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平均速度
1.你能描述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的含义吗?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复习和讨论
课前导入
(1)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老师将一个乒乓球从高处释放。同学听到乒乓球第一次撞击地面的声音时开始计时,听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时停止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动动手:练习停表的使用
新知探究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探究: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新知探究
实验装置组装:如下图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新知探究
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1。
2.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在正式测量以前应该先练习几次,熟练以后会测得更准。
3.根据测得的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通过的路程s2及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新知探究
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注意事项:
新知探究
S2
实验展示
S1
新知探究
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 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计时误差;
2.测量估读误差。
新知探究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的相同吗?为什么?
讨论: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 计算。
3.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新知探究
拓展实验
尝试实验: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2.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3.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
本课小结
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 )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以30m/s的速度行驶,则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C
24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