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zǎo
chén
fú
zhuāng
cū
zhuàng
kǒng
què
(
)
(
)
(
)
(
)
hù
xiāng
tiào
wǔ
kuáng
huān
xiān
yàn
(
)
(
)
(
)
(
)
二、选一选。(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放假
假期
假以时日
B.背诵
后背
背道而驰
C.圆圈
羊圈
包围圈
2.下面图中各有一个错别字,以下选项中修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
(2)
(3)
(4)
A.(1)戎—茸
(2)型—形
(3)仃—停
(4)发—罚
B.(1)戎—绒
(2)杨—扬
(3)仃—停
(4)喧—宣
C.(1)戎—绒
(2)杨—扬
(3)仃—停
(4)发—罚
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1)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一起来热闹一下吧!
(2)大家在大青树下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B.(1)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2)小表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很好。
C.(1)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
(2)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4.学校准备成立足球社团,以下最适合作为社团名字的是(
)
A.舞动精灵足球队
B.快乐绿茵足球队
C.巧手足球队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3分)
摇(
)晃(
)
披(
)散(
)
张(
)舞(
)
提(
)吊(
)
(
)红(
)赤
(
)疾(
)快
1.我发现上述词语都含有
,这样的词语我还可以积累:
、
。(3分)
2.画“
”的词语中最后一个字是多音字,它在这个词语里的读音是
。
(1分)
3.画“
”的词语中“疾”的意思是(
)(1分)
A.病
B.恨
C.快、迅速
D.疼痛
4.选词填空。(2分)
(1)弟弟背诵唐诗时,喜欢
,像个小书童。
(2)小力因为不小心打碎了爸爸最爱的茶壶,一整天都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孙中山想:这样糊里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句意不变)(2分)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六一”文艺晚会上,同学们各显身手,有
,有
,有
,还有
。
3.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2分)
(1)“
”“
”两个字赋予了东风“人”的行为,营造了一种欢乐的氛围。
(2)我也能仿照这种修辞写一句话:
。
五、生活中的语文。(5分)
假期间,王小朵和同学们一起去快餐厅体验了不同岗位的工作,收获满满。你一定也参加了不少有意思的新鲜活动吧!请你分享给大家。
六、课文综合回顾。(5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的学生上学路上、
、
、下课的情景。
2.《不懂就要问》讲的是
小时候不怕挨打,大胆向老师提问的故事
3.《所见》一诗中,描写牧童捕蝉情态的诗句是“
,
”。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5分)
(一)花的学校(节选)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他们站墙
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花孩子们的衣裳有
、
、
等色,由此我可以想到一个成语:
。(2分)
2.赏析词句。(6分)
(1)第三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们因为有了雨的滋润
的情态,朗读时要读出(A.兴奋
B.悲伤
C.惊讶)(填序号)的语气。
(2)结合课文内容,对画“
”句子中的”冲”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出了花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回家的欢快心情。
B.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无组织、无纪律的横冲直撞的情态。
C.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急于逃离学校,向往自由的迫切心情。
3.花孩子们是怎样在地下学校学习的呢?用“
”在选文中画出相关语句。朗读时,我们要读出花孩子们
的心情。(2分)
4.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冲出来以后的情景吗?动笔写一写吧!(3分)
(二)
有个故事,挺短,但特别迷人。
有个男孩子一向淘气,作业总是写得乱糟糟,常打架骂人,还总是迟到早退。但女教师从不歧视他,因为她知道,男孩子没有妈妈,爸爸是个养鸡专业户,很忙。
一天,女教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和祖国》。大家立刻拿起笔,“唰唰唰”地写——那“唰唰唰”的声音就像春雨——唯独那男孩子看着天花板,呆呆的,蔫(niān)蔫的。女教师便担心:对于他,是不是题目出难了?女教师亮闪闪的眼睛便看着他,期待着,盼着他也能拿起笔来。果然,他抬起头,拿起笔,想了想,然后叹了口气,在作文本上写了起来。当女教师批改到他的作文时,读到了一篇奇怪的短文: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
第二天,在作文讲评时,她格外提到了这篇短文。她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但有个聪明的孩子却认为,祖国的形状更像一只母鸡,也正是这个深情的“母”字,格外突出了他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他写道:‘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听!多么可爱有趣的想法,这就叫深深的爱!因此老师认定,在这次的作文中,这个‘母鸡与米’的比喻最精彩,也最迷人。”
还有更迷人的呢!也就是打这天起,这个淘气的男孩子彻底变了,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一下子!“唰”地一下子!他变得彬彬有礼,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打架骂人……
他的心里从此长满了爱——是女教师种的。
1.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2.联系上下文,“彬彬有礼”的意思是
;这种“AABC式”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
、
。
(3分)
3.男孩从“淘气”变得“彬彬有礼”的原因是(
)(2分)
A.作文《我和祖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B.老师从来不批评他、歧视他。
C.老师的宽容和鼓励,让爱种满他的心里。
4.短文中三次出现了“迷人”,通读全文可知第一个“迷人”指的是这个故事中关于
启迪很迷人,第二个“迷人”指的是
很迷人,第三个“迷人”指的是
很迷人。(3分)
5.“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请你像男孩一样,写出一个美于祖国的比喻句。(2分)
祖国是
,我愿意是
。
八、根据要求完成习作。(30分)
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他(她)有哪些外貌特征?性格怎么样?有哪些兴爱好?……想一想,然后介绍一下他(她)。记得写出他(她)的独特之处!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早晨
服装
粗壮
孔雀
互相
跳舞
狂欢
鲜艳
二、1.B
2.C
3.C
4.B
三、头
脑
头
发
牙
爪
心
胆
面
耳
眼
手
1.身体部位名称示例:眉开眼笑
口干舌燥
2.
zhǎo
3.C
4.(1)摇头晃脑
(2)提心吊胆
四、1.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2.示例:唱歌的
跳舞的
表演相声的
表演魔术的
3.(1)走
吹
2)示例:小草在风中跳舞,小花也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五、示例:暑假期间,我们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科技博物馆观看机器人表演。那些机器人身体灵活、功能多样,让我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力量。
六、1.来到学校上课
2.孙中山
3.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七、1.紫
黄
白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2.(1)拟人
自由生长、开放
A
(2)A
3.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他们站墙
角的。
4.示例:听到风雨的召唤,紫色的丁香、金色的郁金香、红色的月季……都出来了,花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在草地上跳舞,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二、1示例:种爱
2.这个海气的男孩变得文雅有礼貌了
示例:楚楚动人
头头是道
4.爱
男孩的比喻
男孩的转变
5.示例:大海
一滴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