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教案+练习含答案)(40+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教案+练习含答案)(40+3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1 13:34:35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语文精品课件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
字词揭秘
03
课前导读
01
整体感知
04
课堂小结
05
自读感悟
02
课堂练习
06
课前导读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圆明园里,荒野的风为我们讲述着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用心灵去倾听。
课前导读


圆明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不明白的,做上
记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自读感悟
自读要求
自读检查:
1.指名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分小组讨论:读完课文,你能不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读感悟
自读要求
不可



金碧辉



字词揭秘
我会认
diàn
huáng
lán

殿


líng
jìn


春色


lóng






hóng


fèng
估算
掂斤估两


不可估量
敦煌
灿烂辉煌
huáng

金碧辉煌
字词揭秘
宫殿
玉楼金殿
diàn
殿
殿堂
珠珑
八面玲珑
lóng

玲珑剔透
字词揭秘
挑剔
拣精剔肥


玲珑剔透
波澜
推波助澜
lán

安澜园
字词揭秘
陵园
陵谷沧桑
líng

武陵春色
宏大
大展宏图
hóng

宏伟
字词揭秘
侍奉
克己奉公
fèng

奉命
烛烬
余烬复燃
jìn

灰烬
字词揭秘

liáng
估量
liàng
重量
这次火灾给他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这小小的立柱,可以承受千斤的重量。
字词揭秘
我会写






字词揭秘



殿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第十一笔是横折弯,书写要注意。
结构:
左右
组词:烧毁
毁灭
造句:熊熊的烈火烧毁了大片森林。
部首:殳

huǐ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口”要写得略宽,书写时要注意。
结构:左右
组词:不可估量
估计
造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字词揭秘
部首:亻
书写指导:最后一笔是点,书写时要正确。
结构:左右
组词:众星拱月
拱手相让
造句:这些小叶子众星拱月般环绕在紫玉兰花周围。
部首:扌

gǒ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要写得略窄

结构:左右
组词:金碧辉煌
光辉
造句:这座庙宇已恢复成以往金碧辉煌的样子了。
部首:光

huī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得匀称一些。
结构:左右
组词:金碧辉煌
灿烂辉煌
造句:在这片古老的森林里有一座金碧
辉煌的宫殿。
部首:火

huá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尸”部
要写得大一些,“共”最后一笔是点,书写时要注意。
结构:左右
组词:殿堂
玉楼金殿
造句: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登上科学的殿堂。
部首:殳
殿
diàn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书写时要注意。
结构:左右
组词:陵园
武陵春色
造句:陵园的四周长满了青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
部首:阝

lí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写匀称。
结构:上下
组词:饱览
一览无余
造句:我们的记者饱览了威尼斯美丽的景色。
部首:见

lǎn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注意中间部分的“日”要写得略宽。
结构:左右
组词:境界
于国无疆
造句:他的演技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部首:土

jì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注意最后一“点”
不能漏掉。
结构:上下
组词:宏伟
宏大
造句:碧霞宫是岱顶一座最宏伟的建筑群,屋顶用铁瓦铺盖,大殿侧壁也用铁色的砖头砌成。
部首:宀

hó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
“广”字要写得略大,
“口”要写得略宽。
结构:半包围
组词:唐朝
荒唐之言
造句: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
部首:口

tá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笔顺是先外后里。
结构:半包围
组词:闯入
闯关
造句:日本鬼子闯入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部首:门

chuǎ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注意左上部不是“亡”。
结构:左右
组词:统统
统一
造句:秋天,竹林一片菊黄。竹叶统统往下掉,那场景,太美了!
部首:纟

tǒ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第六笔是小竖。
结构:左右
组词:销毁
畅销
造句:对于市场上销售的黄色书刊,我们要坚决销毁。
部首:钅

xiāo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注意下半部不是“丰”

结构:上下
组词:奉命
阴奉阳违
造句:
战士们奉命开赴灾区,抢险救灾。
部首:大

fèng
字词揭秘
字词揭秘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有名。形容名声极大。
造句:如巨龙般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词语学习: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字词揭秘
造句:这些小叶子如众星拱月般环绕在紫玉兰花周围。
【众星拱月】
字词揭秘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
造句:这座庙宇已恢复成以往金碧辉煌的样子了。
造句:今天的天空如一件艺术品般玲珑剔透。
字词揭秘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结构新奇,精巧美观。
字词揭秘
造句: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
奇珍异宝
珍异难得的宝物。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整体感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了解了时代背景及部分段落的意思,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为的无比仇恨。
课堂练习
山(
)村野

