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26课《忆读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本课1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认识3个多音字。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师:你能回忆起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
学生自主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文章《忆读书》,看看冰心奶奶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橘灯》等。
二、自读感悟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1.作者都读了哪些书?对这些书都有什么评价?
2.作者回忆读书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自读自查:
1.同桌互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同时画出重点字词。
2.把作者读过的书找出来并记录下来。
三、字词揭秘
1.会认字:舅
斩
凯
葛
浒
传
着
鲁
煞
寇
贾
卷
刊
琐
栩
呻
某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出示课件,重点认读课件上的字词。
2.会写字:舅
津
斩
限
凯
葛
述
贾
衰
刊
琐
朴
篇
某
出示课件,学生交流,自学生字。
个别字讲解书写注意事项。
3.多音字:
出示课件,学习文中两个多音字“传”“煞”“卷”,学习组词并运用词语造句。
4.词语学习:
(1)结合图片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运用所学词语。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理解了课文中的字词,初步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知道了作者把读书看作生命最大的快乐。
五、课堂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舅(
jiù
)
父
凯(kǎi
)旋
衰(
shuāi
)老
消遣(
qiǎn
)
水浒(
hǔ
)传
烦琐(
suǒ
)
2.比一比,再组词
津(
问
津
)
斩(
斩
断
)
凯(
凯
旋
)
律(
规
律
)
析(
分
析
)
铠(
铠
甲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不透彻。
(一知半解)
繁杂琐碎
(烦琐)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栩栩如生)
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消遣)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生字生词比较多,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26课《忆读书》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áo
jié
shèng
shuāi
xiāo
qiǎn
(
)
(
)
(
)
kǎi
xuán
shéng
suǒ
shī
piān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juǎn(
)
zháo(
)
chuán(
)
卷
着
传
juàn(
)
zhuó(
)
zhuàn(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有味
一知(
)(
)
(
)(
)无味
兴亡(
)(
)
风花(
)(
)
(
)(
)如生
提升训练营
四、照样子写词语
栩栩如生(AABC)
(
)
(
)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自己的读书经历的?
2.文中提到了读哪几本书
的感受?重点提到了哪本?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思维大练兵
六、阅读理解
留几本书在窗台
星期天收拾房间,顺便整理书柜。书大都是新的,买回来还没翻过。有几本落了厚厚的灰,用湿布擦了,随手丢在窗台上晾着。?
再进书房时,只觉眼前一亮。迎面窗台上的书随意躺着,有一本斜放在红红的“中国结”上。淡紫色窗纱轻拂过书面,宽大的窗台显得生动明媚。原来,书可以不用整齐地码在书柜里,也可以不用机械肃穆地正襟危坐着。书在窗台上很显眼,淡雅的鲜艳的封面堆叠,有些乱,却是明亮可喜,一进门就入了眼。我的心情也轻松愉快,就想坐下来,细读一番。?
这个念头,让我吃了一惊。细致认真地读一本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书,曾经是我的最爱。端着饭碗看,躲在被窝里看,连上厕所也是手不离书。最喜黄昏时,端了小凳坐在院子里,看《当代》,看《花城》,不知天黑不觉肚饿,每次被母亲催着赶着进屋还舍不得放下。那会儿,好书,如友。?
那一年生病住院,怕闷,带了《宋词三百首》《闲情偶寄》。医院建在山下僻静处,病房夜里不熄灯,正好读书。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dí)荡得妥帖舒畅。精神面貌实不像一个病人。出院时,书角已被翻得起毛打卷。好书,胜药。?
?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时间长了翅膀,“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一天、一月、一年,快得让人招架不住。每天来去匆匆,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天恨不能掰成两天用。日子仿佛是被抽打着的陀螺转个不停,再难挤出时间来读书了。黄庭坚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想来我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坐在窗台,伸直腿,书搁在腿上,慢慢翻看。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笼在书页上,文字构建的美妙意象和感觉瞬间渗入全身,心在字里行间跳跃飞翔,喜悦漫溢开来。窗外,天蓝如洗,云作奇峰。这景被窗户框成了画,清新至极。身边的书故人一般围拢着,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捧着书坐着,直到最后一缕阳光从书页里消失,暮色在身边聚集,犹不忍释卷。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这个下午也变得安静美好,有了回味。其实,日出日落,每天的时间并没有走快一分,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神经紧绷了,脚步加快了,也让我们的心浮躁不安。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是的,即使停一停看看身边的风景,读读手边的书,哪怕是安静地听完一首优美的曲子,也会让单调的生活充满暖暖阳光,使精神舒缓、愉悦、充实。
眼前,无意中留在窗台上的书,让我知道,阅读,其实一直是我心里最深切的渴求与向往。留几本书在窗台,以便随时翻阅,在忙碌中休闲一回,给心灵放个假,重新体验读书的乐趣,并且也将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1.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书?
