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 声音的特性 课件(34+2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 声音的特性 课件(34+2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11:41:06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1课时
响度、音调、音色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为什么我们接电话时,能通过对方的声音,知道对方是谁?
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响度、音调、音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响度
人们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
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
探究实验: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
(1)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吉他弦;
(2)音箱喇叭纸盆里绿豆的跳动
轻轻拨动小提琴的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用力拨动小提琴的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结论:
拓展:
响度除跟物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例1】(多选)下列几项措施中,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的是(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
D.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小
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声音的响度与声源距离人耳的远近有关,声源离人耳越近时,响度越大;声源离人耳越远时,响度越小.
AD
音调和频率
把钢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
下面请大家观察老师演示的实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发声时的振动情况和发声特点.
(钢尺振动较快)
(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此时钢尺振动较慢)
演示1: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一些,并拨动钢尺.
演示2: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一些,再次拨动.
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较快,发出的声音尖而细;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低而粗.
思考:这两首歌的高低音一样吗?
请欣赏
得出结论: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同学们刚刚说的声音尖而细和低而粗就是指声音的音调.
那么,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刚才的实验中,钢尺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
.
在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振动的快慢.
知识点:
1.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2.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例2】(2015?安徽)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
会降低.
音调
解析: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例3】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与什
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得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解析: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得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频率
示波器的作用及用法:
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
实验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实验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学生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结论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
结论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观察波形图时,波形越密,说明音调越高;波形越稀,说明音调越低.
音乐1
音乐2
音乐3
音乐欣赏
音色
你能听得出这三种音乐分别是哪种乐器演奏出来的吗?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演奏二胡和小提琴,感受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得出结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例4】“闻其声知其人”意思是说只要听到熟人讲话的声音,即使没有看到讲话的人也知道谁在讲话,这是根据声音的
的特性来判断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解析:我们可以合唱同一首歌曲,说明不同的人可以发出同一音调.当然,不同的人发声时,也都有正常的响度,可见音调和响度不是特色,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音调和响度来判断是谁在讲话,但是不同的人讲话时的音色是不同的,这就是特色,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发声者是谁.
C
课堂小结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1.声音的高低
2.音调与声源振动快慢有关
3.频率及其单位
1.声音的强弱
2.响度与声源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能够区分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共28张PPT)
第2课时
噪声的防治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
1.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干扰
人们正常休息
2.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
的声音,长期生活在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产生神经衰弱、头疼等疾病.
分贝(dB)
最微弱
90dB
3.控制噪声从三方面入手,即防止
,阻断
,防止
.
噪声产生
噪声传播
噪声进入耳朵
噪声
stop
大自然中的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
噪声的来源、等级和危害
在我们周围,噪声通常来自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电机、机床等工业机械,以及空调等家用电器等。
噪声的影响
城市噪声的来源分类
主要来源
日常生活
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
建筑施工
④建筑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时发出的噪声等.
①日常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4)举例
②工业生产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
③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
适用区域
白天环境噪声/dB
夜晚环境噪声/dB
特别需要安静的康复疗养区
50
40
居民、文教、行政办公区
55
45
商业中心区、商业与居民
混合区
60
50
工业中心区
65
55
交通干线道路(公路、航
道)两侧
70
55
铁路干线两侧
70
60
了解我国城市环境声强及标准
问题: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②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③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例1】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
).
A.使人失去听力
B.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所造就的环境较理想,较安静
解析:监测装置上显示的噪声分贝数是68dB,低于保证人们工作和学习的70dB的噪声标准,但高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的上限50dB的噪声标准.
C
控制噪声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

摩托车的消声器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阻断它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禁止鸣笛标志
汽车消声器
枪管消声器
控制噪声被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植树种草(吸收噪声)
隔声板
戴耳罩
【例2】小华是本班物理学习小组的组长,本组几名同学经常在小华家一块儿学习.但小华的邻居家经常播放歌曲,而且音量较大,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组的几名同学各抒己见.
小红:请邻居把音乐关小一些.
小刚:把门窗都关紧好一些.
小敏:用棉球将双耳塞住.
你认为谁的办法好呢?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例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可利用的器材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1)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
机械闹钟
B
解析:
音叉和机械闹钟都能发声,但发声的音叉其振动易受隔声材料影响,故声源宜用闹钟;两种实验方案中最佳的是B,因为A方案在响度相差不大时,不易区分开.
(2)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泡沫、衣服、锡箔纸
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
噪声体系
发生
传播
接收
控制噪声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课堂小结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