
3
;
2
21.
(略)
22.
1
2
;
4
;
3
三、探究题
23.(1)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3)试管应向上倾斜约45°;
(4)手握住试管夹短柄;
(5)用了内焰加热;
24.(1)玻璃棒;
(2)2
,应该左物右码;
(3)100;
25.(1)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铁与氧气、水作用生成铁锈
;
(2)烧杯中的水被吸上,铁生锈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
要防止铁生锈,需要隔绝氧气和水
26.(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
(4)混合物;可能含有其他可溶性杂质。
27.(1)绿色粉末受热后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壁有水珠,
(2)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3)化学;
(4)防止水倒吸
+4
第1页
共4页
PAGE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