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9 15: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掌握长征的原因、路线、结果和意义。
2.把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3.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4.学习先烈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中共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和红军的长征。
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多媒体播放:诗朗诵《七律·长征》
教师:毛泽东以磅礴的气势为我们描写了中国历史上的壮举——长征,它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诠释了一个民族铮铮铁骨。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教材引导 自主学习
见课前预习
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
出示《红军的五次反“围剿”》表格
时间
国民党军队
红军
领导者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0万
4万
第二次
20万
3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胜利
第三次
30万
3万
第四次
50万
7万
周恩来、朱德
第五次
100万
8万
博古、李德
分散兵力、冒险进攻、保守防御
失败
  1.分析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分析归纳: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
2.多媒体播放关于《遵义会议》的视频片段,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A.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
B.比较这前14年与后14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前14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1.多媒体演示:长征路线图。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上对遵义会议后长征历程的叙述,并结合红军长征示意图找出中央红军长征曾经经过的省份、山脉、河流、起始点和终点及在每个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
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2.多媒体图片展示:大渡河、雪山、草地等。
3.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后思考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什么艰难险阻和困苦?
综合归纳: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学生结合下面材料分析思考长征胜利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展示:
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材料二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占总数的87%,其中:元帅9位,大将8位,上将48位,中将157位。
——《数字看长征》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原因:正确领导、人民群众支持、红军坚定的意志、艰苦奋斗、发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多媒体播放电视剧《长征》中毛泽东的一段自白,引出问题:“大渡河水仍在不停地咆哮,泸定桥的铁索还在悠悠摇荡,长征的脚步已离我们渐渐远去。它留给后人的是不尽的思索。有人说长征是一种精神,是一部史诗,它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命运,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长征的胜利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我们应传承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
学生谈启示:我们要学习红军“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还要学习红军“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学习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搞好自己的学习,学好各种本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教师深化: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歌诀小结:五“反”失利“红”转移,遵义救党毛核立,冲“围”克难到吴起,三军会师“长”胜利。
五、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课后作业。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效果好。但本节课的知识容量很大,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经过,长征的艰难,长征的精神,长征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时间比较紧,课堂上讲解知识要点占去了大量的时间而留给学生去体验和感受的时间就相对有限,学生的情感体验方面略显不足。