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

文档属性

名称 忆读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7-31 10:2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是历史的见证,是壮美的山河,
是爱国的情怀,是开阔的胸怀,
是田园的闲逸,是对社会的解剖,
是下笔如有神;是名篇佳作, 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语——语言,说话。(口头)
文——文章,文采。(书面)
同学们,爱好语文吧!
它能使你满腹诗书,出口成章;
它能使你洞察历史,志存高远;
它能使你心灵纯洁,感情丰富;
它能使你聪明智慧,善思善辩;
它能使你文思如泉,笔下生彩。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
知识积累贯始终,勤学认真定成功。
1大夹子一个 夹卷纸
2备课笔记两本 一本听写一本写作业
3胶棒一个 粘卷纸
课堂笔记(批注在书本)
二听默写检测本(字词、诗文)
三写作:(要求: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1 周记每周一篇(不少与500字、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真情实感。每周一上交)
2摘抄每周一篇(文章自选、品味欣赏
启示感受100字左右。每周四上交)
四 练习册
1 随课完成
2 自检互检
3 每课一交
单元介绍
第一单元选取的是叙事文,阅读这些文章,要理清记叙的顺序,提取文章的要点,抓住记叙的要素,品味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揭示的意义。
记叙文知识:
结构:
记叙顺序:
人称:
要素:
总-分-总
顺叙 倒叙 插叙
第一 第二 第三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
(猜谜:打一物)
千层宝典一翻开,
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住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忆 读 书
冰心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生字词语。 2理清记叙的顺序。
3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揭示意义。
图片
冰心简历: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核心思想是“爱的哲学”,
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春水》,为文坛瞩目。
主要作品:诗集《繁星》和《春水》、《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等。
作品选登:
《春水·一O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的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典型地反映了冰心的哲学和思想:童心、母爱、自然,三位一体。诗中的“我”、“母亲”、“小舟”、“大海”所构成的,是宇宙中最美好也是最和谐的一幅图景)
冰心妙语录: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背景资料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
给下列词注音:
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索然无味:
(xuán niàn)
(pǒ luo)
(kù ,ài)
(xiāo qiǎn)
(jīn jīn yóu wèi)
(ruò yǒu suǒ shī)
(suǒ rán wú wèi)
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
2冰心对书是怎样的感情?
喜爱。兴趣浓厚,体会深切
放在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忆读书
第二部分(2-11)—多读书、读书好
第一部分(总说对书的感情)
第三部分(12,13)读好书
第四部分—概括全文中心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结构:总——分——总
写作顺序:倒叙
思考:
1在文中圈画出作者在文中圈画出作者
小时读过的书。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读书经历的?
冰心读过的书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西游记》(吴承恩)
《满江红》(岳飞)
《声声慢》(李清照)
《茶花女遗事》(小仲马)
《聊斋志异》(蒲松龄)
《封神榜》
《荡寇志》
《精忠说岳》
多读书
返回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忆读书的; 2-10段表时间的词语有:“七岁时”、“同时” (幼时) 、
“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少年时)。
喜欢读哪些书,不喜欢读哪些书?
1《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3《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2 读《聊斋志异》对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4 回忆读《满江红》、《声声慢》酷爱古典诗词的往事。
5《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6《茶花女遗事》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7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
能自已”
想 一 想
2读书有助于写作
(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柳州风骨,长吉清才)
3读书有助于扩大知识面
(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
读书的好处
1读书可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陶冶性情
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而有质朴浅显。
怎么样才能得到一本好书呢?
你能用一个字概括作者所用的方法吗?

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
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的意思 ?
2、《三国演义》中“三国”指哪三国?
3、“岳母刺字”的故事你可能知道,你知道岳母在儿子背上刺下了什么字?
4、“哪吒闹海”出自哪部书?
5、“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谁?他是哪部书中的人物?他还有哪些事?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说的是谁?那部书中的人物?
刘关张三兄弟在桃园结义,招兵买马,投靠刘焉,并在
首战黄巾军的战斗中获胜。
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大闹野猪林
文学常识
作 者 朝 代 作 品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状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荡寇志》
一部《水浒传》歌颂农民起义,把朝廷、官府写得可憎可鄙,道义不在君临天下的统治者,而在奋起犯上的作乱者。
清道光年间产生了这部以小说反小说的《荡寇志》,以攻杀剿灭梁山泊众头领为故事情节。是为封建经济效忠的政治宣传。但在编织故事、虚构情节方面却不乏生动有趣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