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过程,发现并理解乘法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2.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乘法结合律。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54页内容和第55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结合律。
用简便方法计算。
(1)430-113-87 (2)256+249+251+244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加法运算中有加法结合律,乘法运算中有乘法结合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乘法的结合律。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观察下……了什么”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结合律。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式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
①每组的两道算式都是含有小括号的连乘算式,乘数相同,并且积相等。
②不同的是每组第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求出前两个乘数的积,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第二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求出后两个乘数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举例发现规律,再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展示:
小结: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2.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请你利……的发现”和“用a,b……认一认”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的含义。
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乘法结合律。
①提问: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②提问:买2箱饮料花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小结: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怎样计……算一算”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展示: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2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探索数学的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