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气压强极限挑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大气压强极限挑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9 10: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大气压强极限挑战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历史上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的著名实验是(  )
A.牛顿实验B.马德堡半球实验 C.阿基米德实验 D.托里拆利实验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皮碗对吸B.瓶吞鸡蛋 C.纸托水杯 D.橡皮膜凸出
3.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能支持水柱10m高 B.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D.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某次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大气压强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其可能的原因是(  )
A.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 B.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
C.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D.水银槽内水银过多
5.如图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_?????¨Aé??????°?_压小于大气压 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④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泉前A球内为真空。上述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6.如图1所示,静止时U型管两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图2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
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7.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_?????????è??????°?_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21cnjy.com
A.B. C. D.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一次性纸_???è????????è?°é??_灯模型,用支架支在白炽灯上,点亮白炽灯,纸杯就旋转了起来。更换不同瓦数的白炽灯泡,以及利用透明塑料片卷成的不同长度的圆筒加在走马灯上方,都可以观察到纸杯的转速发生了改变。同学们就此发表了四条意见:①因为空气对流,纸杯发生了旋转;②塑料圆筒长度越长,纸杯旋转得越慢; ③白炽灯的瓦数越大,纸杯旋转得越快; ④纸杯的转动方向与杯底开口方向相反。其中与事实符合是(  )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共1小题)
9.在学习了_?¤§?°?????????????_识后,甲、乙两地的师生通过交流,决定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地点的大气压强”。两地的同学同时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分组实验,各组同学均进行了正确的实验,并将测得的水银柱高度h甲和h乙的数据通过交流、汇总,记录在表中:www.21-cn-jy.com
地点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甲地测得的水银柱高度h甲(厘米) 75.8 75.8 75.8
乙地测得的水银柱高度h乙(厘米) 74.3 74.3 74.3
(1)分析比较表中第二行或第三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1*cnjy*com
(2)分析比较表中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版权所有:21教育】
(3)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一起认真思考、分析了两地实验数据不同的原因,以下合理的选项是   。
A.两地所处的海拔高度不同B.两地同学所选用的玻璃管粗细不同
C.当时两地的天气情况不同D.两地同学将玻璃管管口插入水银面的深度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0.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有关压强的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1),瓶中装满_?°??????¨è????????_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下说明了   的存在;若将瓶子倾斜一些如图甲(2),该实验仍能成功,说明了   ;若将整个装置瓶口向下悬挂在密闭玻璃罩内如图甲(3),并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则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   。
实验二:在瓶子侧_?????????é??????¤?_开三个同样大小的孔如图乙,用手指堵住小孔往瓶中注满水。放开手指,观察到小孔的位置越低,从小孔射出的水越   ,说明   。
11.小明用带有_???é??????????????_盘估测大气压的值。他先将蘸点水的塑料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的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压在玻璃上的吸盘直径为d,再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甲所示。用小勺一点一点地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吸盘、小桶和细沙的总质量为m。
(1)当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等于   ,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   。(用实验测量的物理符合表示)
(2)小亮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用钩码替换小桶和细沙,每次加挂一个重为2N的钩码完成上述实验,你认为   的方法较科学,理由是   。
12.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按图组装_??¨????????¨?·????_托住弹簧测力计保持它在水平方向,然后用右手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5N.松手时发现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滑动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
(2)实验过程中小明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筒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
(3)根据小明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大气压强极限挑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历史上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的著名实验是(  )
A.牛顿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阿基米德实验 D.托里拆利实验
【分析】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大小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器材是长约1m、一端封口的玻璃管,水银、水银槽、刻度尺等;
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解答】A、牛顿实验得出牛顿定律,故A错误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并且数值很大,故B错误;
