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 物理 课件 3.4《光的折射》(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 物理 课件 3.4《光的折射》(2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9 21: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寄 语:
用心观察,动手体验,深入思考,你会发现: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
1、从水面上方和烧杯侧壁观察模拟小鱼的深度,有什么变化?
2、瞄准看到的小鱼,将钢签鱼叉放入瞄准器,能否叉到鱼吗?插在了什么位置?
3、观察水面处的钢签鱼叉,发生了什么现象?
游戏体验:模拟插鱼
第三章光现象
第四节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一、光的折射现象
空气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法线
入射角i
折射角θ
入射点O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69页第一段和图3-4-2,认识相关术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i、折射角θ。
认识相关术语
A
B
C
回顾:
光的反射定律
猜想: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
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反射角=入射角
(两角相等)
类比迁移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合作探究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2、思考:
(1)光线的位置关系: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两角的关系: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当入射角增大(减小)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当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有无变化?
(3)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
合作探究
三线关系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探究光线的位置关系
师生合作探究
探究两角大小关系
1.实验器材:
激光笔、光具盘(带角度)、半圆形玻璃砖(水槽)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小组分工,协作观察、分析、总结:
(1)折射光线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偏折?
(2)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当入射角增大(减小)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4)当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有无变化?
小组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实验过程中,禁止将激光笔照射他人!
收集与分析数据
次数
入射角i/度
折射角θ/度
1

2
3
4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水)
次数
入射角i/度
折射角θ/度
1

2
3
4
光从玻璃(水)射入空气
角度关系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生总结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注:
(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3、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评估交流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其他发现?
全反射
光导纤维中的全反射
练习巩固
请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别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
小规律:
空气中的角比水(玻璃)中对应的角大
画一画,练一练
现象揭秘
虚像
物体
我们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折射成的虚像变浅、上移。
作图注意:体现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举一反三
池水变“浅”
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海市蜃楼
视野拓展
海市蜃楼
视野拓展
海市蜃楼
视野拓展
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规律、生活事例,以及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警示或启发?
总结提升
本节思维导图
当堂检测
1、下面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
A. 日食 B. 利用汽车观后镜观察车后情况
C. 海市蜃楼 D. 水面倒影
C
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则(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3、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渔民瞄准鱼的下方,才叉到鱼的道理是(  )
A B C D
C
当堂检测
A.巩固性作业:
(1)完善导学提纲
(2)完成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
(3)作图说明: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它变高还是变矮呢?
B、实践性作业:
尝试做一做“看不见的硬币”,铅笔“错位”等小实验,并规范的加以解释。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