2.读书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感受?
答案:
一、豪杰
盛衰
消遣
凯旋
绳索
诗篇
二、略
三、津津
半解
索然
盛衰
雪月
栩栩
四、津津有味
井井有条
欣欣向荣
(本答案仅作参考)
五、1.时间
2.《三国演义》《水浒传》《荡寇志》《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
重点提到《三国演义》
3.这句话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大家的勉励。
六、1.《当代》《花城》《宋词三百首》《闲情偶寄》
2.好书,如友;好书,胜药;好书,怡人。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26课《忆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地朗读课文
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懂得“读书好”的道理,还要“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懂得“读书好”的道理,还要“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难点:
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知道了读书是作者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接下来,让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学习这篇课文。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作者回忆了哪些读书的经历?读书都有哪些好处呢?
2.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二、课文精讲
师:齐读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小结:这句话是课文第一部分。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齐读第2自然段,总结段意。
小结:第2自然段写“我”七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
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作者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之类的。
指名读3——5自然段
第3自然段写“我”听舅父讲《三国演义》总是意犹未尽。
教师简单讲述“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的故事。
“含泪上床”表现了作者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惦记,写出作者对《三国演义》的着迷。这也是激起作者读书兴趣的原因。
第4自然段写“我”下定决心,自己读《三国演义》。
“咬了牙”“一知半解”可以看出作者由于识字量有限,读起书来很困难,但是求知精神很坚定。
“居然越看越明白”说明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所以就越看越明白了。
读书方法讨论:
作者七岁时已经开始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了,她自己也提到是从“一知半解”开始读的,很多字也都不认识,但是最后居然“越看越明白”了。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对小学生来说,如果读书时要求每个字都认识,每段话都理解,会让学生对读书失去兴趣。读书时不妨学习本文的作者,可以有不认识的字,可以“磕磕绊绊”“连滚带爬”的读。相信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第5自然段写“我”读了很多次,才读完整本《三国演义
师:作者“读了哭,哭了读”,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非常喜欢《三国演义》,被书中的人物和情节给感染了,同时看出作者读书很用心,很投入。
齐读第6自然段
第6自然段写“我”喜欢《水浒传》的原因。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客观中肯地评价了《水浒传》和《荡寇志》,说明了自己喜欢《水浒传》的原因。
齐读第7自然段
第7自然段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不同时期的“我”对《红楼梦》的感悟.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作者对《红楼梦》的认识与理解在不断加深。
齐读第8自然段
点出“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小结: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读书经历。回忆读书经历,点出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师: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舅父讲的《三国演义》让作者听得“津津有味”,“好听极了”,经常带着期待“含泪上床”,“咬了牙”自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齐读第9自然段
第9自然段:写出了自己读书的收获和喜好。
在对比中写出了自己读书的喜好。
齐读第10自然段
第10自然段:强调了读书也是要有选择的。
小结: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择善而读。以自己的经验说明如何挑选好书。
齐读第11、12自然段
从读书的意义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希望。
小结: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读书感悟。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四、板书设计:
丰富情感,获得美感
读书好
扩大知识面
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忆读书
多读书:
“读万卷书”
最大的快乐
读好书:
比较、选择
五、课后延伸
拓展阅读: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通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通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节选自《爱读书的余秋雨》
这段话写了余秋雨4岁时用“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换取借一本书的机会,说明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并愿意为了读书付出更多的辛苦。当然,这些付出也让他收获了很多。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作者小时候读书的方法对现代小学生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阅读兴趣,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日常阅读中可以借鉴。(共36张PPT)
语文精品课件
26忆读书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
字词揭秘
03
自读感悟
02
课前导读
01
课堂小结
04
课堂练习
05
课前导读
你能回忆起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文章《忆读书》,看看冰心奶奶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橘灯》等。
自读感悟
1.作者都读了哪些书?对这些书都有什么评价?
