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第13章第1节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有一定的体积
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2.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插。气溶胶是指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核心尺寸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则下列情况与气溶胶的运动相同的是(
)
A.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的香气扑鼻
C.冬天的雾霾重重
D.刮风时尘士飞扬
4.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
)
A.墙角数枝梅
B.凌寒独自开
C.遥知不是雪
D.为有暗香来
5.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间隙
6.如图为液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甲、乙、丙、丁为实验中的四种状态),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先在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加入硫酸铜溶液
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
C.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
20
天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7.(易错题)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8.(2019·聊城名校模拟)科学研究表明,壁虎脚没有吸盘,壁虎的每只脚底部都长着数百万根极细的刚毛,而每根刚毛末端又有更多更细的分支,这种精细结构使得刚毛与物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非常近,由此可知壁虎在天花板上攀爬本质上靠的是(
)
A.分子引力
B.大气压强
C.地球引力
D.板壁弹力
9.科学家用微颗粒(1-50nm)可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10.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①端来一盘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③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④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1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
12.如图是同种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
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
,分子间作用力变
。
13.小红的爸爸很爱喝茶,每次帮爸爸打开茶叶包,都能闻到茶香,这是
现象,用开水冲泡后茶香更浓了,这说明了
。
14.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凝固来粘合物体。当用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
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
15.小明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先往注射器筒内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他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16.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实验探究题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玻璃板一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应该是
(选填“A”或“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18.如图,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测力计的下面,其示数为2.5N,使玻璃板全部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其示数为
N,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而上表面无水时,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说明玻璃板下表面的分子和水表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九年级第13章第1节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B)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有一定的体积
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2.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B)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插。气溶胶是指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核心尺寸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则下列情况与气溶胶的运动相同的是(C)
A.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的香气扑鼻
C.冬天的雾霾重重
D.刮风时尘士飞扬
4.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D)
A.墙角数枝梅
B.凌寒独自开
C.遥知不是雪
D.为有暗香来
5.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该现象直接说明了(D)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间隙
6.如图为液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甲、乙、丙、丁为实验中的四种状态),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实验时先在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加入硫酸铜溶液
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
C.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
20
天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7.(易错题)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的是(C)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8.(2019·聊城名校模拟)科学研究表明,壁虎脚没有吸盘,壁虎的每只脚底部都长着数百万根极细的刚毛,而每根刚毛末端又有更多更细的分支,这种精细结构使得刚毛与物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非常近,由此可知壁虎在天花板上攀爬本质上靠的是(A)
A.分子引力
B.大气压强
C.地球引力
D.板壁弹力
9.科学家用微颗粒(1-50nm)可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D)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10.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
①端来一盘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③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④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1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
【答案】引力
斥力
12.如图是同种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
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
,分子间作用力变
。
【答案】固
小
大
13.小红的爸爸很爱喝茶,每次帮爸爸打开茶叶包,都能闻到茶香,这是
现象,用开水冲泡后茶香更浓了,这说明了
。
【答案】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4.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凝固来粘合物体。当用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
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
【答案】扩散
引
15.小明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先往注射器筒内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他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答案】斥力
16.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引力
汽化
吸热
三、实验探究题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玻璃板一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应该是
(选填“A”或“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答案】B
避免密度对实验造成影响
④
18.如图,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测力计的下面,其示数为2.5N,使玻璃板全部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其示数为
N,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而上表面无水时,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说明玻璃板下表面的分子和水表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1.5
变大
引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