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知道“中华民国”的创建过程及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
2.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所采取的措施和过程,从而认清袁世凯丑恶嘴脸。
3.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
重点:中华民国的创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意义。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
1.播放歌曲:《走向共和》主题曲《曙色》,并出示歌词。引导学生重复“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2.设问:(1)歌词中“风吹过,雨打过”是指中国哪段历史?(2)近代中国是如何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出示课题。
学生活动:
1.生欣赏歌曲,齐诵中间精彩片段
2.生思考回答:感受中国近代屈辱的岁月。面对民族危机,有多少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
二、教材引导 自主学习
见课前预习
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叙述:武昌起义胜利后,辛亥革命进入第二个阶段——创立民国。
1.设问:“中华民国”是如何创建的?
多媒体展示“中华民国”创建的过程,(1)孙中山回国 (2)被选为临时大总统(解释临时大总统含义)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4)颁布《临时约法》。与学生校对自主性学习结果。
2.多媒体展示孙中山回国。出示材料:孙中山答记者问:“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请一生朗读。
师问:孙中山这句话可以解读出哪些信息?
生答:临时大总统誓言。
出示材料:《临时大总统誓词》简体字版。请一生朗读。
师问:临时大总统誓言是如何体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的?
生阅读材料,分析临时大总统誓言。思考回答问题(从三民主义的角度)。
3.多媒体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出示《临时约法》内容(略),阅读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什么性质?
答: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辛亥革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请你简要说明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答: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出示材料: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设问:根据材料,分析袁世凯将会采取何种行动?革命派将会如何回应?
出示材料:孙中山的话“使他不可能不好……”
5.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回答
获取列强支持;逼清帝退位;逼孙中山让位。
6.出示材料: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覆灭。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设问:如何看待袁世凯的这些行为?为什么辛亥革命最终会出现这种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1)革命党人软弱妥协;(2)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3)袁世凯采取欺骗手段。
7.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回答
(夺取革命果实,客观上推翻了清王朝)
四、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知识回顾: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分析临时大总统誓词,理解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了解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
五、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见
课后作业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都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最终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全面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