带着问题读课文:
2.作者回忆读书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自读检查:
1.同桌互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同时画出重点字词。
自读感悟
2.把作者读过的书找出来并记录下来。
我会认
字词揭秘
舅
父
斩
钉截铁
凯
旋
诸葛亮
水
浒
传
着
力
鲁
智深
地
煞
jiù
zhǎn
gě
kǎi
hǔ
zhuàn
zhuó
lǔ
shà
我会认
字词揭秘
荡
寇
志
贾
宝玉
书
卷
报
刊
烦
琐
栩栩如生
呻
吟
某
年
kòu
jiǎ
kān
juàn
suǒ
xǔ
shēn
mǒu
我会写
舅
津
斩
限
凯
字词揭秘
贾
衰
琐
刊
朴
葛
述
篇
某
我会写
舅
字词揭秘
jiù
结构:上下
部首
:
臼
组词:
舅父
舅妈
造句:母亲的弟兄称为舅父。
书写指导:书写时自行要紧凑,“臼”字变扁宽,“田”字也略扁宽。
我会写
津
字词揭秘
jīn
结构:左右
部首:氵
组词:津津有味
问津
造句:这些故事我看得津津有味。
书写指导:右上边中间一竖要长,下边是两横,上短下长。
我会写
斩
字词揭秘
zhǎn
结构:左右
部首:车
组词:斩钉截铁
斩断
造句: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从不拖泥带水。
书写指导:“车”作偏旁时变窄,下面一横变短提,“斤”首撇短平。
我会写
凯
字词揭秘
kǎi
结构:左右
部首:几
组词:
凯旋
凯歌
造句:大家敲锣打鼓,迎接凯旋的奥运健儿。
书写指导:“山”
要扁小,“己”要窄小,下边竖弯钩变为竖提,“几”字上窄下边宽展,最后一笔近似于横斜钩。
我会写
贾
字词揭秘
jiǎ
结构:上下
部首:贝
组词:
贾宝玉
贾府
造句: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书写指导:“覀”要扁宽,“贝”末笔点稍长,收笔要重。
我会写
衰
字词揭秘
shuāi
结构:上中下
部首:亠
组词:
兴衰
衰老
造句: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鉴明得失。
书写指导:上窄下宽,“口”要扁,有一长横贯穿,下边长撇和捺要舒展。
我会写
篇
字词揭秘
piān
结构:上下
部首:?
组词:
诗篇
篇章
造句:泰山是五岳之首,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经典的诗篇。
书写指导:书写要紧凑。“户”框要扁,撇向外舒展,下框要扁宽,里面一横两竖要短小。
多音字
字词揭秘
传
chuán
传奇
他的经历中有许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zhuàn
水浒传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多音字
字词揭秘
shā
煞风景
在美丽的景区乱扔垃圾,真是太煞风景了。
shà
凶神恶煞
这个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看了让人害怕。
煞
多音字
字词揭秘
juǎn
卷发
这姑娘一头金色的卷发。
juàn
书卷气
他穿着宽大的白衬衫,四十五岁的脸上依旧书卷气十足,像个刚上完早课的大学讲师。
卷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津津有味】光形容非常有滋味,有趣味。
造句:这本小说内容曲折离奇,他看得津津有味。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豪杰】才能出众的人。
造句:李清照可谓是女中豪杰。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一知半解】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不透彻。
造句:一知半解的认识,会造成学习上更大的障碍。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厌烦】因不耐烦而讨厌。
造句:小男孩儿不停地无理取闹,让人厌烦。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造句:他感到生活索然无味。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造句:雄孔雀长着一身华丽的羽毛。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造句:画上的鸟儿栩栩如生,似乎要展翅飞翔。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消遣】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造句:美丽的公园是人们饭后消遣的好去处。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烦琐】繁杂琐碎。
造句:他厌倦了每天烦琐的工作。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文中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一般作“无病呻吟”。
造句:这篇文章根本就是无病而呻,所以被编辑退稿了。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
造句:这世界会原谅我多愁善感,但我有些自作多情。
词语学习:
字词揭秘
【心动神移】形容某处景色或某件作品特别能感染、打动人,使人心神为之移动。
造句:这色彩斑斓的秋天让人心动神移。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理解了课文中的字词,初步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知道了作者把读书看作生命最大的快乐。
课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舅
.
衰(shuāi
)老
.
(jiù
)
父
凯
.
(kǎi)
旋
.
消遣(qiǎn)
.
烦琐(suǒ)
水浒
.