C、阿基米德实验得出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受浮力,故C错误;
D、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但涉及到了物理学中几个有名的实验,学生必须了解并记住这些实验的意义。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皮碗对吸 B.瓶吞鸡蛋
C.纸托水杯 D.橡皮膜凸出
【分析】(1)一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会改变运动状态。
(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
(3)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变化时,压强变化。
(4)大气压支持10.34m高的水柱。
【解答】A、_??????????????????_用力挤压,排出一定的气体,皮碗内的气体质量一定,当皮碗恢复原状时,体积增大,内部气压减小,外部大气压不变,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受力面积相同,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两皮碗对吸。不符合题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瓶内点燃酒精棉球,鸡蛋封住_??????????°???????_当酒精燃完后,温度下降,瓶内气压减小,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受力面积相同,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鸡蛋被压入瓶内。不符合题意。
C、1标准大气压支持10.34m高的水柱,当然能支持一茶杯水。不符合题意。
D、橡皮膜向下凸出,是因为受到液体压强的缘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时,气压减小;温度升高时,气压增大。
(3)1标准大气压支持10.34m高的水柱,能支持76cm的水银柱。
3.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能支持水柱10m高 B.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D.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分析】大气压_???é??é???????????_加而减小;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约10.3m高的水柱;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气压的大小有关;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两个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托里拆利实验则通过测量大气压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间接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解答】
A、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3×105Pa,能支持水柱约10.3m高的水柱,故A正确;
B、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气压的大小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B正确;
C、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小,所以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故C错误;
D、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大气压有关的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都是一些基础知识要注意理解着识记。21*cnjy*com
4.某次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大气压强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其可能的原因是(  )
A.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 B.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
C.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D.水银槽内水银过多
【分析】在托里拆_??????é????????è??_求先将玻璃管装满水银,再倒置在水银槽中,这样玻璃管的上端为真空,水银柱的高度反映了大气压的大小,而当玻璃管中混入空气时,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解答】A、当玻璃管中混入少量空气时,空气的压强与水银柱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因此,会使水银柱高度变小,使测量值变小,故合题意;
B、玻璃管不竖直时,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但垂直高度不会变,故不符合题意;
C、玻璃管中水银柱的压强只与水银的密度和垂直高度有关,粗细不均匀不会影响高度的大小,故不合题意;
D、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因为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垂直高度差,故不合题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故选:A。
【点评】在实际进行托_é???????????é?????_,有很多变化的因素,其中只有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而管的粗细、放置是否完全竖直、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上提或下按一点儿等,都不会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这是我们学习这一实验时应全面掌握的。
5.如图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_????¤§?°????___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④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泉前A球内为真空。上述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明确在“喷泉实验”中,是利用大气压将水压入球体中的,通过分析球体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可对每一条表述做出判断。2-1-c-n-j-y
【解答】分析“喷泉实验”的原_??????????????????_内的气压只有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水才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球体中,形成“喷泉”,故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
当喷泉停止时,内外压强平衡,此时容器中的气压与容器内水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故③说法错误;
如果喷泉最后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泉前A球内为真空,因为大气压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喷泉实验”巧妙地利用了大气压的知识,会分析球体内外的压强关系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6.如图1所示,静止时U型管两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图2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
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分析】(1)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对甲、乙两图进行分析判断;