不(
)估量

)星拱月
金碧辉(

玲珑剔(

亭台(
)阁




一、补充词语。

课堂练习
不可估量的
损失
金碧辉煌的
殿堂
玲珑剔透的
亭台楼阁
二、连一连
三、判断对错。
课堂练习
1.“不可估量”的“量”读liáng,不读liàng。(
)
2.“玲珑剔透”的“剔”读tì,不读tī。(
)

Х
感谢观看(共38张PPT)
语文精品课件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
课文精讲
02
课前导读
01
课堂小结
03
课后延伸
04
家庭作业
05
课前导读
同学们,这几幅图片你们熟悉吗?
课前导读
圆明园的这些残垣断壁,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年了。那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它又是如何被毁灭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
课文精讲
走进圆明园
辉煌
毁灭
课文精讲
圆明园的毁灭
“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灭就再也没有了。也就是说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再也不存在了。
课文精讲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无法计算
这句话告诉我们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课文精讲
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这句话概括地评价了昔日圆明园的历史地位。
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
布局美
课文精讲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圆,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体现了圆明园位置的重要。
课文精讲
颐和园
颐春园
句园
承泽园
蔚秀园
进春园
圆明三园






课文精讲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我们从“金碧辉煌”这个词语感受到殿堂光彩夺目,富丽堂皇,很壮观,很气派。
我们从“玲珑剔透”体会到亭台楼阁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建筑美
排比
课文精讲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课文精讲
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课文精讲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海宁的“安澜园”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物
苏州的“狮子林”
课文精讲
课文精讲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
课文精讲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课文精讲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课文精讲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要读出赞美、自豪之情。
收藏美
课文精讲
上自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
课文精讲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
课文精讲
各种奇珍异宝
课文精讲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雨果
课文精讲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凡是”“统统”“任意”写出了英法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以及他们贪婪无耻的强盗行为,更激起读者的愤恨之情。
课文精讲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销毁”“奉命”“连烧”写出了英法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以及他们贪婪无耻的强盗行为,更激起读者的愤恨之情。
课文精讲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课文精讲
断壁
残垣
课文精讲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
课文精讲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课文精讲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课文精讲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损失不可估量
再现辉煌过去
毁灭化为灰烬
布局
众星拱月
建筑
风格各异
文物
异常珍贵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的国宝在哪里?
课后延伸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
法国丹枫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书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课后延伸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仓皇逃跑了。
焚烧圆明园的前几天,美英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到跪拜。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
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家庭作业

