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9 13: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1.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
2.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共成立的意义;
3、了解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难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我们走过“自己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让我们追根溯源,从头说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教材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被侵略奴役的命运。中国历史的发展需要新的革命力量,需要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讨论一 教材P65材料研读。上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五四运动后,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唤起民众以寻求救亡爱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更加广泛传播的同时,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使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觉醒并自觉开展斗争,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
讨论二 教材P67课后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展示了伟大力量;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讨论三 如何理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的论断的?
(1)从领导政党看,中国革命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改变了过去只有资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的状况。(2)从革命彻底性上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改变了过去反帝反封建不彻底的状况,使全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3)从统一战线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工农群众,改变了过去资产阶级不敢发动群众的做法。(4)从革命前途看,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把民主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方向。(5)从革命结果看,中国共产党改变了过去反帝反封建斗争屡遭失败的状况,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教材研读
(1)人物扫描P63,《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刊物、文章各是什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
李大钊;《新青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处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2)《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共产党早期组织颁布于哪些地方?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谁在什么地方建立的?你知道毛泽东在哪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吗?
国外有东京、巴黎,国内有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等。陈独秀,上海。长沙。
(3)《中共一大上海会址》和歌曲《南湖的般啊党的摇篮》。
这里正是被无数人称为“红色狂飙”的起点;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起航。这里分别指哪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确立的中心任务和领导机构是什么?
上海和浙江嘉兴;领导工人运动;中央局。
(4)展示: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和“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讨论归纳:《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们的悲惨境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代表利益(中华民族)、革命前途(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革命道路(武装夺取政权)。
(5)中共二大提出了什么样的革命纲领?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6)中共成立后是怎样开展中心工作的?结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
成立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工人运动。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掀起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7)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五四运动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四、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课后作业
这节课也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首先对“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这个问题怎样呈现给学生,既不冲击重点,学生还不好理解,这个问题还需探讨,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谈感受时展开的不够。本课内容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取舍,有效达到目标,还要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