(2)比较U型管两液面上方的大气压强,对丙、丁两图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甲图:_?°???????U??????_右边上方吹过,此时右边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左边压强不变,所以在左右两边压强差的作用下,右边液面升高,故图示合理;
乙图:气流从U型管左边上方吹_è???????¤????·?è??_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右边压强不变,所以在左右两边压强差的作用下,左边液面应该升高,而图中右边液面升高,故图示不合理;
丙图:向U型管左边充气,其左边液面上方的大气压变大,而右边液面上方的大气压不变,左边的大气压大于右边的大气压,右边的液面上升,故图示合理;
丁图:向U型管左边抽气,_????·?è?????é?????_方的大气压变小,而右边液面上方的大气压不变,左边的大气压小于右边的大气压,左边的液面应该上升,而图中右边的液面升高,故图示不合理;
综上分析可知,甲、丙两图合理,乙、丁两图不合理。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比较U型管两边压强的大小。
7.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_è???????????è?????_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应用水翼升力:水翼的上方是弧形,水流过上方时流速大,压强小。水翼下方是平面,水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使船体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
【解答】A、C、两个水翼相反放置,两个水翼受到水的压力相反,对船体不会产生向上的升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B、两个水翼都是上面平面,下面弧形,水经过上方流速小于下方流速,下方压强小于上方压强,水对船体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D、两个水翼都是上面弧形,下面平面,水经过上方流速大于下方流速,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水对船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作用。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分析水翼上下方水的流速,由流速分析压强,判断水翼受力方向。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一次性纸_???è????????è?°é??_灯模型,用支架支在白炽灯上,点亮白炽灯,纸杯就旋转了起来。更换不同瓦数的白炽灯泡,以及利用透明塑料片卷成的不同长度的圆筒加在走马灯上方,都可以观察到纸杯的转速发生了改变。同学们就此发表了四条意见:①因为空气对流,纸杯发生了旋转;②塑料圆筒长度越长,纸杯旋转得越慢; ③白炽灯的瓦数越大,纸杯旋转得越快; ④纸杯的转动方向与杯底开口方向相反。其中与事实符合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解此题首先要知道自制_???è?°é????????è??_动原理:走马灯放在白炽灯泡上面,由于白炽灯产生的热量使其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密度变小而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又被加热上升,形成对流,空气上升时推动纸杯转动。
当白炽灯泡的功率越大时,空气受热膨胀的越大,上升速度越快,纸杯转动越快;
当纸杯上的扇叶越大,受得到热气流的推力越大,纸杯转动越快。
【解答】当走马灯放在白炽灯泡上面时,扇叶由于空气被白炽灯加热而形成对流,会推动走马灯转动;故①正确。2·1·c·n·j·y
如风车图,走马灯上端扇叶受到的空气推力,所以纸杯的转动方向与杯底开口方向相反;故④正确。
当白炽灯泡的功率越大时,空气受热膨胀的越大,上升速度越快,纸杯转动越快;当纸杯越大,受得到热气流的推力越大,纸杯转动越快。故③正确;
虽塑料圆筒长度不同,空气上下对流效果明显,塑料圆筒长度越长,走马灯转速越快。故②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力与运动的关系,关键要知道对流现象及其应用。
二.填空题(共1小题)
9.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_è?????????????????_两地的师生通过交流,决定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地点的大气压强”。两地的同学同时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分组实验,各组同学均进行了正确的实验,并将测得的水银柱高度h甲和h乙的数据通过交流、汇总,记录在表中:
地点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甲地测得的水银柱高度h甲(厘米) 75.8 75.8 75.8
乙地测得的水银柱高度h乙(厘米) 74.3 74.3 74.3
(1)分析比较表中第二行或第三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大气压强相同 。21·世纪*教育网
(2)分析比较表中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大气压强不同 。
(3)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一起认真思考、分析了两地实验数据不同的原因,以下合理的选项是 A、C 。
A.两地所处的海拔高度不同 B.两地同学所选用的玻璃管粗细不同
C.当时两地的天气情况不同 D.两地同学将玻璃管管口插入水银面的深度不同。
【分析】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实验表面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大气压强的大小。
【解答】(1)分析比较表中第二行或第三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大气压强相同。
(2)分析比较表中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大气压强不同。
(3)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大气压强的大小,若两地的天气情况不同,则温度不同,大气压强就会不同。
故答案为:
(1)大气压强相同;
(2)大气压强不同;
(3)A、C。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影响大气压强大小的因素,知道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0.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有关压强的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1_????????????è?????_水,用薄纸片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下说明了 大气压 的存在;若将瓶子倾斜一些如图甲(2),该实验仍能成功,说明了 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若将整个装置瓶口向下悬挂在密闭玻璃罩内如图甲(3),并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则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 落下 。
实验二:在瓶子侧壁不同高度_?¤???????????????·_大小的孔如图乙,用手指堵住小孔往瓶中注满水。放开手指,观察到小孔的位置越低,从小孔射出的水越 急 ,说明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分析】(1)_??¤???é?????è?????_大气压存在的最常见的实验,塑料没有掉下来就是因为受到外界大气压对塑料向上压力的作用。且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图甲(3)中,抽去罩内空气,则塑料不再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据此来分析即可。
(2)越往下的孔流出的水喷得越急,说明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解答】实_é?????????????????_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对它向上的压强,大气压远大于水对塑料向下的压强,所以塑料不会掉下来。该现象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将瓶子倾斜一些,该实验仍能成功,说明了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若将整个装置瓶口向下悬挂在密闭玻璃罩内,并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则塑料片不再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所以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落下。