(hǔ)传
课堂练习
二、形近字组词。
津
律
铠
凯
析
斩
(
问津
)
(
规律
)
(
斩断
)
(
分析
)
(
凯旋
)
(
铠甲
)
课堂练习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不透彻。
(一知半解)
繁杂琐碎
(烦琐)
(栩栩如生)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消遣)
感谢观看(共22张PPT)
语文精品课件
26忆读书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
课文精讲
02
课前导读
01
课堂总结
03
课后延伸
04
家庭作业
05
课前导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知道了读书是作者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接下来,让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学习这篇课文。
课前导读
品读课文,想一想:
1.作者回忆了哪些读书的经历?读书都有哪些好处呢?
2.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课文精讲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突出读书感受的强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课文精讲
“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第2自然段写“我”七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
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作者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之类的。
“”内的话是引用《三国演义》卷首语中的一段话。
课文精讲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第3自然段写“我”听舅父讲《三国演义》总是意犹未尽。
表现了作者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惦记,写出作者对《三国演义》的着迷。这也是激起作者读书兴趣的原因。
课文精讲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故事大意是:在桃园里,主人张飞摆酒宴请刘备和关羽,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并结拜成异姓兄弟,愿意共同出生入死。三位主角结拜完毕之后所做的事情就是带着一些兵卒去和当时的乱贼黄巾军交战并战胜了他们,这是他们三个英雄首次在战场上立功。
课文精讲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第4自然段写“我”下定决心,自己读《三国演义》。
可以看出作者由于识字量有限,读起书来很困难,但是求知精神很坚定。
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所以就越看越明白了。
课文精讲
读书方法讨论:
作者七岁时已经开始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了,她自己也提到是从“一知半解”开始读的,很多字也都不认识,但是最后居然“越看越明白”了。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课文精讲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第5自然段写“我”读了很多次,才读完整本《三国演义》。
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非常喜欢《三国演义》,被书中的人物和情节给感染了。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读了哭,哭了读,看出作者读书很用心,很投入。
课文精讲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第6自然段写“我”喜欢《水浒传》的原因。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客观中肯地评价了《水浒传》和《荡寇志》,说明了自己喜欢《水浒传》的原因。
课文精讲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第7自然段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不同时期的“我”对《红楼梦》的感悟。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作者对《红楼梦》的认识与理解在不断加深。
课文精讲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事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读书经历。回忆读书经历,点出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课文精讲
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舅父讲的《三国演义》让作者听得“津津有味”,“好听极了”,经常带着期待“含泪上床”,“咬了牙”自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课文精讲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起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第9自然段:写出了自己读书的收获和喜好。
不仅写出了读书的好处,而且点出学会了挑选、比较,说明作者在读书过程中不断成长。
在对比中写出了自己读书的喜好。
课文精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择善而读。以自己的经验说明如何挑选好书。
第10自然段:强调了读书也是要有选择的。
课文精讲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读书感悟。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希望。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最大的快乐
忆读书
丰富情感,获得美感
读书好
扩大知识面
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读好书:
比较、选择
多读书:“读万卷书”
课后延伸
拓展阅读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通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通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节选自《爱读书的余秋雨》
这段话写了余秋雨4岁时用“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换取借一本书的机会,说明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并愿意为了读书付出更多的辛苦。当然,这些付出也让他收获了很多。
家庭作业
盘点本课出现的书,查找资料完成下列表格。
书名
作者
著书年代
主要人物
感谢观看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26课《忆读书》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豪(
)杰
斩(
)断
兴衰(
)
传(
)记
天罡(
)
地煞(
)
栩(
)栩如生
二、辨字组词
琐(
)
豪(
)
篇(
)
锁(
)
毫(
)
偏(
)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传
着
(
)(
)
(
)(
)
提升训练营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作者小时候最早读的一本书是《西游记》。(
)
2.关羽、诸葛亮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
3.相比《水浒传》,作者更喜欢《荡寇志》。(
)
4.作者读《红楼梦》的时候大概是十二、三岁。(
)
五、课文整体梳理。
1.作者按
顺序来写读书的经历。表示顺序的词语有
。
2.本篇文章表达了作者
样的情感。
答案:
háo
zhǎn
shuāi
zhuàn
gāng
shà
xǔ
略
略
四、1.×
2.√
3.
×
4.
√
五、1.
时间
七岁时、十二三岁时、中年以后、1980年
2.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