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管鲍之交》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人版《管鲍之交》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9 11: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管鲍之交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
,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二、熟悉文本,完成填空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
)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
)言。已而(
)鲍叔事(
)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
)焉。鲍叔遂进(
)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
)齐。齐桓公以(
)霸,九合诸侯,一匡(
)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
)逐于(
)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知我不遭(
)时也。吾尝三战三走(
),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
)小节,而耻(
)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
)身下(
)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三、整理字词
1.
古今异义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古义:
今义:找职业
古义:
今义:经济困难
2.
重点字词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分财利多自与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鲍叔终善遇之
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吾始困时
尝与鲍叔贾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齐桓公以霸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吾始困时
3.
词类活用
鲍叔不以我为贪
鲍叔不以我为愚
鲍叔不以我为怯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召忽死之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身下之
4..
特殊句式
管仲既用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吾幽囚受辱
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
分财利多自与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5.翻译下列各句
(1)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4)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5)?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赏析文本
这篇文章并没有将笔墨放在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鲍之间的交谊,这是本传的主题,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本,概括一下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
你如何评价鲍叔牙?请用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鲍叔牙的品行。
管鲍之交答案:
1.
古今异义
不以为言
古义:以之为
今义:认为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古义:出谋办事
今义:找职业
古义:困厄,窘迫
今义:经济困难
2.
常见实词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
侍奉(动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替(介词)
分财利多自与
给(动词)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游,来往(动词)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欺骗,此指占便宜(动词)
鲍叔终善遇之
友善(形容词)
管仲囚焉
囚禁(动词)
鲍叔遂进管仲
保举,推荐(动词)
九合诸侯
会盟
(动词)
一匡天下
匡正
(动词)
吾始困时
穷,缺乏财物(形容词)
尝与鲍叔贾
做买卖(动词)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做官(动词)
多次(数量词)
知我不遭时也
遇,逢(动词)
吾尝三战三走
逃(动词)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推重,赞美
(形容词)
4.
常见虚词
齐桓公以霸
凭借(介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却(转折连词)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而是(并列连词)
鲍叔不以我为贪
把(介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替(介词)
鲍叔知其贤
他(代词)
及小白立
等到(介词)
管仲囚焉
语气助词
管仲既用
已经(副词)
管仲之谋也
的(助词)
吾始困时
当初(副词)
尝与鲍叔贾
曾经(副词)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介词)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在(介词)
5.
词类活用
鲍叔不以我为贪
贪婪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鲍叔不以我为愚
愚笨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鲍叔不以我为怯
胆怯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使……穷困(使动用法)
召忽死之
为……而死(为动用法)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为羞(意动用法)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为耻(意动用法)
以身下之
居于…….下(名词活用作动词)
6.
特殊句式
管仲既用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
吾幽囚受辱
被动句
任政于齐
状语后置
齐桓公以霸
省略句
分财利多自与
宾语前置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判断句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黑体字的翻译)
1、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盟诸候,完全控制了天下,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4.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
1.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如下: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知贤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忍让  (3)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荐贤  (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忍让  (5)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相信  (6)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信任  (7)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理解  (8)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理解  (9)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支持  
总结:不管管仲是不是真的贪心、愚笨、不才、胆怯,鲍叔牙都忍让、信任、理解他,并且极力举荐管仲,把自己置身于管仲之下。
2.知贤、荐贤、让贤,宽容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无私、高尚。引用毛泽东评价白求恩的话,鲍叔牙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