实验二:在矿泉水瓶侧壁_??????????????·?¤§_小的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往瓶中注满水。放开手指,观察到水从小孔射出,小孔的位置越低,射出的水越急。该现象说明了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故答案为:大气压;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落下;急;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的压强特点、大气压存在,平时学会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多动手、多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小明用带有挂钩的塑_???????????°????¤§_气压的值。他先将蘸点水的塑料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的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压在玻璃上的吸盘直径为d,再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甲所示。用小勺一点一点地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吸盘、小桶和细沙的总质量为m。【来源:21cnj*y.co*m】
(1)当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等于 mg ,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  。(用实验测量的物理符合表示)
(2)小亮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用_é????????????°????_和细沙,每次加挂一个重为2N的钩码完成上述实验,你认为 小明 的方法较科学,理由是 小桶对吸盘的拉力是连续变化的,测出的拉力较准确 。
【分析】(1)从实验的原_?????????????°????_将挂钩拉下的力应该恰好等于大气压对吸盘产生的压力F,再用它除以吸盘与玻璃面的接触面积S,就可以求出大气压的大小了。
(2)根据F的连续变化判断方法的好坏。
【解答】(1)当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向上的压力大小就等于所挂物体的总重力G=mg,www-2-1-cnjy-com
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p====;
(2)小明的方法好,因为小桶对吸_???????????????è??_续变化的,测出的拉力较准确;而小亮的方法中,增加的拉力是不连续变化的,吸盘被拉掉时,拉力大小可能大于大气压力。【出处:21教育名师】
故答案为:(1)mg;;(2)小明;小桶对吸盘的拉力是连续变化的,测出的拉力较准确。
【点评】这是一常用简便实用的测_é???¤§?°??????????_法,但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接触面无法保证完全密封,加之受吸盘的材质等影响也较大,所以精确测量时一般不建议使用,但它的原理和方法却很值得借鉴。
12.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按图组装器材,用左手托住弹簧_??????è???????????_在水平方向,然后用右手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5N.松手时发现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滑动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刻度尺 。
(2)实验过程中小明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筒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小 重力 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21教育网
(3)根据小明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1×105 Pa
(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①④ 。
【分析】(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p=,据此可知实验中要测出注射器的长度,因此要用到刻度尺。
(2)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所以乙图中注射器的活塞也要受到重力;
(3)注射器的容积可通过图中读出,其单位为ml,注射器是圆柱体,利用公式V=SL的变形,可求其横截面积的大小;
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求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根据公式p=将测得的压力和面积代入公式即可算出压强的大小;
(4)注射器筒内有空气或没有读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会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解答】(1)实验中要测出注射器的长度,因此除了: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还要有刻度尺。
(2)在竖直方向拉_??????????????±???_活塞受到自身的重力,会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筒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小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读图可知,注射器容积为2.5ml,即2.5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5cm;
因为注射器为圆柱体,根据V=SL可得,S===0.5cm2;
实验时,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注射器筒壁对活塞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活塞还受向右的大气压力、向左的测力计拉力F1,如下图所示;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大气+f=F1﹣﹣﹣﹣﹣﹣①
松手时发现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滑动瞬间,注射器筒壁对活塞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活塞还受向右的大气压力、向左的测力计拉力F2,如上图所示;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大气﹣f=F2﹣﹣﹣﹣﹣﹣②
①式+②式,整理可得:
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大气=(F1+F2)=(5.5N+4.5N)=5N,
大气压的值为:p===1×105Pa;
(4)活塞与注射器筒壁_????????¨????°????_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都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也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或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则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①④。
故答案为:(1)刻度尺;(2)重力;(3)1×105;(4)①④。
【点评】本题属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一般对学生的要求都较高,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素养。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21世纪教育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7/26 20:57:32;用户:蒙老师;邮箱:sxxjy100@xyh.com;学号:23071151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