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19 10: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
座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土壤颗粒中肉眼看不清的是(???
)。
A.?沙??????????????????????????????????????????B.?黏土??????????????????????????????????????????C.?粉沙
2.土壤中的盐分其实是被水溶解的
(
??)。
???
A.?腐殖质???????????????????????????????????????B.?矿物质???????????????????????????????????????C.?沙子
3.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
???)。
?
A.?土壤????????????????????????????????????????B.?腐殖质????????????????????????????????????????C.?空气
4.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
5.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
)内。
A.?地核?????????????????????????????????????????B.?地幔?????????????????????????????????????????C.?地壳
6.粉沙的大小是(???
)。
A.?直径小于
毫米?????????????????????B.?直径小于2毫米?????????????????????C.?直径小于
毫米
7.水的流速快,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强?????????????????????????????????????????B.?弱?????????????????????????????????????????C.?无法判断
8.如下图,地震经常发生在(???
)处。
?
A.?甲?????????????????????????????????????????????B.?乙?????????????????????????????????????????????C.?丙??
9.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是(???
)。
A.?没有关系??????????B.?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C.?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
10.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类化石,这说明(???
)。
A.?这里曾经是海洋地形,后来变迁为陆地
B.?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
C.?贝壳这样的生物原来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后来才到水中
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
1.地震会产生湖泊。(???

2.冰川的移动非常快。(???
)??
3.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保护。(???

4.从地形图上看,地球表面是极为平坦的。(???

5.在多暴雨的山区,山脚下是不适合修建房屋的。(???

6.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会看到有分层的现象产生。(???

7.地球表面的形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全都表现得很猛烈。(???

8.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受到的灾害。(???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
1.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发生。
2.在河流的下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在河流入海口形成________。
3.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4.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很
________,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________。
5.________?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________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6.小金奶奶家的花盆里放了很多的鹅卵石,它们是奶奶在附近的河床上捡来的。这说明小金奶奶家最可能住在河的________游,这种形状的石头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7.________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__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人海口往往是________。
8.地球内部运动有时能让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________和________。下图所示的现象可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
?
四、连线题(共5分)
请你将“雨对土地的侵蚀”模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与实际的情况用线连起来。
坡形土堆?????????????????????
下雨
垂直的土壁????????????
?
?
?
山坡上的沟渠
喷水器喷水??????????????????
地表径流
泥浆流到盆子里????????????
悬崖
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
土壤裸露的山坡
五、简答题(共20分)
1.(1)什么是风化,造成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风化与地貌有什么关系?
2.还记得老师把多层毛巾叠起由两边向中间挤压的情景吗?那是在模拟什么现象?会出现什么现象?
4.把一个漏斗插入一个干燥的小塑料瓶瓶口,灌入一至两勺苏打水。把瓶子放到一个大的盆子里(防止喷出来的水弄湿地面)。缓缓加入一杯白醋。同时加入几滴食用色素就可以得到一座彩色的“火山”。白醋和苏打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很多泡沫,泡沫会冲出瓶口(瓶子越大,需要的醋就越多),形成“火山喷发”。结合实验,说一说火山是怎么产生的。
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
1.如图,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人冷水中,反复几次。
(1)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足:________。
(2)实验中的酒精灯代表自然界中温度较________的环境。
(3)实验中,岩石会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现象。
(4)这个实验属于________。(填“对比实验”或“模拟实验”)
(5)自然界中,岩石发生变化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河流的上游,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这些岩石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着变化。其中,渗入岩石裂缝的水在冬季会造成岩石裂缝变大。
(1)由于受到水、空气或生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小石子烧热后立即放入水中,反复几次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3)小金想验证流水对岩石变化的影响。他将几块岩石放在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摇晃。
①关于“为什么要剧烈摇晃塑料瓶”,下面哪一种解释是合理的?(________?)。
?
A.主要是为了模拟自然界中正在发生的地震
?
B.主要是为了让瓶中的水像江河那样流动起来
?
C.主要是为了让瓶中的石块能够撞击到塑料瓶壁
②请你描述塑料瓶中的岩石和水在实验结束时分别出现的变化。
岩石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B
2.
B
3.
A
4.
B
5.
C
6.
C
7.
A
8.
A
9.
B
10.
A
二、1—8

×××
√√×

三、
1.侵蚀;沉积
2.
沉积;平原
3.沙砾(小石子);沙;粉沙;黏土
4.深;浅
5.腐殖质;盐分
6.
中;水流的侵蚀作用
7.
侵蚀;沉积;平原
8.
火山;地震;地震
四、.
五、1.
(1)水、风气温、牛物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叫做风化。造成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冷热变化、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2)风化作用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即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2.是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会出现毛巾中间凸起的现象。
3.
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下岩浆从底壳薄弱的地段冲出表面,形成了火山。
六、
1.
(1)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2)高
(3)风化
(4)模拟实验
(5)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风的作用等
2.
(1)风化
(2)水中出现了少量碎小的岩石,这说明了冷热作用能使岩石发生变化。
(3)B;岩石碎裂,出现较多碎屑,小石子变得圆滑了;清水变浑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