liáng
1.看拼音,写词语。
diàn
táng
líng
lóng

tòu
bǎo
lǎn
hóng
wěi
tǒng
tǒng
xiāo
huǐ


殿













(
)
(
)
(
)
(
)
(
)
(
)
家庭作业
二、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为了让火烧圆明园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我们必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家庭作业
三、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应该重建圆明园,要以此来证明中国已经强大了,经济发达了,在世界之林已经站起来了。
感谢观看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一、判断对错。
1.“殿堂”的“殿”读作
diàn(
)
2.“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三个词的书写都正确(
)。
二、我能按提示填空
1.圆明园____建筑宏伟,____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____,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____,各种____。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
2.课文通过写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_____的热爱和对______的仇恨。围绕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这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激起了人们热爱祖国和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三、缩写句子。 
1.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提升训练营
四、圆明园毁灭了,我们的很多文物流落海外,陈列在别国的博物馆里,面对这种现实,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五、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这段文字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2.划线句子描写了游人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出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从三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分别是:(
)、(
)、(
)。
思维大练兵
六、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七子之歌(节选)
闻一多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8,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和平宣言(节选)
冯亦同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
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
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同步练习答案
基础百花园
一、判断对错。
1.√
2.√
二、我能按提示填空。
1.不但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各种奇珍异宝
博物馆
艺术馆
2.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
侵略者野蛮行为的无比
昔日的辉煌
毁灭
三、缩写句子。
1.这是奇迹。
2.毁灭是损失。
3.圆明园是皇家园林。
提升训练营
四、圆明园毁灭了,我们的很多文物流落海外,陈列在别国的博物馆里,面对这种现实,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圆明园的毁灭告诉了我,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使我们损失了巨大的财富,也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我想,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受到侮辱。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建设我的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五、课内阅读。
1.A
2.大而美。
3.汇集各地名胜之精华
融入祖国灿烂文化元素
吸取西洋建筑的风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重点段落的理解能力。
思维大练兵
六、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为的无比仇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第13课《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几幅图片你们熟悉吗?圆明园的这些残垣断壁,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年了。那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它又是如何被毁灭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
二、课文精讲。
(一)理解题目。
出示问题:题目中“毁灭”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灭就再也没有了。也就是说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再也不存在了。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告诉我们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布局美)
1.(出示课件)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这句话概括地评价了昔日圆明园的历史地位。
2.(出示课件)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圆,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体现了圆明园位置的重要。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建筑美)
1.(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我们从“金碧辉煌”这个词语感受到殿堂光彩夺目,富丽堂皇,很壮观,很气派。
我们从“玲珑剔透”体会到亭台楼阁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朗读指导。要读出赞美之情。
2.
出示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的相关图片。
3.(出示课件)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4.
框出并出示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及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的图片。
5.(出示课件)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引导学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收藏美)
1.(出示课件)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要读出自豪、赞美之情。
2.出示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的图片。
3.出示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话。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的含义。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毁灭)
1.(出示课件)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凡是”“统统”“任意”写出了英法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以及他们贪婪无耻的强盗行为,更激起读者的愤恨之情。
2.(出示课件)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销毁”“奉命”“连烧”写出了英法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以及他们贪婪无耻的强盗行为,更激起读者的愤恨之情。
3.(出示课件)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让学生通过变红的词语体会作者的痛惜、痛恨和气愤之情。
4.出土圆明园断壁残垣的图片。加深学生的情感。
5.出示雨果的话。引导学生理解世人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斥责。
(七、)出示问题: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三、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板书设计:
四、课后延伸。
1.我们的国宝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法国丹枫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书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2.阅读链接。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澄仓皇逃跑了。
焚烧圆明园的前几天,美英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到跪拜。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
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五、家庭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二、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为了让火烧圆明园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我们必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应该重建圆明园,要以此来证明中国已经强大了,经济发达了,在世界之林已经站起来了。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在结合图片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感情奏有韵味儿地朗读课文,提高了他们对课文的兴趣。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估、煌、殿、珑、剔、澜”等10个字;会写“毁、估、拱、辉、煌、殿、陵”等15个生字。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为的无比仇恨,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估、煌、殿、珑、剔、澜”等10个字;会写“毁、估、拱、辉、煌、殿、陵”等15个生字。
2.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为的无比仇恨,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由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说说看完后的感受。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圆明园里,荒野的风为我们讲述着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用心灵去倾听。)
2.揭示课题,板书《圆明园的毁灭》,学生齐读。
3.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
4.师小结:(走近圆明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二、自读感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自读检查:
1.指名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分小组讨论:读完课文,你能不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字词揭秘。
我会认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huáng
diàn
lóng

