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3 加法结合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3 加法结合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9 07:1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发现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并会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加法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的应用。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52页内容和第53页“练一练”的第2、3、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简算。
(1)38+75+62 (2)4×382×25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运算规律呢?这些运算规律又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加法结合律。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观察下……了什么”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结合律。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式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
①每组的两个算式都是含有小括号的连加算式,加数相同,并且得数相同。
②不同的是每组第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求出前两个加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每组第二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求出后两个加数的和,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2)引导学生举例发现规律。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2.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请你利……的发现”和“用a,b认一认”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的含义。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展示:
由于三种水果的总数不变,故(30+40)+50=30+(40+50)。
因为三种物品的总价不变,故(20+23)+6=20+(23+6)。
因此,加法结合律成立。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怎样计……算一算”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仔细观察算式中三个数的特点,发现57+43=100。
方法一:应用加法交换律,交换288和43的位置,先算57+43。
方法二:先应用加法交换律,交换57和288的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57+43。
小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让一些加法计算变得简便。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7分钟)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3题。
3.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5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观察式子、初步感知式子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式子,在模仿中逐步明确特征;然后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引发学生由几个例子的共同特征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