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角的度量(二)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的方法。
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培养规范作图的习惯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及画指定度数的角。
难点: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6页内容和第27页“练一练”的第1、2、3、5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量角器
2.学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1°的角。
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记作( ),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 )。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估算一个角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度量角……说一说”和“你能在……伴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及在量角器上找出不同的角。
(1)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
学生观察量角器,找出中心点、内外圈刻度、零刻度线;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其他同学。
牢记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2)提问: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出50°、140°的角吗?分别在教材的图上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画图并与同伴交流画图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估一估……么量的”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学生量一量,最后交流汇报量角的方法:
先将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在∠1中,量角器的内圈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对应的内圈刻度是70°,因此∠1=70°。在∠2中,量角器的内圈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对应的内圈刻度是110°,因此∠2=110°。
小结: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内圈(或外圈)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内圈(或外圈)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怎么画……的想法”的内容,引导学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生尝试画角,讨论交流,教师补充得出画60°角的方法。
画一个60°的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
(2)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内圈(或外圈)的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内圈(或外圈)上找到60°所对应的刻度线并点上一点;
(3)连接这个点和射线的端点。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的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