lán
ling
hóng
fèng
jìn


殿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掉字。
我会写
出示生字:毁、估、拱、辉、煌、殿、陵、览、境、宏、唐、闯、统、销、奉。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毁、估、拱、辉、煌、殿、陵、览、境、宏、唐、闯、统、销、奉”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毁huǐ:
结构:左右
部首:殳
组词:烧毁
毁灭
造句:熊熊的烈火烧毁了大片森林。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第十一笔是横折弯,书写要注意。
估gū:
结构:
左右
部首:亻
组词:不可估量
估计
造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书写指导:两两部分要写紧凑,”口”要写得略宽,书写时要注意。
拱gǒng:
结构:左右
部首:扌
组词:众星拱月
拱手相让
造句:这些小叶子众星拱月般环绕在紫玉兰花周围。
书写指导:最后一笔是点,书写时要正确。
辉huī:
结构:左右
部首:光
组词:金碧辉煌
光辉
造句:这座庙宇已恢复成以往金碧辉煌的样子了。
书写指导: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要写得略窄。
煌huáng:
结构:
左右
部首:火
组词:金碧辉煌
灿烂辉煌
造句:在这片古老的森林里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得匀称一些。
殿diàn:
结构:左右
部首:殳
组词:殿堂
玉楼金殿
造句: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登上科学的殿堂。
书写指导:“尸”部
要写得大一些,“共”最后一笔是点。
陵líng:
结构:左右
部首:阝
组词:陵园
武陵春色
造句:陵园的四周长满了青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
书写指导: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书写时要注意。
览lǎn:
结构:上下
部首:见
组词:饱览
一览无余
造句:我们的记者饱览了威尼斯美丽的景色。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写匀称。
境jìng:
结构:左右
部首:土
组词:境界
于国无疆
造句:他的演技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注意中间部分的“日”要写得略宽。
宏hóng:
结构:上下
部首:宀
组词:宏伟
宏大
造句:碧霞宫是岱顶一座最宏伟的建筑群,屋顶用铁瓦铺盖,大殿侧壁也用铁色的砖头砌成。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注意最后一“点”
不能漏掉。
唐táng:
结构:
半包围
部首:广
组词:唐朝
荒唐之言
造句: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
书写指导:“广”字要写得略大,
“口”要写得略宽。
闯chuǎng:
结构:
半包围
部首:门
组词:闯入
闯关
造句:日本鬼子闯入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书写指导:笔顺是先外后里。
统tǒng:
结构:
左右
部首:纟
组词:统统
统一
造句:秋天,竹林一片菊黄。竹叶统统往下掉,那场景,太美了!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注意左上部不是“亡”。
销xiāo:
结构:
左右
部首:钅
组词:销毁
畅销
造句:对于市场上销售的黄色书刊,我们要坚决销毁。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第六笔是小竖。
奉fèng:
结构:上下
部首:大
组词:奉命
阴奉阳违
造句:战士们奉命开赴灾区,抢险救灾。
书写指导:注意下半部不是“丰”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并造句。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有名。形容名声极大。
造句:如巨龙般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造句:这些小叶子如众星拱月般环绕在紫玉兰花周围。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
造句:这座庙宇已恢复成以往金碧辉煌的样子了。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结构新奇,精巧美观。
造句:今天的天空如一件艺术品般玲珑剔透。
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
造句: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
四、整体感知。
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给课文划分层次。
【出示课件】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毁灭。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了解了时代背景及部分段落的意思,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为的无比仇恨。
六、课堂练习。
一、补充词语。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山(乡)村野
亭台(楼)阁
二、连一连
不可估量的
亭台楼阁
金碧辉煌的
损失
玲珑剔透的
殿堂
三、判断对错。
1.“不可估量”的“量”读liáng,不读liàng。(

)
2.“玲珑剔透”的“剔”读tì,不读tī。(

)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ǐ
miè

liáng
huī
huáng
diàn
táng
bǎo
lǎn
二、请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销????消?
1.这种款式的衣服在市场上很(
)。?
2.听了这个好(
),大家都流下了眼泪。?
三、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玲珑剔透(tì)
不可估量(gū)
众星拱月(gǒng)
B.安澜园(lán)
统统掠走(tōng)
灰烬(jìn)
C.毁灭(huǐ)
举世闻名(wén)
亭台楼阁(gé)
提升训练营
四、我能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错误的画上“×”)
1、“损”:左右结构,部首是“扌”,音序是“S”。(√)om]
2、“宏”:半包围结构,部首是“_”,音序是“H”。(ⅹ)
3、“举”:独体字,没有部首。(ⅹ)
4、“销”:部首是“金”,除部首外要查“7”画。(√)
五、按要求写句子。?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改为感叹句:
2.改为反问句:
3.改为双重否定句:???????????
??????????????????
思维大练兵
六、课外阅读。
致巴特莱的信(节选)

雨果
有一天,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
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
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1.选择答案。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态度是(
)

A.大加赞赏
B.愤怒斥责
C.有时赞赏有时批评
2.雨果在信中所说的“两个强盗”是指
(
)和(
)

3.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
第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基础百花园
一、看拼音,写词语,
毁灭
估量
辉煌
殿堂
饱览
2、请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1.畅销
2.消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的组词及运用能力。
三、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选C
解析:A项中“玲珑剔透”的“剔”应读“tī”;
B项中“统统掠走”中的“统”应读“tǒng”。
提升训练营
四、我能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错误的画上“×”)
1.√
2.ⅹ
3.ⅹ
4.√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难道圆明园的毁灭不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3.圆明园的毁灭不可能不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型的掌握。
思维大练兵
六、课外阅读。
1.B
2.雨果在信中所说的“两个强盗”
是指
(法国)
和(英国)。
3.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因为英吉利和法兰西抢夺并毁坏的是一座文化、建筑、艺术的宝库,毁坏的是一座在世界历史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皇家园林。这是强盗行径,他们的行为终将被记录在历史上,被世人所唾弃、谴责,所以他们会受到法律制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