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5 乘法分配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5 乘法分配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9 07: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会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56页内容、第57页“试一试”和第57~58页“练一练”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结合律。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73×25×4 (2)125×63×8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会应用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律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乘法分配律。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贴了多……样算的”和“观察上……么发现”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乘法分配律。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小组内交流汇报:
方法一:根据瓷砖颜色求总数。
瓷砖有两种颜色,一种颜色贴了3排,每排10块;另一种颜色贴了5排,每排10块。瓷砖的总块数是3×10+5×10。
方法二:根据不同墙面求总数。
瓷砖贴在两面墙上,一面墙上贴8排,每排4块;另一面墙上贴了8排,每排6块。瓷砖的总块数是4×8+6×8。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学生观察算式,交流汇报,并展示:
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2.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用a,b……认一认”和“请你结……成立的”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和验证乘法分配律。
按左右两部分计算,即4×9+6×9;按“每行个数×行数=总个数”计算,即(4+6)×9,两个算式都是求的总个数,因此4×9+6×9=(4+6)×9。
小结: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3.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试一试”,引导学生探究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学生尝试计算,小组内交流汇报算式特点和计算方法:
(1)乘法分配律是(a+b)×c=a×c+b×c,计算(80+4)×25时,用括号里的80和4分别乘25求积,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2)34×72+34×28可以看成72个34加上28个34,一共是(72+28)个34,即转化成34×(72+28),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指名板演: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计算多少块瓷砖”这一情境,有助于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对于“乘法分配律”概念的形成,学生们充分经历了感知建模、体验规律、验证模型、应用规律等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